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9日「互動就是力量」第 473集 - 西方淨土會因人而異嗎?

 

Q1 西方淨土會因人而異嗎?

我們現在進入主題「你問我答」,Australia 「蓮花韶豐」問的。

一心頂禮 師尊佛安,請佛住世。問題一: 師尊近期有開示西方淨土就在我們自己的心。弟子可不可以理解成:1、行者是以《阿彌陀經》作爲藍圖來建造與相應自己的西方淨土?2、每個行者的西方淨土是獨一無二的,而且非「真佛宗」行者的西方淨土,是沒有「摩訶雙蓮池」的?

 

A1 西方淨土確實有摩訶雙蓮池

不可少善根 念佛一心不亂 就能到

行者是以《阿彌陀經》作爲藍圖來建造與相應自己的西方淨土?每個行者的西方淨土是獨一無二的,而且非「真佛宗」行者的西方淨土,是沒有「摩訶雙蓮池」的?」他的問題也是很奇怪,我看了都覺得很奇怪。因為我所知道的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定有摩訶雙蓮池的。西方極樂世界不只是一個土,是四個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只有一個。「常寂光土」,「法身佛」在常寂光土;「報身佛」在「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應身佛」在「凡聖同居土」。你要知道你指的是哪一個土?因為淨土有分階層,法身佛在常寂光土;報身佛在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應身佛在凡聖同居土。什麼叫凡聖同居土?凡夫跟聖人在一起居住的土,叫做凡聖同居土。

 

不可以少善根 念佛一心不亂

那是最基本的:一、不可以少善根到極樂世界,一定是善根器;第二、要一心不亂的念佛,一心不亂的念佛,一心不亂就是禪定了。所以先到凡聖同居土,然後慢慢…,因為你在那裡修行,修「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你修成了,才能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最高的成就,你照樣可以成佛。

 

彌陀大法是最大的法

你已經見到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可以看到佛,不管顯、密都是一樣。所以「彌陀大法」是最大的法。阿彌陀佛的這個法,往生西方淨土。「西方淨土就在我們的心」這句話當然是沒有錯,就是教你心以觀想、持咒、念佛,種種的方法到西方極樂世界。所謂「淨土宗」裡面有《無量壽經》、《佛說阿彌陀經》,另外還有《十六觀經》,就是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有十六種的觀想。另外,還有念「往生咒」。「三經一咒」是淨土宗的寶典,那是最好的方便方法。

 

 

 

西方淨土確實有摩訶雙蓮池

七寶池 八功德水 蓮花大如車輪

「建造與自己相應的西方淨土,是《阿彌陀經》作為藍圖來建造?」不用建造,它已經建造好了!你用你的心去觀想,你就能夠去。觀想、持咒、念佛,就能夠一心不亂,就能夠到西方淨土。

「非真佛宗行者的西方淨土是沒有摩訶雙蓮池?」誰說沒有!?池底鋪以金沙,池面上蓮花大如車輪、八功德水,怎麼不是摩訶雙蓮池?你看《阿彌陀經》裡面有寫:蓮花大如車輪。那蓮花長在哪裡?長在八功德水上,所以怎麼會沒有摩訶雙蓮池?有!西方極樂世界。

 

自心與彌陀合一 就能到西方淨土

他講說「每個行者的西方淨土是獨一無二的。」難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西方淨土?他的語氣好像是說每一個人都用《阿彌陀經》來建造自己的西方淨土,然後去的地方就是去到自己的心。這個也有他的道理存在!不過是由本身的心跟阿彌陀佛的心合一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就可以到西方淨土。這樣聽得懂嗎(鼓掌)?有沒有摩訶雙蓮池,關你什麼事情?但是《阿彌陀經》裡面有寫,蓮花大如車輪,蓮花是長在哪裡?(笑)

 

Q2 在欲能行禪嗎?

問題二:有人說「在欲而行禪」,能入「不二法門」者,證量需在「八地菩薩」以上。八宗祖師的「龍樹菩薩」只證到初地而已,世間誰能超越龍樹?更不提比擬「文殊」與「維摩詰」了。請師尊確認這觀點是否正確?

 

A2 未離情心莫問道

      尚沉欲海勿參禪

他所問的問題二:有人說:「在欲而行禪,龍樹菩薩只證到初地而已。」這句話我從來沒有聽過,你們聽過嗎?祂是八宗之祖欸!八宗的祖師——龍樹菩薩。你們有沒有聽過這句話?龍樹菩薩只證到初地而已?誰給他講說祂只是證到初地而已!?八地菩薩才不退轉,龍樹菩薩本身就是不退轉。所以不能這樣子講!

 

欲望會遮蓋妙明真心

「在欲而行禪,能入不二法門?」有欲望還能夠行禪?等一下講《楞嚴經》裡面就談到欲望。其實欲望就是「無明」。人因為無明,有這個欲望把「妙明真心」給它掩蓋。什麼叫做生死的根本?有兩種根本!《楞嚴經》裡面也會提到有兩種根本: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一個就是妙明真心成佛的根本。這是兩種根本。因為欲望把妙明真心給它掩蓋起來。所以,因為你有欲望,哪裡能夠行什麼禪?有人說:「在欲而行禪,能入不二法門。」沒有這種屁事!(笑)

 

未離情心莫問道 尚沉欲海勿參禪

「彩虹山莊」二樓,有一位很有名的畫家他寫了一個偈,我掛在那裡。我告訴你,那是人家送給我很珍貴的。「嶺南派」的畫家,「趙少昂」寫一個偈在那裡。誰記得那個偈?掛了很久了。好!你唸。(蓮訶上師:師尊好!大家好!很多年以前,我去彩虹雷藏寺,那時候叫彩虹山莊。然後師尊就指著這幅偈讀給我,所以我就印象很深。它是這麼寫的:「未離情心莫問道,尚沉欲海勿參禪。」)沒錯!(鼓掌)

你根本還有欲,你還要參什麼禪?你參禪可以,但是參了禪進入了「一」,進入了禪定,你的欲望就會慢慢減少,那欲望就沒有了。你還在欲望裡面,還參什麼禪?你再唸一遍。(蓮訶上師:上聯是「未離情心莫問道」,下聯是「尚沉欲海勿參禪」。)你在欲海裡面,你還參什麼禪?你就參你的欲吧!你已經被無明遮住了,你還參什麼禪?

 

盧師尊是離欲尊者

所以,像師尊現在欲望很少。你說沒有欲嘛,有時候吃到好吃的東西,還會講說:「這東西真的是好吃!」還是有食的欲望。財的欲望沒有;色的欲望沒有;名的欲望沒有;睡的欲望還有一點 (笑)。財、色、名、食、睡,五個大欲望。財、色、名、食、睡,現在剩下吃東西,吃東西已經吃得很少,很多東西不能吃了。你年紀大了你就知道,少糖、少鹽、少什麼……,吃的是很淡了,青菜、豆腐,都吃得很淡。

有一次,我在 Chicago (芝加哥)。到了一個餐館,跟他講:「不要放味精、不要放鹽、不要放糖,不要加什麼添加物。」廚房說:好!端一碗清水過來。他真的端一碗清水過來。「這就是你所要的。」我們自己也覺得好笑。不要放油、不要放糖、不要放鹽、不要放味精,什麼都不要放,拜託你煮一碗湯,他就端過來 (笑)。

 

年紀大 飲食須清淡 少油少糖少鹽

你越老,什麼東西都不能吃啊!我告訴你,真的!年輕人就是亂吃,真的是。年輕的時候管它的。「這個不可以喝太多、太甜不要喝太多。」「來個五杯。」統統下去了。你老了,你就知道!年輕的時候,你糟蹋食物;老了,食物糟蹋你,你根本不能動。所以老了欲望就沒有,通通都減掉。現在只剩下能夠健康,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你能夠身體健康就是最幸福。大家知道,年輕的時候,不要自己糟蹋自己,真的。有時候自己在吃方面要小心,像「波霸奶茶」一下子來多少,吃到最後都有病。好吃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很麻煩的。

 

龍樹菩薩當然不只證到初地

龍樹菩薩當然不只是證到初地而已,祂是八宗之祖。這個觀點當然是不正確的,他說龍樹菩薩只是證到初地而已,這觀點是不正確的。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