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氣的藏傳養生術 止於將怒

          我們人之所以可以在地球上活得好好的,除了天公伯保佑之外,我們頭殼裡不同腦區,包含記憶腦、理智腦、視覺腦、情緒腦、運動腦、聽覺腦、傳達腦等,它們之間的合作無間,更是決定了我們幸不幸福的、爽不爽快的關鍵。

          我之前教過的心法,多著眼於「醫於未怒」,透過開啟真如智慧,讓不利生的嗔恨習氣自然鬆脫。但在還沒完全鬆脫之前,還是有一些小技巧,可以來幫助我們不再去助長嗔恨習氣的深化,不讓帶有毀滅性質的怒氣真正爆發出來,傷了人也傷了己。在怒氣潛伏期來做預防,止於將怒,這對避免損傷的效果是很不錯的。

          怎麼做呢?讓理智腦來緩一緩情緒腦的過度煩惱。要知道,煩惱的出現,在某一方面也是在警示「情緒腦運作過度,該休息恢復囉!」當你收到這個訊號的時候,可以透過冥想、放鬆瑜伽、去森林裡森呼吸,來保養你的大腦。請別讓情緒腦過度操勞,24小時卡在工作岡位上,想想,你還有很多好用的「員工」呀,比方說你的理智腦,他就特別聰明,換上他來值班,很多難解的問題,都不成問題。

          這其中的切換,需要你有意識地去控制,在沒有開啟覺知之前,不知不覺被情緒左右、被喜怒哀樂牽著鼻子走,那都很正常。但想要活得自在、自由,從現在開始,便要懂得善用意識,來捍衛自已的自由,拿回自己生命的主導權。

          在此,我要說明一下,情緒並非完全無用,它們也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存機率而存在的。比方說焦慮是叫你未雨綢繆、厭惡噁心是讓你避開腐敗的食物、恐懼是讓你避開危險……都有用處。有意思的地方來了,如果你想讓情緒消停,你只要啟動理智腦,你的身體自然就會知道,「啊,我的主人收到提醒了,我可以下班了。」如果你刻意壓制壓抑,情緒腦反而會更著急,「是不是我提醒的不夠清楚,那我可得再強烈一些。」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家叫你冷靜一下,你反而更不能淡定的緣故。

          越是去複習煩惱,人只會更煩惱而已。現在,我們來練習幾個方法,有意識切換到理智腦區,自己將自己從情緒腦幻化出的種種情境中給拔出來,回到當下、回到現實。

 

算數學或閱讀

          腦科學家研究成功人士的大腦,發現他們在前額葉皮質這一塊非常發達活躍,這裡也就是俗稱的理智腦或理性腦。面臨同樣的危機時,前額葉皮質發達的人能更有效去思考、更專注也更有執行力,去掌控局面。換句話說,他們控制情緒,而非受情緒控制。強者能集中自己的意識,控制記憶,選定關注目標,主動關注機會、快樂、健康、幸福,而不是被情緒腦牽著鼻子老愛關注一些負面的、激情的事情。

          好消息是,腦力跟肌力一樣,都可以經由訓練而更發達。演算數學題目、閱讀優美文字,都是很好的訓練項目。在生氣潛伏期,別叫情緒腦決定事情,改推理智腦上。怎樣召喚?你算幾個題目、讀幾頁書,因為這是理智腦負責的,他隨傳隨到,非常盡責,只要別忘叫他就好。

 

打電動

          不喜歡數學跟文學的人,那就打電動吧!因為是要止於將怒,所以挑選益智類遊戲,比格鬥類更好。解謎、消除、數獨、連結、牌類遊戲,越有挑戰性越好。現在很多國家在預防高齡失智上,也都會導入電玩,讓老人家活化活化。

          不過,要提醒的是,電動這種東西,用得好可以預防失智,用太超過反而又衍生出年輕型失智症的問題。護生、養生都求個平衡,剛剛好,就最好。

 

成語接龍

          一個人生氣可以用上面兩個方法解決。兩個人生氣,快要打起來,那就用成語接龍一較高下吧!這是我從朋友那裡得來的靈感。他悠哉悠哉不用暴力的方法去教訓孩子,不罰不罵,每次兩個小朋友計較起來,他就叫他們去一邊成語接龍,等到分出勝負時,根本就忘了當初計較的那些小事。輸的人想要贏,自己翻成語典去了。與其出口成髒,不如出口成章。

          當然啦,自己跟自己生氣的時候,也可以自己跟自己玩成語接龍,或者背誦一些優美的古詩詞,讓理智腦重新把關注力放在善美的人事物上面,是對自己生命能量最好的運用。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