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屆印尼密法生活營 1、圓滿閉幕報導 2、實踐布施與實修密法 3、佛教制度與學佛的行儀 4、祈請蓮生活佛加持文的力量 5、原來可以這樣死

       

       密法生活營最後一天壓軸的活動--供僧大會與聖觀音第一富豪法護摩法會。在連續三天的智慧增長後,主辦單位最後一天安排學員實修,實踐布施功德與實修密法。

        一早大家齊聚真德雷藏寺前合影留念後,隨即展開供僧大會。此課程的安排目的即是福慧雙修、理事圓融。

        僧團的陣容有:2 位長老、16 位金剛上師、1 位教授師、16 位法師。出家人即是眾生的福田,祈願眾生以供僧功德而福慧增長。長老蓮滿上師在護摩開示中,也以「修福不修慧有如大象帶瓔珞,修慧不修福有如羅漢托空鉢」,呼應福慧兩足尊。

        學員代表有來自坤甸的蓮花 Nini 、新加坡的助教、Kasdi 助教及蓮花振輝助教發表感言,一致由衷感謝坤甸師兄師姐們的招待,也感受到位在赤道的真德雷藏寺義工同門的無比熱情。

        授課導師代表,蓮一上師鼓勵大家:人要放在對的地方、時間要花在對的地方、錢要花在對的地方。今日參加供僧就是將錢用在最對的地方。

       長老蓮滿上師於護摩後開示:學佛必須先皈依,比喻去學校讀書一定得先註冊,才能名正言順求學。再提到為什麼要修學密法,長老以交通工具來比喻:修習密乘就如坐飛機到達目的地,比起舟車到達得更快更穩,所以修習真佛密法是最快成就的法門,長老也祝福大家以此殊勝之法而早日成就。

        主辦單位佈達明年 13  屆密法生活營,將在美麗的峇厘島舉行,印尼坤甸真徳雷藏寺,正式將營旗交與明年主辦單位定善雷藏寺與德戒雷藏寺,非常期待更多的蓮花童子們,明年峇厘島再相聚。

 

 

 

真佛宗印尼第十二屆密法生活營課程第八堂課,由法務處處長釋蓮東上師授課,上師根據 蓮生活佛盧勝彥的著作《瑜伽士的寶劍》講解佛教制度與學佛行儀並指出,原始佛教的戒律嚴謹,但因時代變遷,男女平等觀念的改變,應如何遵循,蓮生活佛向白空行母請教法教。

 

白空行母的法教

佛門制度應遵循傳統:蓮生活佛詢問是否應完全遵循原始佛教制度,白空行母回應應盡量遵循佛教制度,雖然小調整可接受,但不應脫離根本。

僧眾不應頂禮在家上師:白空行母認為,比丘和比丘尼向在家上師頂禮是不合適的,最好是上師能夠出家,這樣才能符合佛制。

男女地位應守佛制:談及比丘與比丘尼的地位時,白空行母表示,雖然佛菩薩的境界平等,但人間仍有制度存在,應遵循傳統佛制。

座次安排應尊重出家人:針對居士上師坐中央、比丘和比丘尼在旁的座次安排,白空行母認為這不符合佛教制度,應讓比丘和比丘尼坐在上師之後。

頂禮五佛的權宜之計:當問及居士上師戴五佛冠接受比丘和比丘尼的頂禮時,白空行母指出,頂禮五佛可以,但不是頂禮個人,這只是臨時的權宜之計。

出離心的重要性:白空行母強調,在家上師出家是解決以上問題的最佳方法,並指出出離心對修行者至關重要。

出家眾執持佛法,在家眾護持佛法:修行成果平等無分別,但佛教制度強調,出家眾執持佛法,在家眾護持佛法。

 

佛門禮儀的重要性

上師以「馬勝比丘」的故事,向學員闡明威儀對修行者的重要性。馬勝比丘因端莊的威儀和安詳的舉止,使舍利弗心生恭敬,激發求法的心。上師提到,佛教徒應注重身、口、心三儀的清淨。身體的動作、語言到內心的淨化,皆是佛門威儀的重要表現。

上師強調「身儀莊嚴」的重要性,要展現慈悲的神情與端莊的姿態;「口儀莊嚴」則需以柔和、真誠的語言對待他人;而「心儀莊嚴」是需以謙恭的心態視每位接觸的人為佛、菩薩的化身。透過這三種修行表現,學員能流露出安詳與慈悲,進而感化他人。這樣的修行方式將有助於淨化內外心靈,弘揚佛法。

 

真正的修行應無所求

上師深入探討了修行的正確觀念,提出學佛者不應為自己求福報或速效,而應以利他為己任。學佛是為修正自身的行為與心念,而非追求物質利益。

           上師強調,真正的修行應無所求、要自利利他,使大家離苦得樂。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上師舉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故事,提及善財童子因受文殊菩薩的啟發,尋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文殊菩薩提醒他參訪時要謙卑學習,重視善知識的優點而非缺點。

善財童子的參訪對象不分尊卑、職業或性別,其中自在優婆夷以食物滿足眾生的基本需求,進而引導思想。善知識們透過多種善巧方便弘揚佛法,說明世間無有一法不是佛法。這提醒學員們應如善財童子般謙虛學習,重視善知識的優點,並學習善財童子的平等精神。

 

結語

透過這堂課,學員們對佛門的制度與行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並認識到調整自己的修行心態的重要性。他們學會善用善巧方便來弘揚佛法,並在遇到善知識時應重視其優點而非缺點。相信這些理念將對學員們未來的修行之路帶來極大的幫助。

 

 

 

真佛宗印尼第十二屆密法生活營課程,在第三堂課程中,釋蓮花慧君上師深入講解了《祈請蓮生活佛加持文》的強大加持力與感應效果。她以自身的經驗與同門的經歷,分享了持誦祈請文帶來的轉變與提升。

 

真心誠意 方能感召師尊降臨

上師強調,唸誦祈請文時心誠尤為重要,只有真心誠意,甚至觸動心靈、流下真誠的淚水,才能迅速感召師尊降臨。而如何才能產生真誠的心,要常思「無常」、思「苦」,如此哀請的心就會產生出來。

上師指出,誦持祈請文時,應觀想師尊住頂或住心,讓自己與師尊合一,最終達到無需特意觀想便能時刻感受到師尊的來臨與合一。

 

祈請文的十種功德

釋蓮花慧君上師還特別分享了持誦《祈請蓮生活佛加持文》所能帶來的十種功德,這些功德包括佛現金身、光明遍照、亡者升天、疾病消除、苦厄解脫、業障減免、福份增長、智慧具足、所求如願、速得成就。上師鼓勵學員們以專一的心持誦祈請文,並建議至少持誦祈請文 40 次以上,從而獲得這些珍貴的功德與加持。

 

學員問答環節

上師特別強調,無論是在壇城內外,都可誦經持咒,因為佛菩薩的加持皆無處不在,且真正的唸持經咒是沒有停止的,到最後咒輪會自轉。並指出唸誦經咒的發音正確固然重要,但最關鍵的是觀想與佛菩薩合一。

上師提及師尊說過,假如很忙無法完整修完一壇法,一經一咒即可,也鼓勵同門要懂得祈求佛菩薩加持讓自己以後能有完整的時間可以修完一壇法。

 

 

 

每天的睡覺都是一個小死

印尼第十二屆密法生活營第 10 堂課:「原來可以這樣死」,由釋蓮萊上師授課。課程名稱非常吸睛,一般人對於死字都很忌諱,是因為對於死亡陌生,因而恐懼死亡。上師為我們做了精彩的解說,其實每天的睡覺都是一個小死,都經過四大消融,最後黑暗感出現,而睡著了。所以此堂課程讓我們明白死亡的過程,進而從中看見修行的方法。

課程內容將 師尊 275 文集《解脫道口訣》中的〈臨死八相〉這篇文章,與 271 文集《七海一燈》中〈我所知道的那洛六法〉述說的秘密徵象,合併整理死亡分解的過程:

 

外分解

          「地大入水大」時,感受身不能動,山崩地裂此時見海市蜃樓。

          「水大入火大」時,感受汗水唾液乾枯,此時見似煙。

          「火大入風大」時,感受身子涼,此時見似螢火蟲的光芒。

          「風大入識」時,呼吸停止,此時見似油燈的光芒。

 

內分解

「識入現」時,白菩提由天心部下降到心輪,外在的徵象是一片白茫茫,由 33 種嗔所產生的一切意念都停止運作,此時見白光。

「現入增」時,紅菩提由臍輪沿中脈上升,外在徵象是一片赤紅,像在清淨的天空中太陽照耀一般。40 種貪所產生的一切意念全都停止運作,此時見紅光。

「增入得」時,紅白菩提在心輪會合,外在徵象是一團漆黑,由癡所產生的 7 種意念全都停止運作,此時見黑光。

「境界消失」時,如黎明時之晴空,無日、無月、光明出現,此時見「淨光」,最璀燦的明光。

所以在了解死亡的過程中,我們也認知到紅白明點的消失,即是 40  種貪、33 種嗔、7 種癡消失。最清晰的淨光就是出現在此階段,所有輪解開,佛性光明顯現,像秋天的無雲晴空。這時需要領悟「佛性」和「空性」,融入其中,即可即身成佛。

大凡能在生時了知本身真性,並由此獲得相當經驗的人,待到死時中陰期間淨光現前時,當可得到很大的助力。

 

修行的方式

由明白淨光顯現的時機,師尊教授我們讓淨光顯現的修行方式有:修內法、大空之觀、觀想咒音咒字、至深禪定。因為自性的光明產生出來,這才是真正活著的意義。

 

結語

禪定到最深的時候,「水火既濟」、「日月合璧」、「璇璣停輪」、「一陽來復」,看見了光,這就是你的佛性,叫做「見性」,只有這樣修行,才能夠成佛。(摘錄自聖尊 蓮生活佛傳授時輪金剛鏈大法)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