【科學補給】太陽系邊緣有結界存在嗎?

天文科學補給站
太陽系邊緣
有結界存在嗎?


  隨著時代進步,科學日新月異,科技不斷將人類視野推向極致,打破了人類原有的思惟框架,對於宇宙的認知,科學界也提出諸多新的論述。

  說到天才科學家,許多人可能會想到霍金、愛因斯坦或牛頓,但事實上,有太多科學家可以獲得這個頭銜,例如,愛迪生和達文西,還有一名被稱呼為「科學鬼才」的特斯拉。然而,不同於眾多科學家,特斯拉畢生開發了為數極多的發明。很多人可能只記得他研究過發明,不過,他也留下許多「預言」。其中之一,是特斯拉於手稿中記述,太陽系邊緣有一層「結界」將地球包裹起來,從而不被外星文明發現。當然,因為這段文字乍看之下過於離譜,當時許多科學家都不予以採信,但在他去世近80年後的今日,人們逐漸發現,或許真有其事。

  從太陽系的結構來看,根據基礎科普知識,可知太陽系中,除了太陽、八顆行星及其各自的衛星外,還有小行星帶和冥王星等的矮行星。目前已知的科學事實中,冥王星位處太陽系的邊緣,然而或許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在海王星之外,還有一個聚集了無數小行星的區域「古柏帶」(Kuiper belt)。

  「古柏帶」的直徑小於3000公里,與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不同,主要位於海王星軌道的外側、「黃道面」附近。目前科學家及天文學家正致力嘗試探索「古柏帶」的最深處,主要任務是驗證「古柏帶」的起源。「古柏帶」被認為是由原行星盤的碎片和一些微行星組成,主要範圍距離太陽約40個天文單位,比冥王星更遠,所以它曾被認為是太陽系的邊界。但後來愛沙尼亞天文學家恩斯特·奧匹克,以及荷蘭天文學家揚·奧爾特各自提出推論,認為「古柏帶」應該不是太陽系最邊緣的區域。

  那麼,太陽系的邊界在哪裡呢?根據最新的假說推論,科學家及天文學家們認為,太陽系結構上的邊緣是「歐特雲」(Oort cloud)(註1)的外層——就像一個「結界」,將整個太陽系完全包覆。關於這個「結界」的起源,現今最為多數人所接受的假說指出,「歐特雲」天體最初在更接近太陽的地方凝聚形成,產生的過程與行星和小行星相同,但當時同樣形成不久的木星和土星,經引力作用,把這些天體甩出太陽系內部,並使它們進入離心率極高的橢圓軌道或拋物線軌道。

  目前尚未有人類製造的空間探測器抵達「歐特雲」。在正離開太陽系的探測器中,就算是行進速度最快、距離最遠的航海家1號,也要在300年後才會到達,而要穿越「歐特雲」,更是需要花費3萬年的時間。另外,航海家1號所攜帶的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在2025年左右,就無法再為同行的科學儀器提供足夠的電力,因此無法用來對「歐特雲」做任何實質性的探索。其餘四個正在離開太陽系的探測器(航海家2號、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及新視野號)到達「歐特雲」時也將無法作業。

  不過,另一方面,若使用「太陽帆」來推進探測器,則可以在大約30年內抵達「歐特雲」。


  註1  「歐特雲」仍是假說,裡面的組成、它的距離和大小,目前人類科技尚未能夠直接證實這個假說。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