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盧師尊) 在這裡,提到要守五戒,為什麼要守五戒?
理由很簡單:「因為五戒不守,無法制心一處。你行為散亂、不淨、貪財、貪色、貪名,種種瞋怒,種種愚痴,心念不正,如何入三摩地?」
五戒是:
不殺生——不使用暴力,不傷生靈。
不偷盜——不取非份的財物。
不邪淫——不縱容感官,犯淫。
不妄語——不心念不正,出口不實,欺騙眾生。
不飲酒——不亂性之源。
我說:
若要制心一處,入三摩地,這五大戒律犯不得的。因為行為不正,心念不正,如何心清淨,心不清淨,就無法制心一處。
我個人不主張「戰爭」。但,國家徵招,還是要遵行。
(戰爭是集體殺生)
殺一人、殺生靈,都是「暴力」。有暴力的行為,心無法靜止,這種心是會干擾,無法休止的。
如何能靜坐?
如何能冥想?
如何止念?
如何入三摩地?
再說不偷盜,你若「覬覦」他人財物,心不平靜。
偷盜財物,便是貪念。
貪人財物,已是念頭不正,若作了,便造了「業」。
不管如何,這種心態,能制心一處,才是妄想。
已失正念矣!
談到「邪淫」。
那是無法控制性欲念頭的行為,已失去了清淨行(梵行)。
滿腦全是「淫蟲」。
自己是性欲的「淫蟲」。
身是「淫蟲」。
念是「淫蟲」。
「邪淫」充滿在你的念頭裡,無法使你達到清淨的梵行。
早已無法控制你的感官,如此之人,如何控制你的心念?
犯此戒者多。
故,無法制心一處,入三摩地。
欲望是無底之坑,無法自拔的。
談到「妄語」。
其實「言語和心念不合」就是妄語。(心口不一)
又:「不誠不實的言語。」
「欺騙他人。」
「譭謗他人。」
「用言語傷害他人。」
「講粗話。」
「混淆是非。」
「無聊的話,說三道四。」
又:「什麼是真實語?答案是有利益天下眾生的,是真實語。」
故佛陀說:「我是實語者,不異語者。」
原則上,妄語包含了「文字」,「文字」也是傳達方式之一,「圖畫」也是方式之一。
另外,酒戒,是以上四種戒律之源頭,酒能亂性之故。一喝醉酒,什麼事全幹出來了。
想要修行「制心一處」,有三法:
一、上山。二、閉關。三、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