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意詩情 卷三之 「送別」

畫意詩情 卷三 之
「送別」
文/網紅可可


       《送別》、李叔同、弘一大師,應該可算是三位一體的奇妙結合,聽過《送別》的,未必認識它的作者「李叔同」,也是後來被稱為「民初四大高僧」之一的弘一大師(1880 - 1942);聽過弘一大師之名的,未必知道他是寫下《送別》的李叔同。

       傳奇性滿滿、戲劇性滿滿的一生,留下了一首,傳唱百年而不衰的歌曲《送別》:學堂樂歌、學校畢業禮、告別會、電影(如林海音原著的《城南舊事》) 插曲、電視插曲、悼念會、眾歌星翻唱、甚至冬季奧運會閉幕禮…等等。中國歌手樸樹曾說過類似這樣的話:「如果這是我寫出來的歌詞,讓我當場死在這兒都可以…」。

       1914或15,年冬,大雪紛飛,上海,李叔同知友許幻園,到了李叔同家門口,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罷,許幻園揮淚而別,連好友的家門也沒進。李叔同獨自在雪中呆立了良久,才返身回家,繼而寫出百年來的經典曲詞《送別》。

       《送別》詞:李叔同 曲:改編自美國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

       人,每長一些歲月,便會「送別」一些東西。童年、童真、玩物、玩伴、家園、同學師友、初戀、好友、長輩、父母、另一半…所愛的,總是會別離;愛別離,總是會傷感。《送別》匯集著千千萬萬人,對人生裡離愁別緒的感懷;反影了千千萬萬人的心事。

       李叔同的《送別》,美、空闊、寂寥、孤清。人間所有的感情,無論曾有多真、多純、多濃,但總會遇上一個逃不掉的關卡,一個人間巨大的缺陷——無常,當所有的感情,遇上無常,便會被打到七零八落,淒風苦雨。

       李叔同十五歲時寫下:人生猶似西山日,富貴終如草上霜。三十五歲時寫出《送別》,面對無常的煎熬,唯一的辦法,是出離這個無常的幻境,「李叔同」化作「弘一大師」,這是他的最後答案——送別《送別》。

  鏡中花,水中月,色光炫大千,
  桃紅柳綠春風笑,幾度夕陽紅;
  南柯夢,黃粱夢,莊周蝴蝶夢,
  落花流水月去也,夕陽幾曾紅。

       別離傷,八苦痛。生死魂夢中,孤帆朵朵,浪拍天,飄泊岸無邊。

       送別——塵世間中最痛苦。一部以孫悟空為題材的香港電影,男主角在片尾有一段自白,現改兩字也合用:「曾經有一份至真的教示,擺在我面前,但我冇去珍惜,到冇了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莫過於此。」(註:冇,沒有之意)

       師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知輪迴如夢中;依真佛上師為僧寶,身、口、意清淨為法寶,無念為正覺佛寶」。

       依教奉行,送別「不爽」;大家永樂,愛不別離,扶老攜幼(bring your young and old along),聚首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蓮花童子的世界——同心、同德、同善、同樂,阿彌陀佛。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