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最親密的兩個人之間會傷害最深
外面沒有別人 只有你自己
張德芬老師提到她最有名的一句話叫做「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意思是這一切都是關乎於你自己一個人的事情。如果解決了內心深處的問題,理解清楚在婚姻中需求是什麼以及怎麼樣用愛來解決這些事情,這就夠了。
第一個階段 月暈的階段
一個孩子在童年,沒有得到來自父母的歸屬感,及確定他是重要的角色的話,他就會不斷地去尋找這樣的感覺。比如說你想找自信的人作為伴侶,那麼你會認為一個自信的人不會喜歡自卑的人。
所以你在這個自信的人面前,就會去表現自己自信的這一面。因此在談戀愛的階段,經常會用幻象來吸引想要的那個人。所以雙方都不是為了「簡單的愛」去談戀愛的。
第二個階段 幻滅
如果不能夠放下對配偶的期望,越想改造他,越會發現這是非常艱難的,而且是錯誤。開始進入第二個階段幻滅,幻滅不是一個壞事,是讓我們不再被錯覺迷惑--王子跟公主從此過著美好地生活。所以這個禮物能夠讓我們由從外尋求快樂的錯誤解脫出來。
為什麼在家庭裡要不斷地吵架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有一個特徵,你把一個孩子叫來罵了一頓之後,會發現他很快就去玩了,這是他把它壓到潛意識。在婚姻的時候,當你發現對方忽略了你某一種感情,你會立刻引起自己童年的傷痛。因為在潛意識中,我們從小到大都在追求認同,小時候沒有得到認同,沒法反抗父母,現在可以跟配偶吵架,起碼覺得自己是對的。所以用生氣來解決。
夫妻之間吵架 犧牲對方來保護自己
你到底是想要追求自認對的呢?還是想要快樂地生活?夫妻之間吵架是犧牲對方來保護自己。你不希望自己的內心去面對童年的缺失和傷害,所以會用吵架的方式來解決。
應該如何吵架
正確的方法是把內心的傷痛打開,意識到所有不滿都跟童年遭受的傷痛有關,吵架就會有建設性。比如說:我對這種事特別敏感,是因為我小時候總是被忽略、說話都沒人聽,不是你的問題,是我自己的問題,我太需要能夠被別人傾聽了。能夠說出這樣話的時候,就知道這個問題不是配偶的問題,是自己內心缺失所帶來的問題。
「你應該」是最糟糕的一個詞
你要相信自己當年在找到他的緣分,這是你喜歡,才會跟他結婚,去調動自己早年間的回憶,用愛來回應對方心中的傷痛,而不是指責,在婚姻當中,「你應該」是最糟糕的一個詞。
從愛的角度出發
如果這個分開是從愛的角度出發的,覺得沒法給對方需要的東西,而且真的性格不合,在一起是一種虐待或者折磨,平靜地分手其實是蠻好的選擇。
第三個階段 內省
如果都無效的時候,就會進入妥協,「算了,我就混吧」。瞭解真正的自己,放棄期望,用溝通來達成讓雙方都滿意的結果,以及永遠把自己與伴侶的快樂一併當作優先的選擇。
解決問題
1、突破自己的認知,先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兒,換掉生活中的的框架。
2、當你解決了一個問題,是解決了內心中的「匱乏」,或「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問題的時候,你的人生會再上一個臺階。
3、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
4、婚姻生活是你面對自己的內心、調整自己狀態,瞭解自己內心缺口的,就能夠解決問題。
5、自由並非來自「答案」而來自「問題」,找到這個問題,就更加接近自由。
6、沒有什麼問題是大到愛都無法解決的。
7、最快方式,就是當你意識到所有的原則,你都接受的時候。
最有效的方法是無條件的愛
你沒有附加任何條件,你不想改造對方,你沒有對對方抱有極高的期望,他快樂,你也快樂,因為你的一切是本自具足的。
第四個階段 啟示
啟示是一個特別神秘的東西,有時候它會突然之間出現,就好像我在學習這堂課的時候,就覺得突然之間有那種愛意流動的感覺,就是你獲得了啟示。有一句話講得特別好:如果你想儘快到達一個地方,那麼最快的方式就是你已經在那裡了。
愛是一個動詞
假如我現在是愛她的,那麼我應該做什麼?在婚姻當中,就好像我們曾經在很多書裡看過的「愛是一個動詞」,假定自己此刻是愛她的,那麼你會怎麼做?這是化解矛盾,最有效的一個方法。

在童年的時候,沒有得到歸屬感、沒有確認自己的重要性,將導致其一生都在不斷地尋找給自己帶來補充的人,大多數的情侶會用明說或暗示的方法來改造自己的獵物。
期望會把愛擋在外面
在兩個人剛開始談戀愛的時候,「期望」就是通往地獄之路,因為期望會把讓人自由、充滿愛意的感覺擋在門外。
期望的目的是為了讓內心得到滿足,這時就會發生兩件事。第一件是感到內心缺乏愛。
第二件是如果沒有某個人來滿足我們需求,就會覺得這個世界沒有愛,於是希望從妻子、從丈夫身上得到愛。
傷痛的治療方法
海靈格所著《誰在我家》這本書中提到的療癒我們內心中早期傷痛的治療方法,比如你的父母在你小時候,總是忽略你或是揍你,這都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傷痛,作為一個小孩子,會覺得受傷了,我的父母不愛我,這是一個錯誤的解讀,你想想你也有可能會做父母,你做父母的時候,你也可能會對你的孩子發脾氣,也可能揍你的孩子,那麼你真的不愛他們嗎?不是,你心中非常愛他們。
但當時你用暴力的語言跟他說話、忽略他、冷淡他,實際上他只要出任何事,你都會特別的揪心、痛苦、緊張。所以海靈格用的方法是:想辦法讓你回到你童年時候的那種感受,然後從內心當中去感謝你的父母,只有感謝才能夠換回來愛。
愛是本自具足
那為什麼你要感謝你的父母呢?感謝就意味著你心中的愛是本自具足的,這就是婚姻和佛法之間的關係。人本來並不缺少這些愛,當你能夠感受到自己並不缺少愛,是一個有能力追求幸福的、獨立的個體,不需要從配偶那邊獲得關注、獲得特殊的照顧,如果找到這種感覺,你就能夠在夫妻關係當中學會放手,不從對方取得極高的期望。
他說怎樣才能知道你真的放手呢?如果你感到愛在你們之間交流,你就知道你已經做到了。如果你沒有感到輕鬆,那麼你可能還沒有完全放手,或者你真的已經放手了,卻發現在第一個期望的背後,還有另一項更強的期望等著浮現,那麼請重複做放手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