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修行路上,行者與本尊的相遇,是誓願的呼應,更是久違的重逢。每一位密教行者啟修本尊法,無論願力深淺,心中那一縷光自與諸尊相應。這不只是信仰的追隨,而是自性深處的共鳴。久而久之,心氣與本尊相契,眉宇間流露的神韻,步履間散發的莊嚴,漸漸與本尊無二。
然而,這一世的相遇,絕非偶然。當誓願響起,記憶的河流便悄然回溯,千載前的約定浮現。或許,行者曾於天河勝景處與師佛立下下生宏願;或曾在西夏傾覆之際,與君王訂下至死不渝的誓言;或於殘垣斷壁間,護持一卷《高王觀世音經》。不知經歷多少次生滅、幾度遷轉,那份誓願從未熄滅,依舊在輪迴之流中,將行者與本尊再度相引。當誓願成為生命的核心,行者便不再只是自己,而是願力的承載者,是光明的化現。此時,他所見的世界,也隨之映現本尊的光彩,成為遍滿慈悲與智慧的剎土。
行者與本尊的相應,不只是形神的趨同,更是心念的映照。世間雖有相同名號的佛菩薩,我們所見的形象卻各不相同。這讓我明白 ——《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分身集會品〉,不僅揭示了地藏王菩薩千百億化身的妙用,更展現了法身、報身、化身的圓融無礙。而諸佛菩薩的應化,則取決於行者的心念與誓願。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你的心如何,你所召請的佛菩薩,便如你的心。
當願行深植,當誓願如磐,身心與法界相融,則佛即是我,我即是佛,光明無盡,照耀十方。地藏菩薩千百億化身,然誓願無二,無論如何顯現,皆源於清淨的自性。
不知道什麼因緣,
把你我連在了一起。
在無盡的輪迴長河,
一縷誓願交織成光。
紅蓮花童子,
願行如炬,燃盡長夜,照破無明之暗。
蓮華生大士,
金剛摧魔,願力無邊,開啟智慧之門。
咕嚕咕咧佛母,
地水火風誓願,懷愛攝召,護佑群生離怖畏。
嘎那巴底耶,
密意深玄,剎那除障,資糧無盡遍滿虛空。
地藏王菩薩,
誓願如磐,光照幽冥,誓盡苦厄不還生死。
觀世音菩薩,
悲心無限,千處祈求千處應。
紅色 ——
是四臂觀音與地藏王菩薩合一的顏色,
大悲與大願交融,普度六道,燃起無盡光明。
阿彌陀佛,
無量光輝,接引眾生歸於極樂。
紅度母,
迅捷如焰,息災救苦,普護有情離諸煩惱。
馬頭觀音,
迅疾金剛,威烈如火,雷吼震空破萬魔。
教令輪轉,誓護正法,摧碎無明噉諸惡。
然而,一身化為多身,
多身最終歸於一身。
諸佛菩薩,聖眾如潮,
皆由一念清淨而顯。
因緣顯現,隨機應化,
如千江映月,萬樹同花。
於是,整個世界,
泛起紅寶石般的光芒。
光流宛轉,如大河奔湧,
蕩盡億劫無明塵,映亮十方剎土。
那是一片願力的海,
是菩薩的誓言,
沈浸於這片光之中,
回歸自性,
回歸那不生不滅的初願。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四川峨眉、
安徽九華、浙江普陀。
然而,我獨獨具緣登上峨眉,
頂禮普賢菩薩。
我深知 ——
「行願」,是紅諸尊的光芒,
是誓願的燃燈,
是無量的承諾,
是眾生與佛陀之間,
永恆不滅的橋樑,
照徹諸世,光耀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