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7日「互動就是力量」第 476集 - 自覺覺他的涵義?

 

Q 請法王釋疑 自覺覺他的涵義?

現在這個我們談一談「你問我答」。台灣「蓮花淇淇」。

弟子蓮花淇淇跪拜頂禮,無上尊貴,最敬愛的 師尊,佛安。弟子讀第 270 冊《我所知道的佛陀》第 16 篇〈明心見性〉一文中,師尊寫到「覺行圓滿是佛」,談到如何做到覺行圓滿,弟子恭錄一段內文:

我問(指師佛):「如何覺行圓滿?」

佛陀答:「明心見性。」

(中略)

佛陀答:「明是光明,有其作用,故光明心,即明心也。」

我問:「光明心有何作用?」

佛陀答:「自覺覺他的作用。」

以前看 師尊文集或開示時,提到行者應該發菩提心,要自覺覺他,自己覺悟了也要幫助眾生覺悟,這樣才能覺行圓滿。對此,弟子的解讀是,我們在產生出離心修行時,就要發願自覺覺他,並去實踐,直到成佛。而在這篇文章中,提到:明心的作用是「自覺覺他」。似乎與前述弟子的認知不同。(師尊:你認知不同,我認知是相同。)對於這篇,弟子解讀是已經認取佛性後,依佛性而自然產生了自覺覺他的作用性。也就是已經成佛然後化身來度眾生。也就是說,在措辭上雖然都是「自覺覺他」,但涵義有所不同呢?弟子叩請師尊慈悲釋疑。敬祝,佛體安康。

台灣弟子蓮花淇淇,合十敬呈

 

A 度眾三法

   國王式 同舟式 牧羊式

度眾生有三種,都是自覺覺他,三種方法是什麼方法?

       第一種自己成佛,再來化身度化眾生,這是「國王式」的救度眾生。國王,我已經成就了果位,我再來叫醒眾生,這是國王式的度化眾生,也是自覺覺他。

第二種自覺覺他,是「同船式」的,不是同在一個 bed (床),是同在一個 boat (船)。這個床跟船,我是分不太清楚,bed 跟 boat。boat 就是船嘛,對不對?bed就是床。同船共度,我們同坐在一條船上,我跟眾生一起到彼岸,這是「同舟式」的。同舟,一起成就,也是自覺覺他。

一個是「牧羊式」的,牧羊式是怎麼樣子,先把所有的羊,全部趕到了佛國去,自己最後才成就,像「地藏王菩薩」一樣,是牧羊式的,也是自覺覺他。三種方法都是一樣的。

 

三種度眾方法 都是自覺覺他

國王式的,是我已經得到果位了,我再來度眾生。二是同舟式的,同在一條船上一起成就,自覺覺他。另外就是牧羊式的,眾生全部成就,我最後一個成就,牧羊式的。三種方法都是自覺覺他。

所以在措辭上,都是自覺覺他,其實他的方式不一樣,自覺覺他的方式不同。一個是國王式的自覺覺他;一個是同舟式的自覺覺他;一個是牧羊式的自覺覺他。這樣回答應該,台灣的蓮花淇淇,應該可以知道什麼叫自覺覺他。度眾生的三個方式:國王式的、同舟式的、牧羊式的。其實都是自覺覺他。這是回答台灣蓮花淇淇問的。

 

有慈悲心感同身受 才能自覺覺他

其實,像我老、我病,我自己覺悟,但是我也知道別人老、別人病的苦。自己已經覺受到苦,知道別人也是這樣子苦,自然你產生慈悲心,可以自覺覺他。你沒有感同身受,你就不會產生慈悲心。

 

法王讚揚聖陶麗莎 天主教教宗

所以我很讚揚天主教的「聖陶麗莎」,她說:有天國我不去,我要跟所有在黑暗中的痛苦眾生在一起。她是自覺覺他。像這個教宗,剛剛過世的「方濟各」教宗,他也是在幫助眾生,他是值得敬佩的。他不執著於萬物,什麼東西他都不要,他只有一個,幫助眾生,他偉大的地方就是在這裡。

 

天主教的修行與佛教相似

天主教的修行,告訴你,跟佛教是很像的。他們也是抱著獨身主義,你說神父,他一定是獨身的;修女也是獨身的。修女就像比丘尼;神父就像比丘。他們也在修道院裡面修禪定、修禁食、修唸誦,他們也禁很多食物。佛教,出家了,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跟修女、神父,他們也一樣。

 

一樣禪定苦行 一樣自覺覺他

在修道院裡面修禪定,也一樣禁食,也一樣苦行,他們也唸誦。修行的方式雖然是不一樣,但是,他的形式都是差不多的。他們也是追求,他們願意為眾生,自己覺悟,再覺悟他人。天主教當然有分,一個是西方的天主教,就是「梵諦岡」,教宗這一部分。東方的天主教就是「東正教」,東正教跟天主教同一個根源,只是分東方的跟西方的而已。你看神父跟修女,比丘跟比丘尼,豈不是他們生活的方式都是一樣的。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