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盧師尊) 牢牢記住,我自己的誓願:
不捨一個眾生。
生生世世度眾生。
決不告人。
……………。
這三個誓願,總結只有一個字:「捨」。
這個「捨」,廣泛的說:
我捨掉了憎恨,我也不會偏袒喜歡的人,一律平等待之。
因為眾生皆是我前世的父母。
站在我與眾生平等的立場,也就是我與眾生均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我一定要生生世世度化眾生。
我決不告人,是因為對方若被告,必然有痛苦,都是天涯淪落人,何必苦苦相逼,把痛苦加于他人身上。
我感受到眾生的苦,就等於我的苦。
我感受到眾生的樂,就等於我的樂。
我欲眾生:
「離苦得樂」。
當然,或許有很多人把「苦」都加諸在我的身心上。
我常常想:
「他們所做的,是他們不知道!」
其實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都是未來佛。
我捨去「吃醋」。
我捨去「嫉妬」。
我捨去「瞋恨」。
我捨去「貪愛」。
我捨去「生命」。
為什麼連「生命」也捨去,因為我的生命是眾生的,該捨則捨。
于于說:
盧師尊!
我發現,捨愈多,愈快樂。
我說:
沒錯!因為心量大如虛空,當然一定快樂。
于于說:
捨到空時,才發覺一切皆空。
我說:
回歸本然。
于于說:
回歸本然是什麼意?
我說:
體性空,自性明。
(真空妙有)
捨是:
大寶藏。
大圓滿。
大永恒。
我要對于于說:
人與人,自他是平等的,而行者,更要自己輕,他人重,這才是「捨」。
所以行者要: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行者要:
自他互換,常為他人想,不為自己想,這才是「捨」。
自己要當「牧羊人」,羊先上彼岸,牧羊人在最後上彼岸,這才是「捨」。
于于,你明白嗎?
所以,我要將自己的生命,無條件的給予眾生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