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敬禮傳承祖師,敬禮了鳴和尚、敬禮薩迦證空上師、敬禮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敬禮吐登達爾吉上師。我們敬禮壇城三寶,敬禮今天同修的本尊「西方極樂世界教主 阿彌陀如來」。師母、丹增嘉措、吐登悉地、吐登卡瑪、各位上師、教授師、法師、講師、助教、堂主以及各位同門,還有網路上的同門。大家晚安、大家好!(聖尊以各國語問候大眾)。
往生極樂 不能少善根 一心不亂念佛
今天晚上我們修「阿彌陀佛」本尊法。阿彌陀佛有祂的殊勝的地方,特別是祂的淨土,是十方諸佛出廣長舌相讚嘆「西方極樂世界」。《楞嚴經》是在「給孤獨園」講的;《阿彌陀經》也是在給孤獨園講的,這個都是「大乘」的經典。到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有二個特別要注意的:第一個、不能少善根,你必須要有好的根器。也就是在娑婆世界,你所做的、所行的、所想的,善必須要增長;惡必須要消滅。這是第一個要去的一個根本。
第二個、就是說到西方極的世界要「一心不亂」地念佛。其實一心不亂就很困難,一心不亂就是禪定,就是「定」。你能夠念佛,始終念佛,不是散念;而是不散亂的念佛,沒有散亂的念佛,那個才算!
天上打雷驚 嚇喊阿彌陀佛
以前有一個故事:一個老太婆唸佛,每天唸、唸、唸 ……。有一天,天上打了一個雷,「咚隆 ——」,她嚇了一跳,唸了一句:「阿彌陀佛!」。經過上天的審查,說唸了那麼多的佛,就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真的 (笑);其他的全部都是空心的,每一句阿彌陀佛都屬於散唸,沒有一個真實。只有打雷之後,嚇到喊出來的阿彌陀佛,那一句才是真的,她這樣也能夠往生 (笑)。這是以前聽來的。
唱誦南摩阿彌陀佛
平時我們念佛有四字佛、還有六字的佛,很多的唱唸「阿彌陀佛」。以前在「佛教蓮社」,他是唸四字佛(師尊唱誦):「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這是四字佛。唸六字佛:「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南摩阿彌陀佛。」—— 這是六字佛。還有唸別種的調子的非常多:「南—摩—阿—彌—陀—佛—阿—」(慢板)—— 七字佛(鼓掌)。好多種唸法!
唸佛最主要還是「一心不亂」,就能夠往生到佛國淨土。「不可以少善根」—— 就是說你這一生當中沒有什麼惡業,你做了很多的善業,那就可以到西方淨土,就這二個條件。應該是最簡單的,就是佛教裡面最重要的「方便法」;密教是比較困難一點。
笑笑人生
講幾個笑話吧!
妹妹被媽媽修理,哭得好慘,就走去找爸爸投訴。妹妹講:「如果有人打你的女兒,你怎麼辦?」
爸爸講:「誰打我的女兒,我就打他的女兒。」女兒聽了,哭得更傷心。
有的時候是單打。爸爸說:誰打我的女兒,我就打他的女兒,就變成雙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一個女的病患,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叫護士:「哎呀誰啊!過來幫我把空調關一下,太冷了!」
護士回答:「好。」
女病患又叫護士:「護士,我現在又有一點熱了,妳過來再幫我開一下吧!」
護士回答:「嗯,好!」
女病患講:「這空調溫度還是太低了,妳還是把我關掉吧!」
護士也回答:「好!」
女病患講:「不行、不行!還是太熱了,妳還是給我把空調開了吧!」
護士回答:「嗯,好!」
護士走出門外以後,又碰到女病患的男朋友。這位男士向護士道歉:「我的女朋友真的事有點多喔!」
護士講:「沒事啦!反正我們醫院也沒有空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記得我有一次是這樣的:坐在一架巴士上面,突然間感覺到冷,就把空調關起來。等一下又感覺到熱,又把空調打開。等一下又感覺到冷,又把空調關起來。一下子冷、一下子熱,你們有經歷過嗎?我是經歷過這種事情,一下子感覺到很冷;一下子感覺很熱。今天本來是昏昏欲睡,實在是很疲倦,在法座上本來是想好好的睡一覺。閉著眼睛,結果沒有睡覺。我今天沒有睡覺,你們看了有睡覺嗎 (笑)?明明是很累的,今天晚上很累的。坐這個法座應該是要睡覺的,結果沒有睡覺。沒有睡覺,「蓮緒」還來叫我,叫我張開眼睛。其實我什麼都知道。我說沒有睡覺你也來吵我!?我真的睡著了,你又不吵我(笑)。這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的病患跟護士講:「妳扎針痛不痛?我最怕打針。」
護士回答:「放心吧!我都做了這麼久的護士,是很有經驗的。」
病患講:「不痛就行了。」
結果護士打針一扎下去,病患痛得哀哀叫:「怎麼這麼痛!妳不是講說很多年的經驗,怎麼這麼痛呢?」
護士講:「對啊!我是說打了這麼多年的針,沒有一個是不痛的。」
我就很奇怪,為什麼中醫的針灸扎了不會痛,什麼原因呢?中醫針灸它不會痛。為什麼西醫的就一定痛;中醫的針為什麼不痛?是不是西醫的針比較粗;中醫的針比較細?我搞不清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個農村的家裡,家裡的人都說:「小明長得很醜。」就讓我去稻田裡面當稻草人。」結果不僅把小鳥嚇走了,甚至還有幾隻小鳥趕快把稻穀再送了回來。
不太可能的事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 持蓮花童子心咒多少遍 才能預知自己死期?
我們進入主題「你問我答」。台灣「蓮花昌憲」問的。
師尊佛安吉祥:弟子祈請 師佛,請佛住世說法,佛體吉祥安康,不入涅槃。恭讀 師佛文集第 150 冊《神鬼大驚奇 · 正邪交戰》文章所描述的死亡之神。佛有十大稱號,其中一個名號「善逝」。再看到師尊在《咒的魔力》有開示,上師心咒是很好的,只要誦滿十萬遍,所求善願皆得成就。要持「蓮花童子心咒」多少遍,才能得知自己死期?讓弟子們可以提早做準備,恭請 師佛開示。
A 平時唸佛持咒誦經修法
行善積德 就是為臨終做準備
他是想知道他什麼時候會死?要提早做準備。要請我開示,要持蓮花童子心咒多少遍?才能得知自己死期。讓弟子們可以提早做準備,恭請 師佛開示。
這問題嚴重!佛不是講「無常」嘛,無常是沒有常態的。知道自己死期,什麼時候會死?你自己本身修行證量夠了,祂來告訴你;或者你自己知道。我們平時不用準備要死不死,你根本不用準備啊!你準備什麼?有什麼好準備的?因為這是無常啊!有時候準備來不及啊!
我不是講過一個孤獨老人嗎?人家問他:「你一個老人,你為什麼不找一個伴?到時候也有人照顧,譬如你暈倒了。」老人回答:「我暈倒了還會醒過來,那就沒事了。」這個人又問他:「你旁邊都沒有人,你暈倒了,如果沒有醒過來?」「沒有醒過來,那更沒有事。」沒有醒過來,也就沒有什麼事了,還有什麼事?還要準備什麼?真的是不用準備。
萬般帶不走 只有業隨身
你說師尊的死期到了,我準備什麼?哪還要準備?你平時所做的就是準備啊!你的時候到了,你還準備什麼?你身上要帶金、帶銀啊?沒有用了!你要做什麼?我們根本不準備的!說寫遺囑,寫遺囑也是多餘的。死了,什麼事都沒有了,還要準備什麼?你平時所作所為的就是準備。到時候你只有「業」帶著走,其他就沒有了。善業、惡業帶著走,其他什麼都沒有。死不用準備,那是無常。你看「緬甸」大地震,準備都來不及啊!走就走了,死了就死了。無常!你平時所做的就是準備。
平時唸佛持咒修法行善 就是準備
提早做準備?我現在反問台灣的蓮花昌憲,你準備什麼?身上帶美金(笑),沒用了!還是先穿好衣服再準備走?沒用的!你平時唸佛、唸咒、唸經,就是準備了嘛;平時修法就是準備了;你平時行善,你就是準備了。你還準備什麼?
無常猝不及防
那個「巴拿馬寶華同修會」的「燕芬師姐」妳站起來,麥克風給她。妳講妳女兒的事情,簡短的講一下。(燕芬師姐:我女兒她突然發燒,然後就昏迷不醒,很短的時間內就往生了。) 她幾歲?(19歲。) 在學校嗎?(不是。她是在外面跟朋友一起玩,回學校宿舍的路上,她就突然說不舒服。)
第一個跟大家講:這個就是無常。很健康的,跟同學在玩,突然間就頭暈啦!(對!有些嘔吐這樣子。) 然後就走了,19 歲。然後,妳女兒是在中國,對不對?(對!她回國讀書了。就是去年參加了師尊的八十歲大壽的時候,她就從這裡回中國讀書。) 回中國讀書,在中國發生的。
那麼,妳去中國看她的時候,妳在飛機上看到什麼?(我在飛機上修法,然後她跟我一起在修法,我看到師尊的法身,還有很多的佛菩薩在放光加持。) 你女兒本身她的靈識已經出來了,她在飛機上安慰妳 (對!)。好吧!請坐。(謝謝 師尊。)
盧師尊與諸佛菩薩放光加持
這就是無常!跟同學出去玩,然後玩得很開心,頭暈、嘔吐然後就走了,就是這樣子。你說準備什麼?沒得準備!但是,她在飛機上要去看她女兒的時候,她女兒 (靈識) 已經在飛機上,跟她在一起。世事無常!
你看緬甸大地震死的,他們根本來不及想。一震,他們就回去,沒得準備的。平時所作所為就是準備。這條路也是每一個人都要走的,沒有一個例外。
盧師尊七十九歲示疾
像師尊本來七十九歲就要走的。我今天中午跟大家講:我七十九歲以前,我從來沒有承認過一句「老」字,沒有講過一句「老」字。七十九歲以後,天天在講「老」字,天天說自己老。怎麼會這樣?七十九歲的時候碰到一個醫生,他給我換藥,那一年就完全不好過。每天都在反反覆覆,一大堆的毛病一直出來。他給我換藥,一大堆毛病一直出來。
我這個人是這樣的,只有人家告我;我不會告人家。因為我是修行人,我不會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別人身上,我不會告人家。那個醫生給我換藥換錯了,讓我七十九歲非常的難受,從此以後身體變差。七十九歲、八十、八十一,身體就變差了。七十九歲以前,我身體一直都很強壯;七十九歲以後再也不敢講。
維摩詰大士放大圓淨光
我講《維摩詰經》。有一天晚上,「維摩詰」出現在我面前。祂放了一個圓形的光,很光亮、很光亮的光。祂跟我講,祂說:「盧師尊你只要走進這個光裡面,你就回到本地了。」我知道什麼意思?你就離開人間,回到摩訶雙蓮池去了。祂問我:「你在世間上,你還有什麼留戀的嗎?」我說:「沒有!放下。」「你對於你的身邊的人、對於你的財物、汽車、房子還有留戀嗎?」我說:「沒有!放下了。」「你對於周邊的人還有什麼留戀的嗎?」我說:「沒有了!」「你還想要再繼續活在世界上,有這個這樣的想法嗎?」我說:「沒有!」「好!那你就走進這個光裡面。」
盧師尊不捨師母 寧可我哭!
這時候我才想起:哎呀!第二天早上師母來叫我起床的時候,她看到我躺在床上的,我已經不能動了,而且沒有呼吸了。師母是從來不哭的,但我知道她會變成一個很孤獨的老婦人。她已經是坐輪椅,每天推著車來叫我起床。我已經躺直了在床上,我能夠忍得這個心嗎?讓她一個生病的老人…?所以我說:「寧可我哭!寧可我哭!(師尊哽咽哭泣。)」維摩詰祂就把那個光收走了。我在想:寧可我哭!
金母與彌陀為盧師尊延壽
七十九歲以後,身體就變差;七十九歲以前,我一直認為我很健康。現在已經走到八十一,本來我七十九歲是會走的。所以,瑤池金母跟阿彌陀佛祂幫我延(壽)。瑤池金母說:「讓你延三年。」阿彌陀佛說:「讓你延五年。」到底是三年還是五年?不管是三年、五年,我還是一定會走;師母也一定會走。我是希望她先走,我來哭;不要我先走,她哭。就是因為這樣,我才再留下來。
情深意重 寧可我哭 不要她哭
哎!平時所做的,當然有善、有惡。生死之事置之度外,我們行者生死不管。只是我先走,我害怕師母一個人拖著她的病軀,度她的晚年,不太好!所以我講:「寧可我哭,我不要她哭。」這也是一段過去。
那一天真的是可以走。第二天,我早上清醒的時候,身子也差一點不能動。為什麼?低血糖 —— 血糖變得非常的低。你知道低血糖昏迷,那是會死的。低血糖昏迷了,他醒不過來就走了!當我眼睛張開的時候,身體是不能動的。我的身邊經常準備著一瓶「Ensure (安素)」,你知道「Ensure」?就是那個含有很多營養的水。我身體不能動,但是我拿的那個水打開,喝了那個水,躺在床上一陣子,我才能夠動,全身沒有力了。那個死就是低血糖昏迷死亡。
談及金母 母親 師母 盧師尊皆流淚
生死不算什麼!回到「摩訶雙蓮池」最重要,真的!也不用準備什麼,你平時的所作所為就是準備了。每次談到師母,有時候只會流淚;還有談到瑤池金母,我也會流淚;談到自己的母親,我也會流淚。就是彼此之間大家都有一種感情在。對人間沒有什麼好留戀的,只剩下一個「情」字,一個感情的情字。另外,還有對所有的同門也是一個情字,彼此牽纏。
善業 惡業 無記業
所以提早準備,沒有什麼好提早準備的?你就是平時所作所為,只有「業」隨身,只有你的業跟著你走。業 —— 佛教裡面講的業就是善業、惡業,還有另外一個是「無記業」。無記業是不關係到善惡的,那是「無記」。

〈卷第一〉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佛告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阿難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難: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舍衛城國王供齋世尊
我們講《楞嚴經》。
「佛告阿難:是諸比丘,適來從我室羅筏城,循乞摶食,歸祇陀林。我已宿齋。汝觀比丘,一人食時,諸人飽不?」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現在在座的很多的比丘 —— 就是出家修行人。「適來從我室羅筏城。」—— 他們跟我到「舍衛城」,「室羅筏城」就是舍衛城。「循乞摶食。」那個時候,他們舍衛城的國王供齋給釋迦牟尼佛跟所有的菩薩;還有舍衛城裡面所有的長者也供齋,請釋迦牟尼佛僧團的阿羅漢、菩薩,他們供齋。
「循乞摶食。」就是他們供齋。什麼叫做「摶食」呢?用手抓。在印度吃飯,他們不用筷子,也沒有刀叉;現在可能有改變。古時候的印度是用手去拿東西來吃,並沒有用筷子,也沒有用刀叉,只是用手抓。
手捏青稞粉 沾著醬料吃
我記得我去跟藏人在一起生活的時候,他們吃「糌粑」。吃糌粑的時候是用茶跟糖、還有「青稞粉」。用手抓青稞粉,把它捏,然後沾著一些醬料,就用手抓吃著,也不用筷子。
西藏印度習俗文化相關連
西藏的文字跟中國的文字是不一樣。它是當時「松贊干布」的一個大臣,他喜歡語文,就派他到印度 ——「天竺」學習梵文。回來以後就創造了西藏的文字。松贊干布時代,派一個大臣去學語文回來。藏人的習俗、文化有一些是從印度那邊過來的。所以文字、語言,還有吃飯的習慣 —— 用手抓。所謂「摶食」就是把飯抓成一團一團的,吞到肚子裡面去。
只有一個人吃飯 其他人會飽嗎?
現在大家吃飽了,都回到「祇陀林」,就是「給孤獨園」了。「我已宿齋。」——我們已經都吃過飯了。現在祂問阿難:「阿難尊者,你看比丘一個人吃的時候,所有的人飽不飽?」一個人吃,其他的人就飽了嗎?釋迦牟尼佛問。
身軀各異 一人吃飯 其他人不會飽
「阿難答言 :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諸比丘,雖阿羅漢,軀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阿難尊者回答:「不可能的事情,釋迦牟尼佛啊!為什麼呢?因為每一個比丘雖然都是阿羅漢,但他每一個人有每個人的身體。一個人吃,眾人不會飽的。」大家一起吃,大家一起飽。一個人吃,只是一個人飽,其他的人不會飽的。他們這些比丘雖然是阿羅漢,但是「軀命不同」——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個人的身體。「云何一人能令眾飽?」—— 一個人吃飯,旁邊的人在看,旁邊的人不會飽,只是吃飯那個人會飽而已。
佛陀覺行圓滿 菩薩自度度他
阿羅漢本身來講就有神通。佛陀時代,你知道十大弟子就是十個阿羅漢。另外,祂常常講還有五百阿羅漢。在佛陀時代,證得阿羅漢的弟子非常的多。在「四聖界」,阿羅漢的地位當然是最小的聖果。像「佛、菩薩、緣覺、阿羅漢」祂有祂的分別:佛是覺行都圓滿,一切都非常圓滿就是佛。菩薩祂是屬於「大乘」菩薩,祂不只救自己,也救眾生,那就是菩薩。
緣覺依緣起悟 阿羅漢重自修
另外一個叫「緣覺」。祂沒有老師,但是祂看到閃電,祂就開悟了,這個是屬於緣覺。看到落花,祂領悟到落花了,這個落下了的花,它不會再長,不會再開,祂有領悟到。看到飛葉,葉子掉下來了,葉子不可能再飛回樹上,再黏在樹枝上面,祂用這個道理去想,祂開悟了。看到落花、落葉、看到閃電、跌一跤、或者是 ……,祂們的悟境不一樣。
像「虛雲老和尚」就是因為祂拿杯子去裝茶吧!他們講說是裝茶。然後喝茶的時候,手一滑,杯子掉到地上,杯子碎掉了,祂這樣子就領悟。這個沒有師父、沒有佛住世的時候,你能夠依照因緣而去開悟的,這個叫做緣覺,這是屬於第三等。阿羅漢是屬於聖眾當中的第四等,比較沒有度眾生,比較注重自己本身獨自的修行,這個叫做阿羅漢。
「雖阿羅漢,軀命不同。」—— 就是每一個人的身體都不一樣,不可能這個阿羅漢吃飽了,所有阿羅漢全部肚子都飽。
眼睛在身上 心卻在外面嗎?
「佛告阿難:」—— 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若汝覺了知見之心,實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則心所知,身不能覺。覺在身際,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羅綿手,汝眼見時,心分別不?」釋迦牟尼佛講:你現在講所謂「心」是在外面,知見之心是在外面。心在裡面已經被釋迦牟尼佛否決掉了,心不在你的身上啊!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你說你的心是在外面,眼睛是在身上,但是你心是在外面 ——「實在身外」。這個身心就是不一樣,兩個不相干的。
身與心是不相干的
「則心所知,身不能覺。」—— 你心裡知道很多事情,知道這個阿羅漢已經吃飽了,但是你身體沒有感覺到飽啊!兩個是不相干的,身跟心是不相干的。「則心所知,身不能覺。」—— 你心裡知道這個阿羅漢有吃過飯,但是你自己的身體不能感覺到你都吃過飯了 ——「身不能覺」。
身體有感覺 心卻不能知
「覺在身際,心不能知。」—— 感覺是在身,你自己的身體你有感覺,但是你的心不知道。我現在用我的手給你看,釋迦牟尼佛伸出祂的手。祂的手像什麼?「兜羅綿手」。什麼叫兜羅綿手?在印度他們有一種布叫做兜羅綿,這種布非常的柔軟,這表示釋迦牟尼佛的手不是粗糙的,不是很粗、很硬。很粗像工人的手,工人的手大部分青筋暴起,很硬的。釋迦牟尼佛手是很柔軟,就像那個布一樣這麼柔軟。
眼可見物 卻不能覺受
「汝眼見時,心分別不?」—— 你眼睛看到了釋迦牟尼佛的手,有什麼感覺?祂意思是這樣子講。你看到釋迦牟尼佛的手很柔軟,很柔軟就變成「Spaghetti hand」。
Spaghetti就是義大利麵,很柔軟。Spaghetti hand 是這樣子的,佛青跟佛奇小的時候,我們把他們送到去學武功。老師就罵他們:你們的手學武功出拳。他說:Spaghetti hand。Spaghetti hand 就是手伸出來,像是 Spaghetti 一樣這樣柔軟,這是不行的啦!出拳一定要有力,要有它的力道,練武功一定要這樣子,出拳要有力。好像中國有一種武功叫做「綿掌」。綿掌就是 Spaghetti hand。但是它一打到身上很厲害,看起來很柔,但是一打到身上變成很有力,那個叫做綿掌。
心若在身外 應不知肚子餓
阿難回答:「是的!世尊。」「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尊者。「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應知,汝言覺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無有是處。」—— 你說你的心是在外面,不是在你的身體裡面;是在身體的外面。但這樣心跟身分離了。肚子餓,心也沒有感覺到。如果在外面的話,不感覺到自己身體裡面肚子餓。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到底心在哪裡?心在裡面,但是你沒有看到自己的五臟六腑。心在外面,你雖然看到人家吃飯,你自己身體也不會飽啊!所以,心也不是在外面。你說你的心住在你的身體外面,無有是處,一點用處都沒有。
心不在身內 也不在身外
這一段就是講說:「心」它不是住在你身體裡面,因為你身體裡面找不到心;也不是住在外面。因為住在外面,身、心分離,心不知道自己身體裡面飽不飽。你必須知道自己身體飽,吃飽了沒?所以,身、心不可能分開的。佛陀又這樣子講:住在裡面也不對!住在外面也不對!那怎樣才是對呢?大家就想一想,其實非常難想。真的!
你看師尊有時候坐在法座上,然後釣魚。上個禮拜我釣得很厲害,差一點跌下來,真的是睡著啊!今天沒有釣魚,你 (蓮緒法師) 來叫我。我說:「我根本清醒的,你來叫我幹什麼?」我真的釣魚快要掉下去了,你又不叫我 (笑)。
心若在身內 卻不見五臟六腑
這一本經講這些邏輯:講心在哪裡?就讓你去想:我心在我身體裡面,但你看到你的內臟嗎?看不到啊!
我今天看到一封信,有一個以前的上師,他的肝臟好像自己感覺到有什麼不對,去檢查一下,原來是癌症末期。以前的一個上師癌症末期,就是你沒有辦法知道。奇怪肝臟這個東西,有癌症它也沒感覺,等到感覺到很不舒服的時候去檢查,已經是末期。他一封信來就希望師尊接引他回到摩訶雙蓮池。醫生跟他講:你只剩下三個月到半年的生命而已。要跟他動手術?醫生說不用動手術,已經沒救了。他寫了一封信來。所以有時候不知道自己到底怎麼回事?要去檢查才知道。
因為你的心沒有辦法觀察到你的五臟六腑。誰能看到自己的腎?誰能看到自己的肝?誰能看到自己的心?有誰呢?所以心不在內,祂用這個來證明心不在內。心也不在外,因為如果身體跟心分開了,你身體肚子餓了,心也沒有感覺到啊!祂是講身不應該在外面,你會感覺到自己肚子餓。再來的這個「論」非常難講,我實在也搞不太清楚。真的!這比喻實在是太差了。
心是找不到的
「達摩祖師」很厲害啊!「神光」去見達摩,神光講:「我心不安。」達摩跟他講:「你心拿來,我給你安。」他說:「我怎麼找都找不到我自己的心。」達摩就講:「我已經幫你安心了。」你找不到心,這答案就已經在這裡了。
心在眼根裡面嗎?
再來釋迦牟尼佛跟阿難講這個心很囉嗦的。講了一大段的經文,還是在講他的心。現在又要講心跟眼是合一的,再來這一段就是講說他這個心是在眼根裡面,在眼睛的根裡面。真是很難解釋欸,很難看得懂。
笑笑人生
爸爸跟小明聊天,媽媽在旁邊看。談到激烈的時候,小明讓媽媽幫他,爸爸高興的講:「那是我的老婆,她會幫我的。」
小明斜了爸爸一眼:「我跟媽媽是有血緣的關係,你們兩個不過是男女關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陪老婆逛商場,超級市場門口剛好有一個賣手錶的。老婆當時就走到去看一看手錶,挑中了一個非常小巧秀氣的進口的高級手錶,要一萬多塊美金。先生的心當時就在滴血,趕緊勸她:「老婆!這個錶真太細了,妳的眼睛又不好。」
老婆打斷先生的話,講:「這有什麼關係?我只是要別人的眼睛好就可以了!」
戴名貴的手錶是要給別人看,不是給自己看。這跟心有關喔!她戴名貴的手錶是給別人看,不是給自己看。
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