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臨終者須知
平時的修行應準備哪些往生的功課
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淨土,要具備兩個資糧: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第二個一心不亂的念佛。要有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往生彼國。以觀想來讓我們精神,一直專注,以觀想本尊的念來轉化我們的妄念,就能讓我們一心不亂,置心一處無事不辦,就能生起力量。
如何發願往生淨土
根本上師曾教導弟子,臨終者應該如何發願 :「我蓮花弟子,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願以淨光照我,慈誓攝我,我今正念,稱如來名,經十念頃,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佛昔本誓,若有眾生,欲生我國,至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我今自憶,此生已來,不造逆罪,不謗大乘,願此十念,得入如來大誓海中,承佛慈力,眾罪消滅,淨因增長,若臨欲命終,自知時至,身不病苦,心無貪戀,亦不倒散,如入禪定,佛及聖眾,手持金臺,來迎接我,如一念頃,生極樂國,華開見佛,即聞佛乘,頓開佛慧,廣度眾生,滿菩提願。」
十念念佛的法門
「十念念佛的法門」是吸一口氣,閉住氣,就一直念佛「阿彌陀佛」或者是「嗡 咕嚕 蓮生悉地 吽」唸到氣沒有辦法閉住,才呼氣,這叫一念,如此十次,叫「十念唸佛」,把十念唸佛轉成十念持上師心咒也可以。攝受心念,讓我們更加能夠專注,慢慢地呼氣,每個人的氣長短不一,在十念裡面,每個人唸佛或持咒的遍數會不一樣,可以這樣訓練專注。
閻羅王的審判
佛教的因果報應
閻羅王的審判,在華人世界,都知道人往生之後,一般的民間信仰,會到閻羅王那邊報到,去看一個鏡子,這個鏡子叫「孽鏡」。什麼是孽鏡台?閻王的審判如何反映出佛教的因果報應?在「你問我答」Q&A 裡面,師尊開示關於有「印記」就是「有記」。
我們身上都有能量場,我們認證明光,心識明光越強,對於菩薩強烈的光越不懼怕,越是可以融入;在六道昏暗的五色光中,當我們的光能量是昏暗,一般世俗凡夫光都是很暗淡,自然會進入到暗淡的光當中,沒辦法進入到強烈的明光當中,所以我們做的是善事,氣就清、越強、越明亮;所做的是惡的,氣就濁、光就暗淡。我們一生當中,有功也有過,六道輪迴就是按照善惡因果去輪迴。
十法界就是十個維度空間
地獄、惡鬼、畜生、人、阿修羅、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就是十法界,就是有十個不同維度的境界,我們現在是在人的維度,人的能量場,對其他空間我們看不到,師尊講「弘一大師」的五眼提到,肉眼看到的盡是名利,當我們有了「天眼」,就可以看到因果了;「法眼」看到的盡是輪迴,因為有因果才會有輪迴,在六道當中有了善因,就到善的境界、善的能量場,貪嗔癡的能量,自然這個能量就進入到相同能量場的空間 ;「慧眼」裡面看到的一切都是虛幻。
為善則氣清
為惡則氣濁
人有人的維度,十個法界有十個法界的維度跟能量場,越高層次的能量場,越光明,越低層次的能量場越暗淡,所以,當你看到強烈的光,那絕對是更好的境界。越往下的境界的光,絕對都是昏暗的。當靈性中陰就是意生身,意念所形成的一股能量場,當我們做的是善業的氣,當然是往上走;當做的是惡業的氣,氣就濁,就往下走。
閻羅王審判背後的深層意義
做善做惡皆有「印記」,印記在第八意識當中,師尊講《維摩詰經》時,他說:我們人死後會出現很多幻境,因為那時候全身的識已經慢慢地消失了,所以會看到很多的幻境,這個叫做「靈性的痛苦」,在第八意識阿賴耶識裡面,有我們一念無明以來所有的識,善業、惡業的業識都在裡面,珍貴的佛性也在其中。
所以修行,是用刪除法。當圓滿的智慧顯露出一分的光明時,我們智慧就提升一層。本自俱足的智慧不是從外面求得的,而是內心不斷地捨棄一切的時候,升起的圓滿的能量。烏雲少一分,太陽就多露出一分,到最後朗朗的晴空,佛性自顯,淨光顯現,才是恆在的。
有一本書叫做《死亡奇蹟預言》,敘述作者在瀕死經驗中的體驗,當中很多深刻且真實的體驗,非常珍貴的,其中有一段讓我很有感覺。
故事的男主角,有一天在外面講行動電話,結果不小心突然一個雷擊,電擊到他的心臟,他就昏死過去,他靈魂離開肉體,然後他看到許多人圍著他,一直問他,然後他就看到他自己被送到救護車上,送到救護車的時候,他都看得很清楚 ,他跟這些朋友、親人打招呼,大家都看不到他。這就是靈體,人在往生的階段就會這樣子,他的身體被送上救護車,送到醫院的時候,肉體昏迷,但是他的意識清醒,看到很多的光,很多的光體。
當他的靈體進到某一個比較亮的光體時,會覺得不舒服,在講認證明光時提過;當他又進入到另一個光體裡面,他覺得很舒服,他就待在那個光體裡面,就是他舒服的維度能量場中。
他開始看到他生命倒帶就是「孽鏡台」:他看到他小時候, 身體比較強壯,常常去欺負同學,他看到他小時候,他打他的同學,當他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馬上感受到被他打的同學,心裡面的憤怒、恐懼跟想要報復的心念,他直接接收到這個心念,他好懺悔,他覺得「我怎麼會做這種事,讓他那麼痛苦 」,他沒有經歷這個「自他互換」的體驗的時候,他感受不到。我們只看到我們做這件事情,但並沒有辦法覺察到,做這件事情時對方的感受 ,他很慚愧。
第二段記錄的是這個男士,在二十幾歲的時候,越戰的時候,在美國空軍服役,他的一個任務,是開著轟炸機到越南投下炸彈,他曾經是空軍負責投炸彈的飛航員,當他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的靈體感受到越南人民那種妻離子散、生死的痛苦,當他感受到這一股能量時,他更慚愧了。
所以如果沒有自他互換,我們的心識永遠都在相對的善業、惡業裡面,無法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