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便品第二〉
「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昨天講到這個,我再重新再念一下。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六神通中以「天眼明」
「宿命明」「漏盡明」為要
我們昨天晚上講到,「從六通生」,就是「六種神通」,最重要的是「漏盡通」,也就是煩惱全部漏盡,沒有煩惱。沒有煩惱就自在了,有六神通,那就是任運了,「任運自在」,這個是般若,是一種智慧,也就是波羅密多。波羅蜜多到達彼岸,成就了這個究竟覺,究竟覺悟,就是佛了。
然後再來是「從三明生」,這三明啊,就是一個叫做「天眼明」,一個是「宿命明」,一個就是「漏盡明」,這三明等於是三種最重要的神通。
「天眼明」的意思是這樣子講,你知道了宇宙的真理,本來面目,你通通都清楚明白,這就是天眼明。「宿命明」,你了解你自己的過去式,也明白你的現在世,也清楚你的未來世。三際一如,三際,過去、現在、未來(begin began begun)。三明嘛,過去、現在、未來,你知道了,那是宿命明,所以瞭解三際一如,然後呢,你的煩惱全部漏盡,就是「漏盡明」,沒有煩惱。你能夠這樣子,你差不多這個「法身」就會出現,也就是佛的身。
從三十七道品生
「從三十七道品生」,這個我們講過了,三十七道品,就是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加起來剛好是三十七道品。你修了三十七道品,會產生什麼現象呢?你會得到禪定,也能夠得到如來的智慧,當禪定跟如來的智慧雙運的時候,禪定跟如來的智慧雙運的時候,你就會得到佛的法身,就是三十七道品生。
智慧與禪定雙運 成就佛的智慧
實踐善法六波羅蜜 不執功德善惡
成就究竟如來法身
「從止觀生」,止就是什麼呢?什麼叫做「止」?就是「禪定」。什麼是「觀」?就是「智慧」。所以這個按照密教的「大圓滿法」,他重點在兩個,一個是「澈卻」,一個是「脫噶」。澈卻跟脫噶,什麼叫澈卻」?就是講「止」,停止一切,就是止,好像一念都不生,就是止,就是禪定,就是禪定。「觀」就是「脫噶」,就是「頓超」,把觀翻成頓超,其實觀就是觀照,用智慧去觀照。從止觀生,止就是禪定,觀就是智慧,用你的如來的智慧去觀照,從禪定跟智慧所產生,佛身、法身是這樣子產生的。
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
「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這個都是佛的,佛有十種力量,有四無所謂,有十八不共法,是佛本身獨有的,其他聖人沒有,所以叫做不共法,從這個佛本身的力量、無畏跟不共法所出生。
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這裡面講的,是說我們度眾生,你是度眾生的話,就是善,像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波羅蜜,都是善法,這些都是善法,但是你做了這些善法以後,又不存說這個就是我的功德,不這樣子想,自然而然,你就會產生法身出來,就有了法身出來。你不要以為是說,我做了這些善事,然後我認為這個就是我的功德,那這種想法呢,你只能夠生在三界天,不能夠超越。你要做了善,像耶穌講的,右手做的善事,不要讓你的左手知道,也就是這個意思,做了善事,不要想說我做了什麼善事,不要去想,這個才是真正的功德。斷掉一切的不善,就是守戒了,集一切的善法,就是方便佈施眾生,從這個出生的。
從真實生 即從本來面目生
「從真實生」。什麼是從真實生?什麼是真實?就是「從本來面目生」。其實我們人這個身體啊,你說不好,這個身體不好,因為這個身體很髒,很dirty,這個身體啊,很多毛病,很多的這個sick,很多病。早上醒過來,突然之間心跳不止,晚上睡覺,突然間又睡不著又失眠,沒有辦法正常,這個身體不是很正常。一下子又有煩惱,又什麼東西一大堆的,搞不清楚,很多病啊。你說身體有多少病,就有多少病,八萬四千種病。任何病你都想不到的。到現在還有什麼是超級細菌?超級細菌,真的是細菌大王。超級細菌就是高王細菌,無上,無上的,它是細菌王,一來你就沒辦法。
那什麼是真實呢?但是我講過,我今天中午在吃餐的時候也講過,雖然你的身體不好,但是呢,你要修行還是要靠這個身體,你沒有這個身體還很難修,我們還要靠這個人身,要得到這個人身還很困難,按照佛經裡面所講,你要得到這個人身還很難呢。你變成一隻鴨子,它哪裡能夠修行?因為它也不會唸咒,它只會呱呱呱;你變成一隻烏鴉,烏鴉還會唸咒,它至少會唸阿阿阿,嗡阿吽,阿,還會念一個阿字。對啊,到了畜牲道就沒辦法修行了,這人身還是很難得的。我們這個人的身體雖不好,還是,而且你這個身體裡面,還是有本來面目,當你找到了你的本來面目的時候,就從真實生,實相非相,這個真正的佛身就出現了,實相非相,從我們身體裡面的真實,到了本來面目的真實,從真實所出生。
蓮生活佛日日實修 從不放逸
「從不放逸生」。我過的日子就是不放逸,我跟大家講,師尊所過的日子是不放逸,我是全年無休。沒有想說我今天,我今天休息,除非我真的是不行了啊,被送到醫院了,或者去住院了。我住院,我還是一樣唸,還是一樣唸佛唸經啊。就算我住院,我一樣唸佛,一樣唸經。住院也可以修行,我住在醫院裡面,沒事可做啊,打點滴啊,不是點滴是生命嗎?也是一樣要修行,我是全年無休啦,住院實在是沒辦法,連聲音都發不出來了,心理上也可以唸啦,不一定要發出聲音的,心理上也可以唸佛,也可以唸經。實在是沒辦法了,身體糟透了,送進醫院了,什麼都不行,還是一樣,你的那個心念還是在佛,保持心中的光明。
大寶法王:保有自己心中的光明
我問大寶法王,十六世大寶法王,我說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大寶法王跟我講,保有你自己心中的光明。你心中永遠有你心中的光明,一定要保有,他說這是人生最重要。大寶法王噶瑪巴講的,保住你心中的光明,他是這樣子跟我講。從不放逸生,你保住你心中的光明,就是不放逸了。
大部分人是很偷懶的,像修法,像我唸高王觀世音經,一天不唸就不行。像昨天晚上,這個我們都有唸高王觀世音經,昨天晚上修法的時候就有唸高王觀世音經,我是跟著唸,我也是唸,在車上也唸,在這個修法的時候,一聽到高王觀世音經,我就唸。另外我修千艘法船超度法,我是天天做,實在沒有時間做,晚上實在沒有時間做,實在是太晚了,一樣做,打瞌睡也做,有時候在打瞌睡也嗷嗷念(台語),也不知道唸到哪裡去了?然後再把它收回來,這是打瞌睡的時候也做,全部修完了法,我再睡。我找時間做,我今天晚上回去啊,這個當然時間比較晚喔。
我在那個蓮麒上師開車,開 BENZ 的 Tacar 的車上,我從出門,從彩虹山莊出門我就開始修法,一直修到他下了高速公路,我還在修法,他車子開得很快,我身體這樣搖過來搖過去,搖過來搖過去,他再怎麼快,我還是一樣修法。講真實話,德輝上師開車很穩,德輝上師開車,我們身體不會搖晃,蓮麒上師開車,我們身體都會(往左往右)。師母有一次跟我講,坐他的車頭會暈。他真的開很快吔。從山莊開回到達 local 路上的時候, 20 分鐘不到,他就已經咻,咻,咻,如果前面沒有車子。我們說你為什麼開那麼快?他說別人的車子都趕過我們,意思說他還開得很慢,那我們沒有話可以講了。德輝是開得很穩,他車子不會搖晃,他經常會,然後他說沒有關係,那個 Tacar 很好,為什麼呢?因為它很堅固,BENZ 的 Tacar 很堅固,四周都很穩,如果身體搖擺,它還有一個東西會出來把你夾住,他說有一個東西會出來跟我夾住,奇怪喔,我身體還是晃得很厲害。但是再怎麼樣晃,我還是一樣修法,修到完,差不多修到回到了家裡,剛好一壇法就修完了。local 就很慢了,到了 local 就很慢了,高速公路就是快。
如來法身由無量清淨法所積聚
「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他是講剛剛所講的這些,從如是無量的清淨法生如來身,其實剛剛所講過的這些法,「慈悲喜捨」、這個「定慧解脫」,「無量功德」,「六波羅蜜」,這個「六神通」,從這個「三明」,「三十七道品」,「止觀」,「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這個全部都是「無量清淨法」,法身、佛身就從那裡生出來,好,我們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從方便生。從六通生。從三明生。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從如是無量清淨法生如來身。
上述經文是蓮生活佛在本期講授《維摩詰所說經》第96講中,所提到「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
蓮生活佛在緣講授「圓覺經」的開示中也曾開示「佛十八不共法」,蓮生活佛認為認為當一個「佛」很不簡單的,這「十八不共法」,就是說只有「佛」才有,很多是菩薩沒有的,聲聞沒有的,緣覺沒有的,眾生根本就沒有的。你說我們所以盧師尊認為當人容易,當佛不容易,因為祂有這「十八不共法」。
蓮生活佛亦曾在開示中提到:「準提佛母」的十八隻手臂,是說準提佛母有十八般成佛的功德,這十八不共法,也是準提佛母的祕密表徵」。因此在此特就「佛之十八不共法」說明分享之。
(一) 【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
(1) 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來,持戒清淨,以此功德滿足之故,一切煩惱皆盡。
(2) 口無失,佛具無量之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隨眾機宜而使皆得證悟之謂。
(3) 念無失,佛修諸甚深禪定,心不散亂,心於諸法無所著,得第一義之安穩。
(4) 無異想,佛於一切眾生平等普度,心無簡擇。
(5) 無不定心,佛之行住坐臥常不離甚深之勝定,於諸法實相中不退失。
(6) 無不知己捨心,於苦等之受,佛念念之中覺知其生住滅等相,而住於寂靜平等。
(7) 欲無減,佛具眾善,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
(8) 精進無減,佛之身心精進滿足,為度眾生恆行種種方便,無有休息。
(9) 念無減,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滿足,無有退轉。
(10) 慧無減,指佛具一切智慧,又三世之智慧無礙故。
(11) 解脫無減,佛遠離一切執著,具有為、無為二種解脫,一切煩惱之習悉盡無餘。
(12) 解脫知見無減,佛知見諸解脫相,了了無闇障。
(13) 一切身業隨智慧行。
(14) 一切口業隨智慧行。
(15) 一切意業隨智慧行。
(16) 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
(17) 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
(18) 智慧知見現在世無閡無障。
(二) 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大悲三不護,妙智佛功德
清淨圓滿的法身,與一切功德相應。但約證法性而成就佛功德來說,為法性所流身所攝。佛的果德,難以思量,或說一百四十不共功德等。現在舉幾項共知的來說。
一、十力
佛有「十力」德,以降伏魔外的勝能而安立。十力係指:處非處智力,業異熟智力,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根勝劣智力,種種勝解智力,種種界智力,遍趣行智力,宿住隨念智力,死生智力,漏盡智力。
二、四無所畏
又有「四無」所「畏」德,表示自利他利的絕對自信。四無所畏係指:說一切智無所畏,說漏盡無所畏,說盡苦道無所畏,說障道無所畏。
三、十八佛不共法
「十八不共法」,約不共凡夫、小乘而立。十八佛不共法是:身無失,語無失,念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已捨。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智知過去無著無礙,智知未來無著無礙,智知現在無著無礙。身業隨智慧行,語業隨智慧行,意業隨智慧行。
四、又有「大悲」德
五、「三不護」德
三不護是:如來的三業,清淨現行,決無過失,不用怕人知而藏護自己。
六、「妙智」德
「妙智」德,就是如來的無師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種智等。這些「佛功德」,都是最清淨,最圓滿的。
(三) 有餘師所說佛之十八不共法
【大智度論卷】二十六舉:
轉眾生心令歡喜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