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難者的光明:從耶穌復活節看師佛示疾 (文 / 釋蓮屹)

 

近來,師佛佛體抱恙,身受濕疹之苦,日夜不得安寧。

眾多弟子憂心忡忡,紛紛購買各式藥膏、乳液與保健品,盼能減輕 師佛之苦。如此親切入微的關懷與愛護,令人深受感動,宛如至親至愛。

宗委會亦發起共修活動,祈請瑤池金母加持守護,集合全球道場與弟子的願力,齊心迴向:「永離病苦、無病安樂、健康長壽自在、請佛住世」。

其實,在我得知消息的當下,亦是滿懷憂慮,遂詢問 師佛「法身」之濕疹狀況。法身當下回應道:「無代誌」、「無要緊」!

師佛的簡單回應,卻使我深深省思:

此病非業障現前,而是為代眾生受報,是願力的顯現與承擔。

尤感奇妙者,此示疾之時,正值耶穌受難與復活之節期。耶穌,正是 師尊所尊奉之咕嚕。當年祂為救眾生,甘願承受身心之極刑:

祂遭鞭笞、被辱罵、戴上荊棘冠冕,背負沉重十字架,步履維艱地走上髑髏山;最終雙手雙足釘於十字架上,臨終之際仍被長矛刺穿胸膛。

耶穌大可動用神力赦免世人之罪,卻選擇親身受苦。因祂深知:若眾生不曾歷經痛苦與懺悔,便難從無明中醒覺。祂以人身受苦,是因大愛無私,亦是為樹立永恆的典範。

無數眾生因此而覺醒。祂身行菩薩道,忍辱負重,以身示法,誓作千古明燈,引導眾生走向光明與解脫之道。

古今中外,無幾人能與耶穌所經歷之苦相比。

 

那麼,從 師佛所顯之苦難中,

我們應當學會什麼?

若此為師佛自選之「苦行示現」,則並非我等能以凡情妄求止息之事。

           一切皆由師佛自決,因祂所行,皆合於佛心,契於法界。

弟子們應當如何觀行?

並非我對師尊毫無擔憂,而是我選擇對祂具足信心。真正令人憂心的,是那些在師佛示疾之際惶惶不安、失卻正念、無法信賴法界自然運行的弟子們。他們彷彿在一夕之間,失去了可以依靠的支柱。

《維摩詰經·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中,維摩詰言:「從癡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若真欲 師佛康復,我等應當先懺悔自身業障,再修諸善法,然後將功德回向師佛。

我們時常違犯戒律而不自知,不但損己福報,更使上師代為承受業報,負擔諸多病苦與困厄。故懺悔為首要之道。

其後,印經布法、興建佛塔、護持道場、放生救命、濟助貧苦,累積無量功德,方堪回向予師佛。

眾生若安,師佛方得安;師佛安,佛法才能久住世間。讓我們珍惜這一次殊勝的示現,視之為「無上法緣」,是 師佛在「加持」我們,令我們加速解脫與成就。

若我們只是一味煩惱、僅知祈求,卻不自省當行之責任,那便辜負了 師佛的用心與慈悲。願我等不僅因愛師之情而動,更能從菩薩本願出發,在行住坐臥間,時時懷抱正念,懺悔己罪,廣行善業。

若 師佛的疾病速速痊癒,意味著祂已圓滿自身大願與示疾目的,這將是極其殊勝之事!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