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最終說:「好,托運」,隨性地將背包投至輸送帶上,瀟灑地通過安檢。然而就在那一瞬間,他突然驚覺一事,如遭雷擊。
過度依賴 失去自我主導權
天啊,手機竟然還在背包內!這下糟了,家人囑咐,登機前必須聯絡報平安。入關後,尋找公用電話亭,卻無電話卡可用,商店尚未開門,試圖向陌生人求助,又怕尷尬,繞遍機場後,最終向服務台解釋情況,台灣人情味真好,他們同意暫借電話,解決這樁小插曲。剛上路就犯低級錯誤,蠢到兩手一攤,無語問蒼天,轉念想,也許老天要我這段時間清空雜念,改變心境。朝聖之路,也是轉變之路。
生命裡的偶然風景 觸動內心最深處
「需要毛毯嗎?」從台灣到杜拜的轉機途中,一位阿聯酋金髮空姐詢問我身旁的男子。他皮膚黝黑,身形瘦小,臉部輪廓立體而剛毅。他轉頭給我一個疑問表情,「她問你需要毛毯嗎?」我幫忙翻譯,他恍然大悟,接過米色毛毯並說了聲謝謝,然後披在腿上。沒想到微不足道的幫助,卻開啟一段對話,像生命中偶然遇見的風景,觸動內心。「你要去哪?」男子問我。「朝聖之路。你呢?」我回答。而我選擇了「法蘭西之路」(Camino Francés),全程近八百公里。他驚訝地說:「我走不了八百公里,這次我到歐洲五十天,先去波蘭,然後再看要去哪裡,還沒決定。」
旅途中學放手
原來他沒計畫,沒目的地,也沒預訂住宿。他做了我不敢的事情。有時候,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沒有計畫,或許是最好的計畫」。我想到他英文不好,在歐洲怎麼旅遊?「管他去死。」他豁達地說。「五十天很長,工作怎麼辦?可以請假嗎?」我又問。「管他去死,」他斬釘截鐵,卻語帶幽默,「我辭職了,反正過段時間就要出國走走。」「你是做什麼的?」我好奇,「油漆工。」他微笑。「管他去死」,四個字如雷貫耳,讓我在機上沉思,平日裡,我生活得太過謹慎,連外出吃飯也要查谷歌評論,生怕踩雷,但這種「還沒吃飯就擔心」的態度,像活在公式裡,最終得出的答案千篇一律,沒有波瀾漣漪。
過度擔憂無益事 活在當下最重要
擔心太多而無法專注當下,然後對未來期待,也容易對眼前事物嫌東嫌西,但人生不是拿來嫌的,而是拿來「體驗」,我太會拿過去,比未來,拿別人,比自己,越比越糟,預支恐懼,長此以往,發展成習慣性的迴路,負擔滿出來,扛也扛不住。上餐館踩雷又如何?沒嘗過清淡,要如何對比濃郁;不曾生病,就不知道健康;沒有悲傷,哪能感受喜悅;沒有錯過,哪能知道什麼是對。許多生活中的「相對」是給人們體驗,最後走向美好終點。說穿了,最大的詛咒是每日活在恐懼裡,走不出去,原地踏步。「管他去死」,意味著把主導權拉回自己,不受外界影響。「自己的生命,自己做主」「對於外界碎語,管他去死」。沒想到在一萬英尺的高空中,狹窄的經濟艙內,簡單的四個字如同雷擊,喚醒我「隨遇而安」的心態,他無計畫的歐洲之旅,隱含「說走就走」的勇氣,示範輕鬆放下的生命哲學。朝聖之路才剛開始,我就有收穫,我從來都不會的,一個素未謀面的油漆工教會了我。
高人四字點醒我 學會放下莫擔憂
飛行萬餘公里,最終抵達法國巴黎戴高樂機場。旅客如龍,望不到盡頭,通關處僅有兩人核章,效率頗低。我耐心等待卻又開始擔心,因為手機放在背包側邊,只由一層薄薄的零錢袋保護,擔憂行李在移轉時受損,或高空中行李艙的溫度與壓力變化導致手機故障,如果手機壞了怎麼辦?腦海總是喧嘩不休。通關後,領回登山背包,心情忐忑不安,打開拉鍊取出手機,輕輕按壓側邊按鈕,慶幸地發現一切正常!我感到內心煙花爆炸,彩帶飛舞,事實證明,大部分的小劇場不過是自找煩惱。
即便走錯方向 也不願意與眾不同
按照路線,準備搭乘輕軌、地鐵、火車前往巴約訥。到了輕軌月台,還未來得及查看指示,就見到一群人匆匆登上即將開動的列車,我本能地迅速跟上。車門剛關閉,心中暗喜時間剛好。隨後查看車廂內指示,發現方向錯誤,剛剛暗喜個屁。我想人們之所以害怕成為異類,習於從眾,即便是走錯方向,也不願意與眾不同,因為我們害怕「不一樣」。下一站下車,換乘對面列車,再從輕軌轉乘地鐵,前往當費爾-羅什羅站 (Denfert-Rochereau)。買了車票,試圖通過票閘機時卻無反應,旁邊一位法國帥哥見狀主動幫我,原來是票孔故障,換個閘門即可通過,我向他道謝,然後前往巴黎蒙帕納斯站 (Gare de Paris-Montparnasse)。
多扣房費難追回 豁達看待
翌日早晨,我再次詢問櫃台,這次是一位鎖骨刺有蝙蝠圖案的女性,渾身散發著濃厚的文藝氣息。我向她解釋昨晚的情形,希望能拿回被多扣的房費,「真的沒有記錄。」法國女士說。「好,謝謝你,請問早餐需要多少錢?」我放棄追問了,「十一歐元。」她回答。我走向咖啡廳,倒了一杯熱咖啡,望向窗外冬末的巴約訥街頭,坐下來沉思,不愉快的情緒開始燃燒,但油漆工的話突然浮現腦海,像是伏筆,等待情況發生,看你如何應對旅程中的損失。我決定打開心扉,「管他去死」,選擇原諒和放下。
原諒後的驚喜更讓人欣慰
「嗨,十一歐元,早餐費。」我愉快地支付給法國女士,「等一下,不要走,我找到問題了,我們多收你一晚的費用,」她說,「昨晚同事以為你要住兩晚,可能有誤會,我退費給你。」驚喜,在原諒之後發生。沒有懊惱,就不會驚喜;沒有損失,就不會放下;沒有給出笑容,對方也不會回報禮貌。這一夜讓我明白,事情是中性地,你的世界變成什麼樣,全憑你如何看待,「世界是一面鏡子,照出你的心緒」,無論如何,你永遠有選擇。原諒,是最好的減重方法。把多餘的情緒都丟掉,輕鬆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