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聖尊蓮生活佛,主持「聖觀音護摩法會」暨《大佛頂首楞嚴經》第 022 講

 

〈卷第一〉

「爾時世尊。舒兜羅綿網相光手,開五輪指,誨敕阿難,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於鹿園中,為阿若多五比丘等,及汝四眾言。一切眾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

時憍陳那,起立白佛: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因悟客塵二字成果。世尊,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不遑安住。若實主人,自無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塵質搖動,虛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搖動名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佛言如是。」

 

我再講一段好了。「爾時世尊」,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舒兜羅綿網相光手」,祂把手伸出來,祂的手就像舒兜羅綿,就是印度的一種棉,很細很細最細的棉。祂的手就像那個棉那麼細,發著光。「開五輪指」,五個手指頭打開,地水火風空。「誨敕阿難」,這樣子對阿難尊者講。

 

佛陀於鹿野苑 為五比丘初轉法輪

「及諸大眾,我初成道」,我剛剛開悟的時候。「於鹿園中」,鹿園——「鹿野苑」。師尊跟幾個同門都去過鹿野苑,鹿野苑就是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的地方。離「瓦拉那西」很近,我們稱為「完了拉稀」(),在那裡,大家都拉稀。在「恒河」旁邊有一個城市,五千年以上的城市,叫做瓦拉那西。瓦拉那西旁邊有一個鹿野苑,就是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的地方。

 

眾生不成菩提 因著迷世間色相

「為阿若多五比丘等」,阿若多,第一個出家的比丘叫「憍陳如」,又翻成「憍陳那」—— 就是「阿若多」、阿若憍陳那、阿若憍陳如,五個比丘。「及汝四眾言」,就是對他們五個人講。

「一切眾生不成菩提。」,為什麼眾生不能證得到無上正等正覺,成就阿羅漢?「皆由客塵煩惱所誤。」是因為看到世間所有的色相,耽誤了,你迷在那個色相上面。「汝等當時,因何開悟,今成聖果?」釋迦牟尼佛問五比丘,問憍陳那:你是怎麼開悟的,你到底怎麼開悟的?

 

憍陳那是第一位出家比丘

「時憍陳那」,就是憍陳如。「起立白佛」,也就是說五比丘當中,第一個出家的比丘,也是第一個證得阿羅漢的。憍陳那,他站起來跟釋迦牟尼佛講:「我今長老。」,祂當然是長老,因為祂是第一個出家的,第一個出家眾,釋迦僧團第一個出家的就是憍陳那。

 

憍陳那因悟客塵 證得阿羅漢

「我今長老,於大眾中,獨得解名。」在所有的僧團裡面,獨得解名,什麼叫「解名」?也就是說,祂得到長老,而且能夠證到阿羅漢。「因悟客塵二字成果。」因為祂從「客塵」兩個字,才證得阿羅漢果。所以我不是講了嘛,你要想想我們在這娑婆世界輪迴,都是客塵,都是在人間做客。你沒有回到真正自己的家,你一直在流浪。就因為你在流浪,被外界所迷惑,你領悟到了你是在流浪,沒有回到真正的家。所以你才開悟,開悟才成果,成果才證得到阿羅漢果。因為「客塵」兩個字,你始終是流浪的客人,在輪迴當中流浪的客人,被娑婆世界所迷惑,所以不能成正果。你領悟到了,最後才成就阿羅漢。

 

流浪者是客 安住者為主

釋迦牟尼佛,譬如行人,祂在講一個比喻。「譬如行客」,好像你是旅客,一個旅客。「投宿旅亭」,住在旅館裡面。「或宿或食,食宿事畢,俶裝前途。」或吃、或住。吃了、住了完畢,你又趕快整裝再出門,再繼續流浪。「不遑安住」,你沒有辦法住下來。「若實主人自無攸住。」就是說這個飯店的主人,他不必去流浪,他就住在這個飯店裡面。

「如是思惟」,就是這樣子想。「不住名客」,你不住在這個飯店裡面,你到處走,你就是客人;住在這個飯店,就是這個飯店的主人。「以不住者,名為客義」,你是住在這裡,然後明天你又離開,那你就是客人;這個飯店的主人,他就住在這個飯店裡面,他不用離開,他是主人。

 

太陽不動是主 光明遍照是客

「又如新霽,清暘升天,光入隙中」,意思就是說早上起來的太陽,它升在空中,虛空永遠都是存在的,光是遍照的。「光入隙中」,那個光是照到任何一個地方的。「發明空中,諸有塵相」,太陽本身是不動的,但所有的光都是在動的。這個意思是,就是太陽是主人,光是客人,太陽本身不動,所有娑婆世界的通通都在動。

 

澄靜寂滅名為空 光影動搖為色塵

「虛空寂然」,這個虛空本來就很安靜的。「如是思惟」,這樣子想。「澄寂名空」,你澄清了自己,寂滅,這個叫做空。「搖動名塵」,你心中搖動,光在搖動,就是色塵。「以搖動者,名為塵義」,這個在動搖,動來動去,就是叫做色塵。

 

六道輪迴全是客 明心見性即為主

「佛言如是」,釋迦牟尼佛講,就是這樣。這是第二個比喻,第二個比喻的意思是講說,你要認清誰是主人?誰是客?我們現在在六道當中輪迴了,全部都是客。你明心見性了,開悟了,你就是主人。

他不動,他住在那個房子裡面,他沒有在流浪,就是脫離輪迴。你一直在流浪,在六道輪迴當中流浪。為什麼你流浪?因為你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你還在為名、為利、為色流浪啊!

所以才在六道裡面輪迴,為財、色、名在六道裡面輪迴。你真正找到主人了,開悟了,你就不動。不動就是開悟,就像太陽一樣,它不動,但是所有的光都在動。虛空本來就是很安靜的,那些動的都是屬於客塵、光也是屬於客塵。

 

受六賊迷惑 心便永遠流浪

憍陳如就是這樣子領悟,他才心不動。所以阿羅漢又稱「殺六賊」,殺六賊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是六賊,屬於六個賊子。它迷惑了你,所以,你心永遠在流浪。當你的心開悟了,你看到自己了,知道你不能夠在娑婆世界六道當中輪迴,那個才是無生無死的妙明真心。祂的意思就是這樣子,佛言如是,就是這樣。

 

非關手眼 心不動才是開悟

今天都沒有講笑話,我今天講的都是重點喔!我告訴你,我今天如果不講給你們聽,不用石頭跟黃金跟你做比喻,你們搞不清楚,到底什麼叫做開悟?不管你有手,沒有手,你心都不動,這個才叫開悟了。不管你有眼,沒有眼,你心不動,這個才是開悟。

 

領會無所得 明白主客之別

你要領會到無所得,什麼是主,什麼是客?所以我們現在就是過客,人間的過客。因為大家都是還在拼,拼什麼?拚錢,要賺錢;不然拚名,那些大頭病的,都在拼名啦!大頭病的)台語),都在拼名,都有病的。你看他們在爭來爭去,都是在拼名而已。在拚土地,我就是要佔領這一塊土地,在拼土地。土地本來就不動的,你也拿不走,你佔領那個地方有什麼用?但是大家都在拚啊!

為了什麼?為了一個面子,這是面子欸,這面子問題欸,那就是名。誰比較大?大國說我大,那個國說我大,小的都不敢吭氣,這是在為了一個名、為了一個錢。我不敢批評什麼,政治我不敢批評,因為批評了,就會給你戴一個帽子,就給你送走。你看「媽祖出巡」,看到那個政治,祂也趕快轉身就走,對不對?到時候媽祖也被戴上帽子就慘了。

 

嗡嘛呢唄咪吽。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