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6日,聖尊蓮生活佛,主持「大隨求菩薩護摩法會」暨《大佛頂首楞嚴經》第 006 講

 

卷第一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佛陀問阿難  如何產生愛樂之心

現在要來講這個問題了,講《楞嚴經》。

「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這句話的意思是,釋迦牟尼佛問阿難,我現在問你,你當初因為佛的三十二相,你是用什麼來看的?然後你看了,你用什麼來喜歡三十二相?你喜歡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你看了我的三十二相,你是用什麼東西看的?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愛樂呢?

 

小姐臉無光 因為沒有荷爾蒙

譬如很簡單,我們看那個女生,我們男生看女生。大部分都會評論:這個小姐長得很漂亮;這個小姐長得不怎麼樣,就是不怎麼樣;這個小姐臉上沒有光,因為她的荷爾蒙沒有了,臉就變成黑色或者蒼白的。

 

生都喜歡青春甜美的女生

她煥發著青春的氣息,因為她年輕,她身上有荷爾蒙,她的皮膚發出光澤。每一個人都有鼻子、都有眼睛、都有眉毛、都有耳朵、都有嘴巴,但是湊起來就是不一樣。有的看起來就像我昨天講的,有的看起來就非常的甜;有的看起來就不甜 (笑);看起來不止不甜的,還鹹 (眾笑)。其實都是一樣的啊!眉毛就是眉毛,眼睛就是眼睛,鼻子還是鼻子,耳朵就是耳朵,嘴巴就是嘴巴,為什麼一湊起來就不一樣?問題在哪裡?

 

五官湊成一張臉  為何美醜皆不同

我們每個人都有眼睛,都有眉毛,都有鼻子,都有嘴巴,都有耳朵,為什麼你不愛我?愛別人?為什麼?因為妳湊起來那個美就沒有,妳叫人家怎麼愛嘛。至少湊起來這五個東西,眼、耳、鼻子、耳朵、嘴巴。湊起來人家好看;你為什麼湊起來不好看?這要怪誰?而且每個人都不一樣,怪就是在這裡啊!只是這幾個東西啊!有些人看起來就覺得,哇!這很美;看起來就,唉呦!好醜,你心裡就產生不喜歡。醜的你就不喜歡,美的你就多看幾眼。

 

師嬤也喜歡林青霞

像我媽媽一樣,我媽媽以前看到林青霞,那時候她說:喔!林青霞好漂亮。她到了中國大陸以後:哇!怎麼滿街上都是林青霞!?我媽媽講的。她說:不只是男人喜歡看;連她女生,她都喜歡看林青霞。在台灣看到一個林青霞就已經很了不起了。突然之間,她看到好多的林青霞。我昨天後來我沒有講笑話,我就回到密苑的時候才跟大家講:我跟林青霞睡同一張床 (眾笑)。大家都嚇死了:蛤!盧師尊怎麼跟林青霞睡同一張床?想不出什麼道理。

 

 

 

師尊  林青霞曾先後

入住同一總統套房

我確實跟她睡同一張床,什麼原因?我講給你聽。台中一個酒店就是「長榮桂冠酒店」,它開張的時候,那個酒店建好開張剪綵,請林青霞來剪綵,咔嚓!剪綵,就開始營業了。在剪綵的前一天,林青霞就到台中了,她住在長榮桂冠總統套房,那是有紀錄的,只要你在長榮桂冠總統套房住過,它就記下來。第一個住的就是林青霞,長榮桂冠請林青霞來剪綵,開張了。

第二個來住的就是 盧師尊。我回台灣弘法,所有的同門大家把錢湊起來,就叫我去住長榮桂冠的總統套房。林青霞睡過的床,我也睡在那個床上,我是第二個住的,長榮桂冠的總統套房,我是第二個住的。你去長榮桂冠查,它都有名冊。睡過總統套房的,它都有記錄下來。我睡過台中長榮桂冠的總統套房的床。第一個住的是林青霞,第二個住的是盧勝彥,所以我們兩個人睡過同一張床,只是時間不同。她先睡,睡了以後她離開,再來就是我睡。

 

分辨真實話語  也是一種邏輯

這也是一種邏輯,你跟人家講:我跟林青霞睡同一張床。大家兩個眼睛睜得好大,原來不同時間,這樣了解嗎?這個就是這樣。所以釋迦牟尼佛問,這裡面也是一個邏輯、也是一種哲學:你是怎麼看到的?你為什麼會喜歡三十二相?

 

阿難用眼看如來  心生歡喜欲出家

阿難尊者就跟釋迦牟尼佛講:世尊啊!「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他講的也是很對,阿難尊者他說:因為我用我的眼睛去看到如來的三十二相,心理產生喜歡、愛樂,我心裡就產生喜歡,所以我就發了菩提心。

 

難發心剃度  想擁有三十二相

「願捨生死」,願意把世間的生死捨掉,發心出家剃度,想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擁有三十二相。這是阿難尊者當初出家,他有他本身的 (因緣)。為什麼你發菩提心要來剃度?都有一個緣起的,一個原因,他們每一個人出家都有原因的。

 

盧師尊意識到40多歲會出家

像我出家,我幾乎講起來,也知道自己會出家。大概是 43 歲左右,好像我已經預先知道了,已經意識到我在是 40 幾歲會出家,已經意識到了。當初瑤池金母選我的時候,我媽媽很擔心。她說:既然我是有佛骨,可能會出家,那他就不能結婚了。「嘰哦桑」(林千代師姑)就跟我媽媽講:不會,他會結婚,出家是以後的事情。嘰哦桑是這樣子講的。我自己感覺到我 40 幾歲就要出家,剛好那時候 40 幾歲,剛好掉頭髮。洗一次頭髮掉一次,掉了整個浴缸裡面都是頭髮,我說理掉算了。

 

果賢法師是法王剃度師

剛好「果賢法師」在這裡,在我們西雅圖雷藏寺。那時候西雅圖雷藏寺才剛剛建好,果賢法師在。果賢法師說:你掉頭髮,你就理了吧!我說:理就理吧!就理了。我是什麼原因出家的?掉頭髮出家的。頭髮掉了,一洗就掉那麼多,掉到有一天就變禿頭啦,那乾脆就理了,就這樣出家了。

 

出家剃度各有原因

出家都是原因的:有的當然出家是發心,發菩提心的比較少;有些人,我實在是無路可走,窮得要命,活不下去了,到廟裡面還有一碗飯吃,乾脆就理了,就剃度,就出家了,廟裡面還有飯可以吃啊!

年紀大了來出家,我們比較不歡迎,因為年紀大了,你還能夠做什麼事?年紀大了,你 50 幾歲、60 幾歲,沒力了。我們那時候規定,你年紀大了出家,可以幫你剃度,你要回家修行。你要住在廟可以,一般的廟有房間給你住,但是你要付宿舍的費用。

有時候年紀大了,一個老的比丘、比丘尼,必須要四個年輕的比丘、比丘尼來給他服侍。你要給自己準備一筆錢才能夠出家。你要住在廟裡也要準備,不是說我老了,養老院那麼多錢,我不去了,我去廟裡面剃度,就住在廟裡面,人家是施主就會供養。

 

法王以大姑為例  年邁出家有困境

像我有一個大姑也是出家,我大姑出家的時候,她已經七十幾歲了,她是在「霧峰萬佛寺」聖印法師那裡出家。剃度的時候七十幾,她不住在寺廟,她回到台南。我大姑不是沒有錢,年輕的時候她有錢,她發心蓋了一個寺廟叫「接天寺」,台南接天寺 (台南市新化區羊林里那拔林 500 號),叫做「那拔林接天寺」。她佈施了很多錢在那個寺廟,是不是她蓋的?我們不知道,但是她佈施了很多錢給接天寺。她回去以後,她就住在接天寺。


年老住廟  即便大施主也不容易

但是接天寺裡面的住持看到她來,也不喜歡的。雖然你是一個大施主,以前捐錢給我們接天寺。我大姑怎麼講,她說她在那邊,那個出家年輕的比丘尼在掃地,掃過她身上,也不叫她起來,就往她身上掃。妳老了,妳去住在寺廟裡面,妳要給一筆錢,很大筆的錢給那個給寺廟,它才讓你住。妳年紀大了,七十幾歲了,都不能動了,妳一天到晚在那邊唸佛唸經,討人家嫌,人家會嫌妳啊!人家在做法務、在做工作,妳在那邊唸經,她用掃把掃她的身體耶!

 

年老出家  以在家修行為佳

所以我大姑老的時候,她跟我們講:她說你老了出家,還是在家修行比較好,在家修行,你到廟裡面去人家會嫌你。不然你就一定要有一大筆錢給寺廟,寺廟說:好!我就請個人照顧你。

 

不能以養老心態出家

所以一個老年人,不能說我老人院去不成,我就到寺廟剃度,在那裡可以修行,又可以養老,那多好,不能這樣子想啊!因為大家都在做法務、在做工作。你一個人佔一個房間,又要年輕的人去給你服侍,是不可以的。所以出家有時候滿困難的。40 幾歲出家還馬馬虎虎啦,你還能夠做事情。50 幾歲、60 幾歲,我們就要考慮了。你到 70 幾、80 幾要來出家住在廟,你沒有一筆錢怎麼行!?不然你就回家,剃了度,你就回家修行,是這樣子的。

 

盧師尊認為  發心出家要趁早

我們台灣有一個叫連戰,有沒有?「連震東」的兒子。我爸爸常常講:我們盧家跟連戰是親戚。怎麼樣的親戚?因為我大姑的女兒嫁給連戰阿姨的兒子。這樣叫什麼親戚(眾笑)?很遠。其實我大姑年輕的時候,她是很有錢,她把錢都佈施給寺廟。老了出家,也是人家會嫌的。

所以出家要趁早,你要出家,你發菩提心要出家,要趁早。40 幾歲以前最好;50 歲的、60 幾歲了,就開始身體衰弱了。女的是七七 49 歲,她月事就不來了。男的是八八 64,64 他也不會來那個,荷爾蒙就不會再生。所以出家要趁早。

 

 

 

不識心眼根源  不能真正降伏煩惱

阿難為什麼出家?因為看到釋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心裡歡喜,所以發心願捨生死出家。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像你所講的,因為你眼睛看到三十二相,心裡喜歡三十二相,所以你就出家了。

如果你不認識你的心在哪裡?眼睛在哪裡?則不能夠降伏塵勞。塵勞可以講是煩惱,不能夠降伏煩惱。你不知道你的心目在哪裡?你的心、你的眼睛在哪裡?你的心在哪裡?因為你眼睛看到三十二相,心裡歡喜,你就出家。但你知道你的心跟眼睛在哪裡嗎?釋迦牟尼佛是這樣子問阿難的,這個就是哲學啊!我們一般人所講的,眼睛,當然在我的臉上,心當然在我的心中,這是隨便講的。

 

達摩祖師問神光  心在哪裡

心在哪裡?當初「神光」去見「達摩祖師」,看到達摩祖師說:我心裡不安啊!達摩問:你為什麼來見我?神光回答:我心裡不安。達摩就說:好啊!你心裡不安,你的心拿出來,我給你安。神光說:我心在哪裡?找不到。

 

心非肉團心  心究竟在哪裡

心不是指你的肉團心,不是你的心臟,不是指那個心。那心到底在哪裡?他找不到,他跟達摩祖師講:我找不到我的心。達摩祖師講:好,那你就心安了。因為你找不到你的心,你心為什麼不安呢?

 

明白心眼所在  才能除去煩惱

這個問題跟釋迦牟尼佛現在問阿難是一樣的。你眼睛看到我的三十二相,你心裡歡喜。好,我問你:你眼睛在哪裡?你的心在哪裡?就是這樣子講。釋迦牟尼佛講:你出家的原因是因為你看到我三十二相,你心裡歡喜,你就出家了。但是你如果不懂得你的眼睛在哪裡?心在哪裡?「心目所在」。「則不能降伏塵勞」,不能夠把你的煩惱全部去除。你要懂得你的心在哪裡?眼睛在哪裡?才能夠降伏你的塵勞,就是煩惱的意思。

 

要發兵除賊  須先知敵人何在

「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譬如一個國王,為賊所侵,一個國王被很多的敵人來侵犯的時候。「發兵討除」,這國王命令軍隊去掃除這些賊、這些敵人。「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這些軍人、軍隊要知道敵人的所在,才能夠去討伐,你不知道敵人在哪裡,如何去討伐?

祂舉一個例子,釋迦牟尼佛舉一個例子說:一個國王被別人的軍隊來入侵,國王命令軍隊去抓這些這個敵人,你要知道敵人在哪裡啊!「心目為咎」,這個字怎麼唸?咎由自取的咎(音舊),就是你自己以心目為中心。

 

佛陀再問阿難  心與眼何在

釋迦牟尼佛又問阿難:「唯心與目,今何所在?」你的心跟你的眼睛,現在在哪裡?這問題問的很奇怪是吧!我們是想說,眼睛在我臉上;心呢?就在我的心裡。為什麼問我這個問題呢?其實這裡面很深了,東方哲學就是這樣子。

 

心非指心臟、腦海、念頭

心到底在哪裡

心到底在哪裡?並不是指心臟,也並不是指腦海,也不是指念頭,祂就是問這個問題。所以回去想一想看,到底眼睛在哪裡?眼睛長在屁股嗎 (眾笑)?眼睛在哪裡?眼睛大家都知道,眼睛在臉上啊!那只是一個你所看到的,事實上真正的眼睛在哪裡?還有你心裡產生喜歡,你喜歡的心到底在哪裡?這就是一個問題,東方哲學的問題。

 

 

           嗡嘛呢唄咪吽。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