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練習曲 [上] (文 / 蓮花以琳)

年少時期,我特別喜愛香港歌手陳奕迅與作詞人林夕的作品,其中我最喜歡一首「愛情轉移」,以下為歌詞:

 

作詞:林夕/ 作曲:Christopher Chak

徘徊過多少櫥窗 住過多少旅館 才會覺得分離也並不冤枉

感情是用來瀏覽 還是用來珍藏 好讓日子天天都過得難忘

熬過了多久患難 濕了多長眼眶 才能知道傷感是愛的遺產

流浪幾張雙人床 換過幾次信仰 才讓戒指義無反顧的交換

把一個人的溫暖 轉移到另一個的胸膛 讓上次犯的錯反省出夢想

每個人都是這樣 享受過提心吊膽 才拒絕做愛情待罪的羔羊

回憶是抓不到的月光握緊就變黑暗 等虛假的背影消失於晴朗

陽光在身上流轉 等所有業障被原諒

愛情不停站 想開往地老天荒 需要多勇敢

你不要失望 蕩氣迴腸是為了 最美的平凡

(歌詞部分節錄)

 

這首歌主要描述人經歷多段感情,從懵懂無知到箇中滋味,覺悟感情百種面貌的一個過程。「轉移」代表的是心態上的轉化與經歷的變遷,在愛情的修羅場,有人難過懦弱學不會灑脫,但也有人細水長流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不管是幸福或者受苦,當下每一個揀擇都成就了每個人獨特的樣貌。歌詞描述的是小愛,很多人認為小愛是「小乘」與「自我滿足」,但不可否認大部分的「愛」都是由小愛初發,唯有自我覺醒,小愛才有化為大愛的可能。

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 曾開示:

如果「愛」,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不會有這麼多迷惑的眾生!

因為「愛」,是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溫柔的渴望,所以珍貴脆弱!

然而「愛」,要超越小小的自我並愛上敵人,需要智慧與方法!

「愛」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愛」需要練習。如何把小愛化大愛是有步驟的。達賴喇嘛的著作「真愛無限」裡運用西藏佛教教法「菩提道次第」的概念,引導大眾擴大「愛的範圍」。以下分享書中提及的七個修行階段:

第一階段:認識朋友並落實平等心,盡量對所有人產生正面的態度。

第二階段:發自內心對他人感恩,對別人的佈施感恩,即使別人並不是有心施恩給你。

第三階段:力行報恩,回饋別人的好,發揮無畏的精神幫助別人得到快樂。

第四階段:理解痛苦,培養同理心,感同身受他人所受之苦,學習愛別人。

第五階段:以慈悲心對待眾生,胸懷強烈深刻的心念,希望眾生離苦得樂。

第六階段:全心投入,獨立擔當所有責任,以利他為己任,度己度人。

第七階段:追求利他的證悟,把對眾生平等的愛和慈悲提升到證悟的最高層次。

                                                                                                                                                        待續…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