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隨風而行法自然 菩提行願到彼岸

期介紹的三本文集,分別是第 172 冊《隨風的腳步走》、第 173 冊《一夢一世界》及第 174 冊《一道彩虹》,這三冊文集均出版於 2004 年,時序已進入 盧師尊「閉關隱居」的第四年。172 與 174 兩冊被歸類於「般若哲思」,173 則歸屬於「靈異神變」系列。其實這三本文集,書名與內容幾乎就是相互呼應。

第 172 冊《隨風的腳步走》,風吹到那,腳步的足跡,就在哪裡停駐。主打的就是一份隨緣與自然。眾生總是喜歡規劃未來,期望能預知未來,但卻又總是掌握不住未來。盧師尊有宿命通,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所以眾生才會絡繹不絕的來「問事」。問事就能解決心中煩惱嗎?短期或許可以,但佛陀說「人生就是酬業」,所以又如何能真的永遠沒事、事事順心呢?正因 盧師尊深明善惡因果之道…

有人問:「蓮生活佛,你的未來將如何?」

我答:「隨風的腳步走。」

來人又問:「什麼是隨風的腳步走?」

我答:「我這隨風的腳步走,是知道無一法可取,無一法可捨,不見一法生滅相,不見一法去來相。」「講的太深了!」他說。

我說:「就算是自然二字吧!」

道家老莊思想,同樣崇尚「自然」之道。修行至極致,確實也就沒有什麼可執著,正如 盧師尊的「無事」哲學,心中無事,又何須問事呢?

第 173 冊《一夢一世界》歸屬「靈異神變」系列,顧名思義,內容皆是 盧師尊禪定神行所見所聞。雖然靈異之事在 盧師尊的書中已經屢見不鮮,但每一本新出版的靈異神變文集,還是會讓人驚訝於 盧師尊所描繪,那不可思議的玄妙所見。其所見含括六道、四聖十方法界,套一句流行語:只有你想不到,沒有 盧師尊見不到。而揭開玄妙靈異的外相,最深重的感受,或許就是因果報應分毫不爽吧!讓眾生深信因果,應該才是「靈異神變」系列文集最重要的目的。

第 174 冊《一道彩虹》。「彩虹」既是大自然恩賜的美景,亦是富含密教法義「虹光成就」的殊勝象徵。盧師尊以「彩虹」為名,同樣賦予一種明顯的寓意:「人生如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電光石火寄此生,真實又虛幻的人生啊!如一道彩虹,都是一剎那的事,都是自然的事,也都是無可奈何的事,眾生不可思議,我不可思議。」正如 盧師尊所悟,人生正如彩虹,美麗璀璨卻稍縱即逝,如果不當下行願,又到底所為何來?迷迷糊糊過一生,一切皆空,何苦呢?

靈異世界也好,美麗彩虹也罷,都是 盧師尊的「自然」顯化。就讓我們一起細細品讀,讓 盧師尊帶領我們一起,領略自然之道,開啟心中的智慧與光明,共赴彼岸。

 

 

《隨風的腳步走》一書,是 盧師尊完成於 2004 年的第 172 本文集,這是一本風格比較獨特的著作。雖然書本身是沿用「散文詩集」的文體,但卻歸類於「般若哲思」系列的作品。全因為書冊的內容主題,都是以傳揚如來的哲思為首要,深入佛法理趣為主,甚至章節內的每一首詩也帶有禪學的濃濃法味,因此被納入了「般若哲思」的文集行列。

事實上,這本《隨風的腳步走》文集的書名,也是有著 盧師尊賦予「它」的一個特別意思:「一個修行人,知道心就是寶藏,一切具足,使用自在,當用則用,當歇則歇,用到極處,一時休去,也算是快活。我這隨風的腳步走,是知道無一法可取,無一法可捨,不見一法生滅向,不見一法去來相。」

更富有深義的是,盧師尊在一次的禪定三昧時,有一化佛前來問:將來如何去?他答道:隨風而去!因為 盧師尊經歷了「專一」、「離戲」、「一味」、「無修」四大法的修行,他已是回到最初的「原點」~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大圓鏡智的境地。故此便有這樣子的回答,「隨風的腳步走」。儼然就是不答,也已是回答了。促使我們明白到,當修行者清晰明瞭佛法的旨趣之後,所有的一切便將回歸自然而然:隨風的腳步走了。

這本書裡面談及的,全是相關佛法的般若正見與思惟,進而開啟眾生的智慧之門,知䁱為何仍在三界六道裡流浪的深奧道理,教人辨識怎樣才是解脫之道。認知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佛性,而在虛妄假相中思量如何出離。

篇幅裡有著 盧師尊寫出在修持佛法過程中的感悟,和講解佛法的理趣,以引導讀者思維進入佛學的門檻。其中有淺易的、亦有較深入的法理,讓眾人隨著自身的不同根器,在閱覽之時各自去領悟及體會。

譬如在書上對「三昧」一詞的深度解釋:

   「『三昧』又名『三摩提』、『三摩地』、『三昧地』,其真諦是『正定』。也即是把一切妄念全住於一,不散亂,又將一念化為『無念』。據我所知,入了這『三昧』有其意義:

一、所作皆成。

二、平等性。

三、妙觀察。

四、大圓鏡。

五、法界體性。

我認為,『戒』、『定』、『慧』三無漏學,守戒是為了什麼?守戒就是為了『定心』,智慧是為了什麼?還是一樣為了『定心』,『戒』與『慧』根本全為了這『三昧』(正定)。」

文集的章節裡面,尚有觸及更深奧的佛法理趣,例如<魔怨化為增上緣>、<明個什麼心>、<鳥籠的哲學>等等篇幅,引導讀者繼續深入思考,並由此初步體會到禪宗學說的玄旨,而踏入理解佛法真義的另一個層面。因此,誠邀大家再來翻閱這本充滿般若的書冊,從細緻閱讀之中,發掘出更多佛法的真正寶藏。

 

 

師尊的第 173 冊《一夢一世界》,可以說是第 172 冊內容的延續,然而在 172 冊文集裡面提到的全是般若佛理,《一夢一世界》則著重於談及「靈異」世界的經歷和感觸。盧師尊在此書上重提到,第 170 冊《回首西城烟雨》裡面是回憶移居美國的生活點滴,當中記起這三十八歲至五十八歲之間發生的事情,就這樣一晃而過去了。然後聯想到他的小學、中學至大學的生涯,以至在「玉皇宮」得「瑤池金母」開了天眼,神遊了太虛幻境,並創辦「真佛宗」的一切苦樂境緣...等等事情。使正在「葉子湖」隱居的 盧師尊回想起來,就仿如是一場又一場的大夢。於是,他決意在這埸大夢裡「喚醒」眾生,繼續他的「河沙夢功德」之菩提事業:

「我現在隱居於『葉子湖』,活一天,感恩一天,活一天,快樂一天,活一天,修行一天。問我修行什麼?答『三昧』,我在『三昧』中,拯救日日在患難中的眾生。我也在『三昧』中,修持淨念相續,出離此五濁惡世,預於蓮池海會,永離眾苦,但受諸樂。這本『一夢一世界』,等於是一個『三昧』,一個『世界』,其神奇相應,何可勝數。」

這本文集的內容,共有 89 篇的章節,多是敘述 盧師尊於禪定入三昧中的見聞與經歷。其中闡明因果法則的真實不虛,和在修行過程裡內心有所感觸的表白,乃至是對宗派未來弘揚佛法的展望。篇章裡充滿著佛法與人生的哲理,是一本全面性的佛學與心靈的指導「手冊」。而在書冊裡頭,也有教授眾生「趨吉避凶」的方法:

「我入諸弟子夢:『速念金母心咒!嗡。金母。悉地。吽。南無無極大聖金母大天尊。』據我所知,瑤池金母掌控所有瘟神,瘟神皆懼之,要人間太平,起居如常,生活安樂,人人念『瑤池金母大天尊』,瘟神就不敢相逼。否則,瘟神時代來了,瘟疫橫行。人間遭殃。」

翻開這本書冊,我們會發覺 盧師尊藉以在「靈異」世界裡的見聞經歷,告知我們佛陀所說「六道輪迴」的真實性,「因緣果報」是確實存在的法則。譬如書中提及的〈鳥啄人眼地獄〉、〈寒冰地獄之我見〉、〈白馬國之巡行〉等,就是 盧師尊在禪定三昧中的見證。其他章節內亦有講述 盧師尊神行救度眾生的事蹪,好像〈活力丸子〉、〈蛇靈附身〉、〈癌瘤確實不見」等文章,和通過他經歷的故事來詮釋佛法的理趣,好像書中的〈洗刮腸子的婆婆〉、〈拿掉痛覺〉、〈熊與虎〉等等篇章便是。

我們可以察覺到,盧師尊編寫這本書冊之時,即使正在「葉子湖」隱居的閉關生活裡,但仍心繫宗派的未來發展,所以,書上便會有〈真佛出家制度」和〈破碎的家庭是站不起來的〉兩篇文章。

此外,尚有很多篇幅的內容,都是 盧師尊苦口婆心的諄諄教誨,只因為他已清晰的明白到,眾生用盡心力去追求一些現世的成就,但最終的結局只是「老死」二字。人生確實是一場幻夢,一切的榮華富貴,夢醒夢空、過眼雲煙而已。

因此,讓我們再一次的細心體會,這本《一夢一世界》的內裡玄旨,看過後便知夢世界的幻裡「真實」。

 

 

「彩虹」是一種大自然的美麗景象,但在密教,更被賦予了特別而殊勝的法義在其中,「虹光化身」正是密法修行最高成就的象徵。在 盧師尊的寫作中,以彩虹為主題的文章原本就不在少數,而盧師尊本身,更是娑婆世界極少數證得「虹光化身」的密教法王。因此這一本第 174 冊文集《一道彩虹》,於 2004 年 盧師尊閉關第四年出版,無疑是有相當特別意義的。

在〈也是一道彩虹(序)〉文中,盧師尊如此描寫:

「《一道彩虹》是本書作者隱居葉子湖後最新的作品。多年來,他所到之處,總容易伴隨著彩虹的出現。對許多認識他的人而言,『彩虹』的意義不儘只於顏色、美麗和絢爛,還象徵一位實修得證的師父,因不捨一個眾生,慈悲地來到人間為眾生示現、說法。『彩虹』是美麗,也是種『情感』。」

本冊文集被歸類於「般若哲思」,看得出來,在閉關中的 盧師尊,除了一貫的傳道說法,文字中總多了一份對過往生命淡淡地思憶、情牽,或喜或悲。正如彩虹一般,那是 盧師尊慈悲眾生的顏色,也是他不捨眾生的情感。

對 盧師尊而言,此生唯一的任務,就是修行成就、隨緣度眾。所以 盧師尊這一生看似轟烈精彩、搏奕紅塵,實則都只是為了遍撒佛種,待因緣成熟,能帶領更多有緣眾生,返回天上的家。所以在 盧師尊心中,眾生與他無二無別,因此他又寫到:

「你是一道彩虹,我是一道彩虹,他是一道彩虹,如果不急急勘破精進修持,如何化得彩虹歸?《一道彩虹》寫的是一位智者的慈悲度眾心懷,寫的是他的想念,他從不去叨擾任何人,也從不吝惜地向世人展現他無上的智慧法門與得證密法,不爭高位、不慕名利,只希望能為世人帶來美麗的一頁......。」

度生是 盧師尊唯一的「使命」,而當下的閉關只是「因緣」,若你以為閉關中的 盧師尊就是孤獨、心情低落,因而懈怠、無所事事,那就差之遠矣。相反的,因為沒有了種種俗務纏身,盧師尊比過去都更加規律精進,甚至他透過至上的禪定三昧,融入了宇宙法流,與所有真佛弟子,甚至與一切眾生,共沐「大光明海」。

所以 盧師尊〈在宇宙法流中無分別〉文中說:「雖然我獨修於『葉子湖』,但,只要在『三昧』中,也即是身心徹徹底底地投入了進去,我是『獨修』,也是『共修』。所以,任何共修,我均在的。大自在啊!大自在。」

盧師尊雖是閉關,但並非完全不見不聞,我們知道,其實閉關六年中,盧師尊有三年半是在台灣的。他經常經行,仍能看見許多眾生百態,仍有所感。所以看見眾生在貪嗔癡中摸爬滾打,在老病死苦中愁憂悲泣時,他便化悲心於文字,繼續苦口婆心的在書中「絮叨」、「老生常談」…繼續婆子心切的告訴眾生「身體只是暫時的家,在這人間,一切一切都是暫時的。畢竟夢幻一場,何有家?」

告訴我們唯有修行才能出離,才能真正煩惱漏盡,證得「虹光化身」,才能真正做自己的主人,成就最美的那一道虹光。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