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 - 信者自信 不信者不信 信不信由您

        期將為大家介紹的三本文集,分別是第 124  冊《背後的明王》、第 125 冊《不可思議的靈 異》及第 126 冊《神變的遊歷》。光看書名就能感受 到,這三本文集的屬性,都是屬於「靈異神變」的相關內容,也是讀者最易接受與喜愛的題材。

       雖然 盧師尊書寫靈書甚早,但早期的靈書主要是以講述 盧師尊開始學法的奇異因緣,比較是一種見證式的內容,對於真實靈界的描述,相對比較片面並不深入,但光是這樣,在當時就已經造成舉國轟動,畢竟靈界的話題,對多數人而言,根本是不存在,更是無法想像的。所以當時的書寫方式,都偏向簡短而表淺,少有長篇幅詳實的敘事性文體。

        然而從第 125 冊《不可思議的靈異》及第 126 冊《神變的遊歷》開始,長篇紀實性的「靈異神變」系列文章正式成形,由於許多文章內容太過匪夷所思,所以 盧師尊經常在序文或文末附上一句「信 者自信。不信者不信。信不信由您。」的後綴,也逐漸成為了「靈異神變」系列文集的一大特色。

        記得二十年前的「台灣中觀堂」,曾在釋蓮悅上師的帶領下,出版名為「不一樣新聞」的捷運報,內容以傳播善種子,建立善循環的生活性文章為主軸,前後歷時約八年,而其中固定的兩版專欄版面,就叫做「信不信由你」,其內容就是來自 盧師尊的「靈異神變」系列文章,深受大台北捷運族的喜愛,盧師尊也說自己每期都看。

       當時佛報因為牽涉信仰,以說法開示的內容直 接派發,普羅大眾較難接受,但 盧師尊的真實救度與靈異神變文章,卻能牢牢抓住普羅大眾的眼球。因此當時的「不一樣新聞」深受一般民眾喜愛,每期都能派發三~五萬份,在淺移默化中,亦度人無數。

       盧師尊深知弘法度眾,須先與眾生有「緣」, 盧師尊的文字,就像一顆顆成佛的種子,隨著文集、報刊、網路、電子書等種種通路,與眾生結緣,只要有緣,眾生就能得度,就有解脫的因緣。

      所以我們不只自己要多讀 盧師尊的書,更要將 盧師尊的書,送給我們身邊的朋友、家人,甚至送給機關團體、圖書館,讓更多眾生與佛結緣,不僅自度更要度他,如此亦是真實的「法布施」,真正的功德無量。

 

 

124 冊《背後的明王》的文集,是盧師尊藉由詮釋自身修持密教的「明王法」,而將佛法的奧妙勾畫出來的神來之筆,教人了解更多密教 (金剛乘) 修行的袐密義,從中認識或意會到佛教的派系雖多,原來只是因應和隨著修學者的夙世因緣,乃至眾生的根器大小而有異別。恰如在《維摩詰經》裡所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

讀者可以在這書本的閱覽之中,得知密教修行裡最重要的三根本:(一) 根本上師 -- 加持根本。(二) 根本本尊 -- 成就根本。(三) 空行護法 -- 事業根本。

「明王」指的就是守護行者的空行護法,主要的重點是在修行過程上,「護法」會護持著行者辦事,無形中排解種種的困難,最終達到修行成就的目標,這個便是無形的祕密守護。故此,密教的修行者都是與「三根本」有著密不可分的「三昧耶」誓盟和誓願。       

       「三根本」原是密教的修行特色,內裡有著金剛乘「即身成佛」的深義,事實上,密教的三輪身,就是自性輪(佛)、正法輪(菩薩)、教令輪(明王)。而 盧師尊在書上更說出「明王」的緣起及來由:「明王是佛陀為濟度瞋怒淫痴,剛強眾生,神變的忿怒身,這從外表上看,很恐怖相,可是這也是佛陀的大慈悲心的流露,也就是象徵,以光明智慧去制伏一切的惡魔和障礙的深義。」

在《背後的明王》文集裡,盧師尊講述了修行者與空行護法兩者之間的密義,也刻畫出常應行持正心正念的重要性,於修行路上才會得到人天的護佑。書中亦有解說密教的靈熱大法 (拙火法)、四加行法的理論和重點,以及闡釋精妙絕倫、更深層次的佛法含義 (真空中的妙有),篇章中的字裡行間,每每呈現著令人刹那領會佛法旨趣的慧語,和鮮為人知的密教修行要義。因此,懇請大家重拾此書細心閱讀,必定能有所獲益。

 

<鬥法(之一)>

據我所知,一切的法,都是隨因緣所生起,也在因緣中不斷的流轉。而法的內在,有一恆住不變的,這個是如如不動的真如,而外在的,只是緣起修證的技巧,緣起修證的技巧有多種名相,多種技巧,這種種現象,全是外相。

    在娑婆世界,並沒有完全如實相應的法,我這句話是非常真確的,因為只有佛與佛才能了知這樣子的境界,凡夫之人只知外在的鬥法,而永遠無法了悟內在真如的實義。

 

<鬥法(之三)>

真正的「佛慢」是:佛慢是自身如實成佛的觀想法,常常想自己如同佛般的莊嚴。

說話是佛在唸咒。動作是佛的手印。意念是佛的清淨意念。時時觀修自己是佛的「身、語、意」,這樣子久久,就叫「佛慢堅固」。此時自覺是佛,隨時隨地自觀為佛。然而,不能生起自己是佛,眾生是下劣的想法,即當視一切眾生都是佛,因為法界的一切,全由空性所出生。

「佛慢」是法性。「佛慢」是空性。「佛慢」是平等性。「佛慢」不是「我慢」,不可誤解。

 

 

 

勝彥文集第 125 冊《不可思議的靈異》,出版於 1998 年,全書紀錄了 盧師尊從開始學法修道,神識快速通達靈界,繼而在大學畢業後,擔任測量官期間,種種與靈界接觸產生的靈異事蹟。

盧師尊早期的寫作中,雖然早已揭露諸多靈界存在的現象,然而先前著作中的靈界,比較類似一種見證的作用,似乎只是揭露靈界的一隅。而這一本《不可思議的靈異》,更像是 盧師尊將神識完全進入靈界空間,帶領我們真正的暢遊靈界,並開始為我們做起了導覽,書中一個個靈異神奇的「故事」,卻是不同維度靈界的「真實」。

在序文〈來去夢幻間〉,盧師尊竟然能在開車當下進入空間幻境,蒙「密主佛母」召見,此佛母是宇宙意識的化身,是金剛界的無上佛母,是一切空行母的主人。召見 盧師尊只為查看 盧師尊修行的功力:「祂邊說邊手指放光,一下子把我的頭顱蓋拿了下來。這一拿下,我的頭中有一壇城,中央蓮台坐著阿彌陀佛安詳端坐,四周坐著十八位大蓮花童子,相互放光相應,示現種種不可思議的虹光。密主佛母欣喜的說︰善哉!善哉!甚喜!甚喜!功課沒有荒廢,如今,我已證明你的虹光三昧,如實不虛,你可如實受用大樂三昧。

在〈鬼王令〉一文中,盧師尊於當測量官期間,曾借住寺廟,在夜夢中被帶入幽冥之境,卻見該寺住持於地獄中受刑,原來該住持廣募善款,卻沒有修繕寺廟金身,悉供淫欲及藏起私用,所以罰之受此罪。待 盧師尊醒來後,發現寺中住持臥床生瘡,膿血橫流,正是地獄情景。盧師尊告其地獄所見,也為其修法除疾,住持亦懺悔矢志精修,終由破戒僧轉化為戒僧。此文不僅顯露出 盧師尊有大威神力可進入地獄,更有濃厚的因果勸善之道在其中。

而在〈井國〉一文中,則讓我們明白靈界無奇不有。盧師尊一日入夢,竟被仙女邀約至一金碧輝煌的宮殿,龍王現身,赫然就是龍宮。關於龍族,佛教有天龍八部,由大至小可分為海龍王、湖龍王、河龍王,沒想到再小竟然有井龍王,而邀見 盧師尊的就是井龍王。原來井龍王所居之水井將被填封,因此懇求 盧師尊出手相救。此篇故事相當神奇且出人意表,正如 盧師尊所言,靈界之事若非親身經歷,想編都編不出來。

       另外在〈王天君〉一文,盧師尊更舉出一特殊案例,一人妻子信佛甚篤,先生不信神佛,甚至為破除迷信劈砍佛像,按理說褻瀆神聖有大因果,但卻久久不見有報應之事,原來先生除不信神佛外,其人剛正不阿,為人有道,原本應受天罰,卻成了降福。可見冥冥之中,因果報應不爽,而真實的因果,常常也非從表面能夠一眼明瞭,這也是《不可思議的靈異》文集中,讓讀者再三品味深思之處。

 

 

 

 

勝彥文集第 126 冊《神變的遊歷》,出版於 1998 年,同樣是一本完全講述 盧師尊真實經手的問事案例與親自深入其中的靈界遊歷。有人說 盧師尊的神異是夢幻、是囈語。然而長期閱讀文集的讀者相信都能深感 盧師尊文字中的真實。誠如 盧師尊在本書序文中所言:從我這一生的經歷看來,從學習的轉變,從宗教的歷練上,從精進的修持,從一貫的精神,應該可以看出,我不是一個偶然的說謊者。『神變』及『夢幻』全都是真實的,我要告訴讀者的是:不是我要說靈異,是靈異來碰觸我,我過的是神變的遊歷。這不是想像,而是面對面的真實。」

對 盧師尊而言,人生如同夢幻一場,靈界也一樣夢幻一場,其中有很多慧見深思,只是不能被普羅大眾所共知而已。如今,藉由一本本靈界遊歷的實錄,讓大家共同來認知除了物質表相世界之外,還有更深一層的存在,所以 盧師尊說:「其實,釋迦牟尼佛還存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更是存在。諸佛、菩薩、空行、護法、諸天,祂們都存在於另一度的空間。在書中,我要帶大家起飛,去一個更廣大的世界,我相信,我們目前生存的世界,是物質的假相,而那更遠更廣的世界,才是實相。」

可見 盧師尊多麼渴望娑婆世界的眾生,能夠看清物質世界的虛妄,用心體悟無形靈界及更廣大真實的十方法界,《神變的遊歷》書中所載,便是一篇又一篇真實的物質世界與無形靈界霎那交會的真實紀錄。

在〈秋日的殘荷〉文中,一婦人其子皈依 盧師尊,婦人並不虔信,也未修法。一日突暈迷,,被送入「加護病房」。暈迷中見有黑衣人將其靈識下拉至萬丈深淵,此時婦人耳中傳來兒子正誦唸「嗡。古魯。蓮生。悉地吽。」,婦人可有可無的跟著唸了一句,就這一句,大白蓮花童子現身,更帶其靈識前往摩訶雙蓮池遊歷…。待婦人甦醒後,她淚水奪眶的告訴了兒子,進入另一層時空的經歷,兒子很興奮,二人對 盧師尊更有信心,誓言護持真佛宗。

佛教言「三世因果」,盧師尊早期為眾生問事,許多來訪者都會問及。在〈查庫〉一文中,有一人來問福分,盧師尊直言來人有七個財庫,身價二億一千萬美元。對方卻說不準,自己一文不名,盧師尊面紅耳赤,最後一法只能「查庫」。發現此人確有庫藏七座,但卻被其已亡之妻、子、岳母三人持文疏均分而去,原來其中有三條人命的因果牽纏,男子聞之,僅留下一句:「你查的,算你對。」,蕭然離去。

《神變的遊歷》一篇篇情節匪夷所思,但卻又字字在理,符合因果邏輯,令人大嘆因果不可思議,更令人敬畏「因果」二字,便是天理昭彰,報應不爽,不是不報,只是時機未到。然「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唯有修行能斷其因,這正是 盧師尊不斷振筆著書的動力所在,更是 盧師尊救度娑婆眾生的無上悲心。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