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蓮花木明」目前住在泰國「清邁」,他是從香港移居到泰國的。
他的自述如下:
師佛:
弟子從來沒有與您見面交談過。但是,我能感應到您的法身。
互動。交流。
您在整個法界中,無處不在。
我有幾次病重,很緊急的時刻,或送急診,我看見師佛陪伴的身影。
衷心的感謝您!
歲月如夢,我在二十二年前,從現實的生活利益中,轉化成心靈素養的發展。
是因為在香港家附近的一間書局,買了師佛的畫冊。
就因為如此,在人生逆流之中,度過了青年及壯年,今年我已五十二歲了,移居泰國「清邁」也有十三個年頭。
由於師佛、菩薩的加持,漸漸的成長。
在三年前,才有自己的工作室。
我從事畫畫,在這三年中,集結了所有多年作品 (畫畫)。
想第一個給您分享!
我是受到您的召喚,我才到泰國清邁。(那是鄧麗君小姐離世的地方)
有一首歌:
一處一處問行蹤 指望著劫後重相逢
誰知道人面漂泊何處去 祗有那桃花依舊笑春風
又:
師佛:
我是深信佛法和哲學的,年輕時,好奇心重,探討學習,去了解真諦。
近十年,沒有去外面學習,寺廟均未去,但我專注內心的探討。
我深信有:高明者。深明者。
在我的內心之處,佛如光的存在,光會灑於所有清淨人的身上。
心淨佛光淨。心明佛光明。
兩星期的某一個晚上,佛給我啟示:
木明,你存在是看透人的憂傷,要超越憂傷,這才會有光明。
木明,你將世界,看成夢,無常,變化都是新的。
去享受新的。享受驚奇。不要執著。
蓮花木明敬上
我 (盧師尊) 收到畫冊一本,及畫冊中的自述。
我的感想如下:
我欣賞他的畫,每一張都是「心靈」流露出來的。
飄逸。靈性。超然。
他能感應到我的法身及諸尊的法身,這是必然的。
(因為他用了「心靈」。)
我總覺得「蓮花木明」整個人充滿了靈氣,大大的眼睛,大大的眼鏡。
粗厚的劍眉。
高挺的鼻子。
還有「藝術家」的微笑。
照片身後的壇城,一大堆的佛像,雜而不亂,亂而不雜。
壇城的擺設,就是他的「藝術」。
(不按規則的規則)
我欣賞他,還有一點:
我個人是「隨緣」而走。
蓮花木明是「隨性」而走。
他移居「泰國清邁」幹什麼?
難道是:
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
他去追尋「鄧麗君」的身影去了?人面漂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也是「靈感」的來源嗎?
藝術家有藝術家的心懷,總是讓人捉摸不定。
話說回來,他能感應到我 (盧師尊) 的法身,諸佛菩薩的法身。
當然,
與鄧麗君的相逢也是可期的。
我說:
不獨桃源能問渡,卻來月窟伴嫦娥;
畫中天機人不識,唯我蓮生笑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