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不知道的阿底峽尊者

 

不愛榮華富貴 只愛尊貴佛法的王子

 

「阿底峽」,其實不是名字而是人們對尊者的尊稱,意為「殊勝」或「無極自在」。「阿底峽」尊者的本名「月藏」,是古印度東方「薩訶羅國」的王子,自少天資聰穎,雖然貴為王子,卻不貪戀世間欲樂。

 

尊者就遊歷印度各道場,甚至到爛陀寺學習佛法,所拜的師父不可計數,是一位博通顯密經論的大學者、大修行者,曾辯倒無數外道,收回多座被外道占據的佛教寺院,在印度的地位非常崇高。尊者遍學顯密教法,於三十一歲時前往印尼占碑,拜當時頗負盛名的金洲大師為師,學習成佛之道。

 

 

深厚的師徒情誼 無上菩提心法的傳授

 

西元1012年,阿底峽尊者,從印度來到印尼「占碑」,用心承事金洲大師十二年,金洲大師將珍貴的佛法傳授給尊者,其中最重要且稀有的就是「菩提心法」,這是最速捷成佛之法。

 

金洲大師與阿底峽尊者是多世的師徒,金洲大師的來歷是大白蓮花王,而這世的 蓮生活佛不但是阿底峽尊者的再來人,更是大白蓮花童子轉世,金洲大師也是在這一世轉世成為了鳴和尚,與 師尊再續師徒之緣。

 

 

阿底峽尊者對藏傳佛教的影響至廣至深

 

阿底峽尊者成為佛法的傳承者,在印度弘揚佛法,讓佛教到達全盛時期。西藏國王曾多次派人,甚至親自迎請阿底峽尊者入藏弘法。阿底峽尊者最後在五十九歲時,不顧減壽十年的因緣,進入西藏,廣傳佛法。

針對當時的佛教弊病大加整頓,包括宣說因果,強調一心皈依三寶、具有出離心與菩提心的重要性,更指示修行次第和顯密教義相一致的精神,杜絕當時顯密之間水火不融的問題。西藏地區的佛教因此得以撥亂反正,步入正軌,建立當時的「噶當派」

 

阿底峽尊者入滅二、三百年之後,西藏佛教又漸趨於混亂,此時出現了一股清流,宗喀巴大師改革了當時的弊病,建立了嚴密的修行次第,強調戒律,重視倫理,維持著阿底峽的教法,建立起「格魯派」,也稱「新噶當派」。而宗喀巴大師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再來人,大成就者度眾的大慈悲心再一次展示於世人面前。

 

 

大成就者的風範

 

二十一世紀的 蓮生活佛也是阿底峽尊者的再來人,兩位大成就者有很多相似之處。諸如:兩人都擁有眾多的傳承。包括虛空傳承。阿底峽尊者皈依許多師父,傳承甚多;聖尊 蓮生活佛有道顯密傳承。

 

兩人都持戒甚嚴。阿底峽尊者若犯了密教裡細微的戒律,當天就會立刻依儀軌懺悔;聖尊 蓮生活佛守戒甚嚴,僅是情緒波動就即刻反省。

 

兩人都敬師第一。阿底峽對所有上師,尤其是金洲大師的感恩至誠。而 蓮生活佛說法開示前必頂禮四位根本上師。

 

皆具有無上慈悲菩提心。阿底峽尊者,折壽十年,幫助西藏地區眾生,留下精華的法教;而聖尊 蓮生活佛發願,粉身碎骨度眾生。

 

這些都是大成就者的風範,不受任何時空所撼動。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