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3日「互動就是力量」第363集 - 受戒者犯戒比未受戒罪重嗎?犯戒如何懺悔?

 

Q1 受戒者犯戒比未受戒罪重嗎?犯戒如何懺悔?

 

我們進入主題「你問我答」。馬來西亞「蓮花覺寧」問的。

 

尊敬的師尊,承蒙您的慈悲,弟子蓮花覺寧在此恭祝師尊安康如意。弟子謹向師尊請教:弟子自幼便皈依師尊,至今快 40 年。從年少時起,弟子便懷有出家修行之意,深知成佛才是正確的大方向。但內心常感自己難以嚴守戒律,尤其是色戒,擔心犯戒,故尚未敢受戒,弟子如今也有了妻兒。關於此,弟子想請問:若在受「菩薩戒」和「出家戒」後犯戒,與未受戒但犯戒之間,哪者的果報更為沈重?若能真心懺悔,又將如何?

 

 

A1 受戒明知故犯業更重  真心懺悔

      唸百字明拜懺可消業

 

他問題很多耶。受菩薩戒和出家戒後犯戒,與未受戒但犯戒,兩者之間,哪個的果報更為沈重?應該是你受了戒以後,再犯戒。因為受戒,你就是明知故犯。凡夫他沒有受戒,但是他犯了戒。當然是受了戒的果報會重一點。

 

如果能真心懺悔,又將如何?你確實真心懺悔,那就是「斷」。因為任何一個宗教,你說「穆斯林」,它本身有「懺悔院」。天主教有「贖罪堂」,有贖罪,就是自己有罪,你去贖罪,而且有告解。什麼叫「告解」?你犯了戒向神父告解。告解了,神父給你加持。你已經來懺悔了,所以藉由加持力,使你的懺悔,能夠得以消除你的罪業。你如果真心懺悔,密教裡面還有很多懺悔的,像「百字明」就是懺悔,把這個罪歸於「空」,就是百字明的「懺悔法」,金剛心百字明的懺悔法,你真心懺悔。如果是說,你懺悔只是一個儀式,然後以後再犯,當然那個罪還是在的。你既然懺悔了,真心懺悔了,那個罪就會消掉。這是回答他的第一個問題。

 

各個宗教都有懺悔的,穆斯林有懺悔院;天主教有贖罪、另外還有告解,都是的。佛教本身有懺悔法,不然你拜什麼《梁皇寶懺》?拜什麼《水懺》?拜什麼《法華懺》?拜什麼「真佛寶懺」?那個都是在懺悔啊!那個全部都是在懺悔。所以有一句話講「百年垢衣」,骯髒的衣服已經很久沒有洗了,「一朝得濯」,你今天洗了,它就變乾淨,那就是懺悔。「百年垢衣,一朝得濯。」它就變成清淨了,這個就是懺悔。《梁皇寶懺》、《水懺》、《法華懺》…,很多懺法。而且,這些懺法都是高僧大德去把這些懺本弄出來的,很有名的《水懺》、《梁皇寶懺》、我們「真佛宗」有《真佛寶懺》都是的。

 

 

Q2 擔心以後犯戒  要受戒嗎?

 

若內心尚缺完整守戒的確切自信,是否宜先等待,不急於受戒?還是把戒先受了,犯戒了懺悔,繼續努力改過更好?

 

 

A2 受戒當嚴守戒律  受戒與否行者自決

 

你說什麼啊?(師尊笑)。你要受戒的時候,你就知道那個戒律,就要嚴守這個戒律。不小心犯了,可以拜懺,就要懺悔,確實真心懺悔。本來就要有自信能夠守戒,這個是很重要的。不急於受戒,這個受戒,你急於受戒,你就守戒。不能這樣「七七八八」的,台灣講七七八八、差不多,還是把戒先受了?犯戒了懺悔,繼續努力改過更好?這個你自己檢討自己,自己先觀察你自己,以後再說。

 

 

Q3 持咒時還要觀想嗎?

 

再來他的問題。一般儀軌是先觀想、後持咒。請問觀想後持咒時,是張著眼睛盯著佛像、將其印於心好些?還是閉眼不做觀想,專注於咒語之上?還是可以在閉眼持咒時,也嘗試練習觀想本尊?

 

 

A3 修法先專注觀想  再一心持咒堅固

 

你說什麼啊?(師尊笑)。儀軌就是一定要先觀想後持咒,先觀想就是讓自己的心專一。專一了以後,把這個專一堅固,持咒就是要把這個專一,給它堅固。哪有一邊持咒、一邊觀想,這就兩個心。觀想是一個心。一邊持咒、一邊觀想,那個是「周伯通」才做得出來 (師尊笑)。一隻手畫圈;一隻手畫三角形,那是練武功的。所以,先觀想後持咒,這個就是儀軌。觀想的時候,你可以結手印。

 

至於你眼睛是盯著佛像,將祂印在心裡好些?可以!你可以先看佛像,然後再做觀想。「心」集中在佛像上面,就是專一。專一完了以後,你給它堅固,就是持咒。先觀想後持咒,絕對是這樣子的。你閉著眼睛持咒、也嘗試練習觀想本尊,那是周伯通。《天龍八部》嗎?是不是?(答:射鵰英雄傳)。《射鵰英雄傳》。啊!我記得《神鵰俠侶》也有,對啦!「桃花島」的嘛,對不對?(答:桃花島是黃藥師)。周伯通就是被…(答:被困在桃花島裡面。)對啊!我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啊!(師尊與眾笑)。你能夠閉著眼睛持咒,也能夠觀想的話,那你真的是很厲害。師尊沒有這樣子做,我按照儀軌,先觀想後持咒,是這樣子的。

 

 

Q4 誦經當專注  或可同時思索經義?

 

他又問一個問題:當我們唸經時,應該專注於經文的誦唸?還是邊誦邊思考其意義?專注誦唸如「止」;思考如「觀」,這是否與「止觀雙運」有關係?弟子頂禮感謝師尊教導!

 

 

A4 誦經專注勿分心  另看經典思奧義

 

他的問題又來了。還是這個問題。平時我們看經、唸經的時候,我們要懂得經意,就是經典裡面的意義。但事實上,經典的意義,你不一定能懂。所以,有時候我們是多聞,聽師父講經,聽了師父講經,你就明白經典的意義。你要誦經的時候,你專注於誦經,不要再想其他的。

 

唸經的時候,再想其他的,有時候會移到別的地方去。當然,有時候我們唸經的時候,也會想到這個經的意思。

 

但是這個跟止觀雙運,專一就是止。你在思考,思考如何專一呢?思考就不能專一!我這樣講,對嗎?請問諸尊,(師尊伸掌神算)。祂說:「對!」唸經,你就專注於唸經就好了。你要明白經意,你可以把經拿出來看,去思考這個經的意思,你就不要去把它誦過去。這是馬來西亞蓮花覺寧問的。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