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的秘境】系列專輯 第一集【跳躍在文字上的心靈世界】

         

           為恭賀【蓮生活佛文集飛越 300】的里程碑,宗委會特別製作了【活佛的秘境】系列專輯--,第一集播出的【跳躍在文字上的心靈世界】,我們特別商請對訪談節目經驗非常豐富的佩君師姐擔任主持人,與  盧師尊深度訪談,聖尊在訪談中透露出有許多的小故事,既溫馨又有法味。本集內容將帶領讀者,更深入聖尊 蓮生活佛寫作的心路歷程及奇事,讓我們趕緊來看看精彩內容。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您收看活佛的秘境系列專輯節目,在這個特別的時刻,我們一同慶賀 生活佛聖壽 80 之際,也一同見證了創作非凡的里程碑,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 300 冊,正式的出版發行,並且透過持續不斷的寫作,目前已經邁向了第 302 冊文集創作。對蓮生活佛言,不僅是他智慧深邃,以及豐富人生經歷的記錄,更是活佛對生命對佛法、對宇宙萬物深刻見解的分享。今天我們特輯節目,非常榮幸的請到當代法王作家 蓮生活佛盧勝彥來到節目當中我們一起來歡迎盧師尊。非常感恩您的慈悲,我們想要在透過今天的節目來請教您。

    (佩君:我們知道您早年的生活,整個成長的歷程其實是非常的辛苦,但是卻在高中的時候,在文學上面嶄露頭角。在高中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量多質優的作家,而且還被「野風雜誌」讚譽您是當前新時代新的彗星,我們想要請教盧師尊這麼辛苦的成長歷程,您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發現您自己喜歡寫作啊?)

 

盧師尊小學即投稿學友雜誌

人生首次錄取刊登受表揚

          其實我以前讀大同國小的時候,在高雄那時候學校有一本雜誌叫做「學友」,學生的「學」朋友的「友」。他有徵稿啟示,我寫了一篇文章去投稿給學友雜誌,結果登出來了,因為整個學校都有學友雜誌,老師也看到了,老師告訴校長,校長也看到了,老師叫做曾梅星,校長叫做李存敬,老師告訴校長以後,校長就在這個晨間的報告當中,跟全校的所有同學講,我的文章被刊登在學友雜誌,那時候全校的人全部都鼓掌。

 

被稱小作家  開心上雲端

小小盧勝彥  作家夢萌芽

          那班上的同學就跟我講,你是作家!你是作家哎!對一個小學生來講超嗨,你是作家哎,哇一下子就覺得自己好像在雲上面一樣,太棒了!在是太爽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喜歡寫作。因為學友雜誌登出我的文章,所以全校讚揚,那大家都稱我作家,作家不寫作怎麼行呢

 

高中擔任雄工青年副主編

開始大量投稿各大報刊雜誌

          其實我在高中的時候,就是雄工青年的副主編,主編是雪鴻,副主編是我跟莊正和 一個同學,兩個副主編編雄工青年,雪鴻看到我文章寫得不錯,而且會寫詩,那時候救國團高雄市有一個雜誌叫做「高青文粹」,雪鴻就叫我去高青文粹當主編,而且投稿全省的各大報章。在高雄有臺灣新聞報,在台中有民聲日報跟臺灣日報,在臺北有中央日報跟青年戰士報、另外聯合報、徵信新聞報 , 那時候叫征信新聞報,另外在台南有新生報,全部都是我的投稿。

 

高中即大量投稿賺取稿費

大學時期已負責報刊專欄

          高中的時候就所有的報刊雜誌,我通通都投,每天寫文章很拼命哎。那個時候,我到了這個報社去領稿費的時候啊,報社的主編都不相信,「你們來看這個寫文章這個人,個子小小的、矮矮的,穿著高中的制服,他居然是在寫臺灣新聞報的西子灣」,那這副刊是西子灣、還有影藝版,就是刊登文章,他們不相信我那麼小,既然能夠寫出那麼好像大人的文章,這很特別。所以到最後我到台中,在讀大學的時候啊,民聲日報有我的專欄 、臺灣日報也有我的專欄,那時候就是寫專欄了,專欄是每天都要統統都要刊的。

 

盧師尊自許寫文章像吃飯

信手拈來  不覺得壓力大

    (佩君:請問師尊壓力這麼大,訣竅是什麼?寫文章就跟吃飯一樣,家常便飯對不對?你寫詩就是小菜,寫散文啊就是稍微清蒸一點,那麼寫小說就是吃飯,信手拈來很簡單。)

          因為啊我講了天地之下都是文章,文章當中自有天地。

 

大學出版人生第一本書淡煙集

盧師尊曾獲頒國軍文藝金像獎

    (佩君:那請教盧師尊第一本的文集淡煙集,是您真正文學啟程的第一步,請問盧師尊你還記不記得當時出版的狀況是怎麼樣的?結果是怎麼樣的?)

          淡煙集出版是在我大學的時候,大學的時候我就出版第一本書,就是詩集淡煙集。淡煙集是我把在高中時候所寫的詩全部通通都列在淡煙集裡面,然後到了大學也寫了很多的詩,發表在野風雜誌就成每一期都有我的文章。那時候野風雜誌的主編是綠蒂,他也曾經寫過信給我,要頒獎給我,我在新詩上面,我也得過國軍文藝金像獎。

 

盧師尊自費出版淡煙集

以三輪車載回自行推銷

          那淡煙集就是一個詩集,是我第一次出版,我是自費出版。因為那時候沒有出版社認得我,出版第一本書。那時候台中有個綜合大樓,綜合書局的老闆,他要出版我的書,我們談好,那時候出版一本書 2,000 塊台幣,(佩君:蠻多錢吧? )那時候是很多現在呢那 2,000 塊算什麼,一下子就沒有了。綜合大樓的綜合書局,幫我出版了那一本書「淡煙集」。

          那時候我到出版社去把這些印好的書載回我自己的家,我是叫三輪車去載的,然後堆在我面前,全部都是詩集,都是書籍,怎麼賣呢?我自己就是推銷員。我跑到所有的台中所有的書攤,給他一個書攤給他 10 本,希望說能夠賣出去,然後去看他們賣的成績如何?結果還是蠻有銷路的。對還是蠻有銷路的,但是收錢就有困難,因為他們大部分來講拖延。那沒關係啦,那時候是出版第一本書,是在大學的時候。

 

盧師尊把寫作當成修行

寫作時精神專一而忘我

    (佩君:您出版了這個第一本淡煙集,到現在已寫作 57 年了,300 本寫 57 年,

那要請教您怎麼可以堅持 57 年呢?)

          其實,我把這寫作當成修行,因為寫作的時候,你精神一定要統一,你不可能你的念頭想到別的地方去,那就訓練你自己本身的所謂的專一,你在寫作的時候,你專注在寫作的文字上面,一筆一劃這樣子一直寫下來爬格子。我們那時候叫爬格子啊,你在爬格子,你精神在那個小小的格子裡面,寫下了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每一句的意義,那個就是在修行,我的專一的精神就全部集中在那裡,那個時候啊,我就是忘我,把自己忘掉了,全部在文章裡面每一篇文章的完成都是這樣子的。

 

 

釋尊曰心能專一  無事不辦

專一寫作可以幫助修行

          那跟我修法有關呢?因為釋迦摩尼佛曾經講,心能夠專一的話,就無事不辦,每一件事情都可以成,老子也講,人能守一呀萬事畢。所以寫作我不把它當成寫作,也當成我在修行,因為我精神集中,守住那一個方格子。那麼修行,寫作就是修行,修行也是寫作,我把它融合在一起。

 

創作為何能如此多元

    (佩君:盧師尊很厲害您看啊,我們在談話的過程,本來是談您的文集創作,您的歷程,可是呢您談到的是您修行的內涵,您懂的事情太多了。要請教盧師尊,您的文集的風格類型也非常的多,包羅萬象對不對?就像您說的天地之間散文、哲思、佛法、密法、法術、禪學、靈異、神變,您甚至於連情書都寫得非常好,我們要請教您您為什麼可以有這麼多元的素材?那麼多元的內涵呢?)

          其實我在寫文章的時候,其實也有一點有時候也會有一點障礙,本來是想說今天坐下這個桌子上要寫什麼,突然之間也會有一種茫然、恍神啊 , 這種現象也是有的,但是比較少。

 

盧師尊寫作主題

多來自佛菩薩夢示

          大部分很多題材就是晚上我在睡覺的時候,這個佛菩薩就打開我的腦,把要寫的文章就給我放到腦海裡面,然後我第二天我就按照他的指示,我就可以寫文章。祂給我主題內容,你寫的內容,我寫我還告訴妳一件事情讓你想不到了。

 

天上界也有圖書館

竟預先收錄盧師尊文集

          我到了一個地方去,天上的圖書館,天上也有圖書館,不只是人間有圖書館,我到了天上的圖書館,看到我的著作都在這裡,然後看看看,看到 300 本,還看到 301、302,然後看到以後的文章,書名都已經排好了,我還沒有寫,天上的圖書館的書名都已經給我排好了,那是未來的圖書館,好像命中你註定你寫幾本書,天上就已經幫你通通都安排好了,你沒想到吧,而且寫文章,祂晚上給你一點靈感,你第二天就去寫,靈感來自於所有的佛菩薩,來自於諸尊。

 

《給麗小札》寫給師母的情書

在台中民聲日報連載

    (佩君:我們本來要請教您的是文集,結果您現在都推銷佛法,講到後面都是菩薩,行銷佛法,本來就是您創作最終的目的,我們終於知道了。而且我們現在也知道您確認每一本書的主題,原來是佛菩薩靈感,而且您還上去圖書館看,這個太奇妙了。情書那些就應該是您自己寫的了啊?)

          那個情書方面呢,是這樣子,《給麗小札》,那是寫給師母的,那時候台中有一個「民聲日報」,現在沒有了。《給麗小札》寫三篇去給他,他登一篇、兩篇,我就接著再繼續寫,就變成專欄了,他給我弄一個格子在「民聲日報」連載,已經寫情書給人家,那你一定要繼續寫,對不對,他給我一個專欄的話,我每天都一定要寫。「靈的世界」就在「臺灣日報」連載。

    (佩君:我們本來要請教您的是文集,結果您現在都推銷佛法,講到後面都是菩薩,行銷佛法,本來就是您創作最終的目的,我們終於知道了。而且我們現在也知道您確認每一本書的主題,原來是佛菩薩靈感,而且您還上去圖書館看,這個太奇妙了。情書那些就應該是您自己寫的了啊?原來如此,說真的《給麗小札》這個情書,師尊寫的真的很感人,大雨淋面,您一定要去見的那一種心情,您的描繪其實是很平實的,可是寫出那種熱戀的心情,我想任何人看了都會被打動。)

          哎,少年啊不識愁滋味,年輕的時候,年少輕狂寫的文章,就比較熱情奔放,像現在呢,哪還敢寫什麼情書,哈哈哈。

 

是否曾有想放棄寫作的時刻

    (佩君: 請教盧師尊,您在書裡面曾經寫到,此生許多事,都是被迫不得不去做的,唯有寫作,是發自內心自願去做的事情,其實呢我們剛聽聽您前面說的,我們本來想說:您有沒有會想要放棄寫作的時刻,聽起來好像不太會發生哦,因為你都去天上看過您的書了。您有沒有哪一天覺得,真的覺得我真的不要再寫了,您有沒有遇到什麼事情,讓您覺得我不要再寫了,或我真的不想了我不願意了,有這種時刻嗎?)

          其實,老實跟你講,本來我是計劃寫 300 本書以後就封筆,封筆就是說不再動筆,但是我覺得 300 本書寫完了以後,我還能夠寫啊!早上還有時間,腦筋還沒有壞呀,那時候就有一個想法,寫到不能寫為止,不用自己封筆,自然界跟你自己的身體,就會讓你封筆,所以我講說寫到不能寫為止。

 

文學創作的意義還是在弘法

做好每一件小事就是做大事

    (佩君:再請教盧師尊,您覺得這一路以來,文學的創作對你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最重要的一句話,還是弘法。以後的文章啊,雖然有些是屬於遊歷的,像去日本、像去歐洲、去東南亞,甚至於到中國啊,然後我去中國,寫了一本《黃河水長流》,我覺得這種人生,就等於是在記載我這一生,一樣覺得自己沒有白活,每一天都寫,就是每一天都有意義,佛菩薩也講了一句話,你只要想做好每一天的小事,那就是做大事,寫好每一天的文章,就是大事。

 

眾生根器不同各如其面

閱讀文集可自由選擇

    (佩君:既然盧師尊您寫作是為眾生而寫,是為了教導或者度化眾生,那請教您,如果現在有人覺得想認識這個法王作家,那您會建議他怎麼樣來找書來看?)

          因為我寫的東西很多,其實你這樣子問我,我也回答不出來,你到底要看哪一種書?我發覺這世界上的人,每一個人的根器都不一樣,要適合這個人。其實我講的,人只有一個,兩個眼睛、一個鼻子、一個嘴巴、一個眉毛、一個耳朵,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所以每一個人的習性也不一樣,他要讀的書要配合他,所以寫那麼多書,你可以自由去選擇,你喜歡哪一種,你就讀哪一種,每一樣都寫這個原因就是在這裡。所以這個佛法裡面有講,眾生有八萬四千種病,佛法有八萬四千法,來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病,這個將來會寫多少還不知道,我也不要去想,從來不去想說,我會要我要寫多少本,我不是講了,寫到不能寫為止。

    (佩君:今天非常感恩盧師尊,慈悲的接受我們專輯節目的訪問,謝謝您!)

 

結語

         第一集【活佛的秘境--跳躍在文字上的心靈世界】本篇精彩的訪問,已於東風衛視37 台,6 月 15 日播出。

     第二集【活佛的秘境--我為救度眾生而來】將於6月22日週六上午 11:00-11:30 播出。

     邀請您準時收看精彩內容!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