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遙想剛皈依時,修金剛心菩薩法四加行,最大的障礙來自於觀想,閉上眼菩薩的樣貌總是模模糊糊,當時的自己為了加強讓觀修清晰,拿一張薄透的白紙,試著描繪金剛薩埵的法像,當下「菩薩離我好近」的想法油然而生,且歡喜不已。當然,現實中我看不到天衣重裙的菩薩,只能修法來沉澱一天下來鬧哄哄的心靈。
放假時,我喜歡爬山林步道,步道終點就是名寺古剎,常常看到僧眾引導遊客參拜,還記得一個晴朗的下午,如往常一樣脫鞋入大殿參拜,把登山杖「暫放」在門邊,未料竟傳來喝斥聲:「請不要亂放好嗎!!」抬頭一看,是一位出家眾,我連忙道歉「對不起!我馬上拿走,真是對不起!」我退到一旁,發現這位僧人正在接待正裝的貴賓,態度和藹可親,笑容滿面,了然於心的我找個地方休息之後,心想:「這也太大小眼了吧,佛陀的教義不是應該平等視眾嗎?」
我在當下念頭四起:「不公平!」、「出家人態度真差!」、「要是我穿LV,手拿香奈兒,他應該也會對我畢恭畢敬。」自以為是當起了評判家,不自覺掉入人我執著的陷阱,如今想來真是可笑,我認為我修行的功力不僅零分,還高傲自大的評判別人,離「寵辱不驚」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仍然需要精進修持,反觀自省。
眾所皆知,煩惱即是菩提,當代法王蓮生活佛 講述密宗道次第廣論時開示:「煩惱糞是生佛法之所必須,大便就是黃金。」(恭敬節錄) 師佛更進一步講述:「以前農業社會用大便灌溉的青菜很嫩很好吃,但當今用化學肥料長成的青菜不如以前好吃。」養成菩提果,得要煩惱糞去灌溉才行。
過去覺得修行有成,有德之人才配得上「菩薩善知識」的稱號,但現實生活中,佛菩薩往往以非預期的化身來到我們的身邊,他可能是愛打小報告的同事、推諉責任的上司、愛碎碎念的長輩、與我們意見相左爭吵不休的伴侶、傷害我們的人…生活中有太多人都是菩薩的化身,教我們動心忍性端坐蓮花之上,考驗每一個念頭的生起幻滅;教我們無生法忍,解脫自在;教我們捨棄雞腸鳥肚,胸懷日月山河。總的來說,修行沒有眾生實在難以成就,「感恩眾生」實在是太重要了。
清淨的念頭來自「轉化」的心力,也許無法「瞬間」放下,但「反省」是必要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但要常想「一二」,往好處想,往光明面想,如同練肌肉一樣,每天要「鍛鍊」才會結實,念頭也是如此,每天要修法沉澱,聞道思維修持,星光熠熠的光輝自然長駐於心,遇到境界考驗時,才有智慧安住心靈,自然而然地,我們已經走在解脫的道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