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 聖尊蓮生活佛 主持「阿彌陀如來本尊法同修」暨《維摩詰經》第259講

 

〈法供養品第十三〉

「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又於諸法如說修行。隨順十二因緣。離諸邪見得無生忍。決定無我無有眾生。而於因緣果報。無違無諍離諸我所。依於義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法不依人。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無明畢竟滅故。諸行亦畢竟滅。乃至生畢竟滅故。老死亦畢竟滅。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不復起見。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若聞了義經     信解受持讀誦解說守護

就是法供養

「若聞如是等經。信解受持讀誦。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守護法故。是名法之供養。」我講這一段。若聽到《維摩詰經》像這樣子的「了義」經典,你相信能得到它裡面的深意。你受持,「受」—— 接受信仰,又能夠持這個法,能夠讀它。

「以方便力為諸眾生分別解說顯示分明。」你能夠用方便的方法去弘揚這樣的經典,為眾生解說它裡面最深的意義,這就是你守護了、你幫助了、弘揚了義的佛法,這一種叫做「法的供養」,這個就是法的供養。什麼是法的供養?你守護這個佛法,講解這個佛法,讀誦這個佛法,而且你能夠修這個佛法,這樣子你講解給眾生聽,就是「法的供養」。

 

依諸法修行  隨順十二因緣

再來又另外一段,「又於諸法如說修行。」—— 你能夠用這個了義的法去修行。「隨順十二因緣 」,什麼是「十二因緣」?就是我們從出生一直到死,當中所有的經歷分成十二種,叫十二因緣法,其實是一種循環。隨順十二因緣,也就是說你用方便的方法,去度化眾生,以十二因緣法去度化眾生。

 

離諸邪見  得無生忍

「離諸邪見,得無生忍。」—— 離開所有不對的見解。很多是法,很多是假的,不是真實的。所以,外道有很多外道的法,佛住世的時候有六師外道,有六種師父領導六種的外道, 講解的方法都不一樣,跟釋迦牟尼佛講的是不同的方法,那些都屬於外道。離開所有的邪見、外道,得「無生忍」,什麼叫無生忍?你已經到了「不動地」,菩薩第八地就是無生忍。你認識無生無死,沒有生,也沒有死。你明白而且能夠領悟,到了這種地步,叫做「無生忍」。明白無生就無死,明白「苦、空、無常、無我、一實相。」

 

無我  無眾生  無我所

「決定無我無有眾生。」—— 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於因緣果報。」—— 就是沒有違背因緣果報,還是有因果存在的。「無違無諍,離諸我所。」—— 沒有違背、也離開跟人家的爭執,通通都沒有。「離諸我所」—— 你也沒有什麼執著。什麼叫做「我所」?我的房子、我的車子、我的錢、我的妻子、我的子女、我的孫子,這個就是「有我所」。 你知道這個也是「空」的,這個全部都是空的。

 

依於義不依語  依於智不依識

「依於義,不依語。」—— 你懂得深義,而不是在表面上的文字,依於義而不依語。「依於智,不依識。」—— 人都有「識」:「眼、耳、鼻、舌、身、意」,另外還有「意根、阿賴耶」, 這個是識。你依照識,那是不對的;你要依於如來的智慧,「依於智,不依識」。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經。」什麼是「了義經」?什麼是「不了義經」?你一看就看得出來。 「了義經」是講:「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講「苦、空、無常、無我、一實相印」, 那是了義經。不了義經是講:「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那個是屬於世間的,那是不了義的。「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什麼是了義?就最深意義的佛法的一實相印,就是了義的;其他的都是不了義的。

 

依法不依人  隨順法相  無所入  無所歸

「依於法,不依人。」你不能說:「我依著盧師尊。」那不對!盧師尊只是暫時的一個現象,你要依照佛法,依於盧師尊的法 —— 佛法,依照盧師尊講的佛法,而不是依照我這個人,這個人是暫時的,「依於法不依人」就是在這裡。「依於法不依人。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依於智不依識。依於義不依語。」它的意思就是這樣子。

「隨順法相,無所入,無所歸。」這是了義的。你隨順眾生,但是你也知道「無所入、無所歸」,並無生死。你明明知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但是你隨順,但是你也知道無所入、無所歸。

 

無明  諸行  生老死  畢竟滅

「無明畢竟滅故」—— 這個時候「無明」就消失掉了,沒有無明了。「諸行亦畢竟滅。」—— 諸行就消失掉了,你所做的一切全部消失掉了。「乃至生畢竟滅故」—— 乃至生死也消失掉了,老死消失掉了,老跟死也消失掉了。

 

法供養  信解受持讀誦守護  為眾解說

「作如是觀。十二因緣無有盡相。」十二因緣是一種輪迴,並沒有止盡的。「不復起見。」—— 根本你就不執著。「是名最上法之供養。」—— 就是法供養。這樣聽得懂嗎 (鼓掌)?什麼叫做「法供養」?就是你把佛法最深的意義講給眾生聽,就是法的供養。「信解持受」—— 就是法的供養。

 

今天都沒有講笑話 (笑)。好啦!

 

嗡嘛呢唄咪吽。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