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寧」小簡

 

頂禮師佛!

近來聽了師佛開示的《維摩詰經》,頗有感悟。趁此機緣獻醜一偈對應神秀大師及六祖惠能之偈,還望師佛不吝賜教。

神秀大師之偈:

身為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六祖惠能之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小小領悟:

菩提樹非樹,無心何來台,有無大哉問,淨塵同一懷。

簡說

以身心修菩提行但不執著於菩提行;

住「無心」觀照如來如去的幻化世間;

「有無論」是所有行者修行道次第上需要破解之迷;

塵埃清淨不一不異也。

其實為了方便說才寫此偈,真實的佛性是無語言及文字能表達。

寧寧

我說:「寧寧」的悟境,甚善!甚善!非常好!非常好!

神秀大師的偈是說:

「有」。

惠能大師的偈是說:

「空」。

「寧寧」是說:

「有」就是「空」,「空」就是「有」。

二者是一也。

所以,《維摩詰經》有:

「佛魔一如」。

「淫怒痴」是佛法。

淫有「雙身法」,怒有「金剛法」,痴有「菩薩法」。

「有為」、「無為」全是「無念」。

根本智 —— 觀一切眾生無實在體。

分別智 —— 觀一切法從因緣而生。

一切種智 —— 洞察根本智 (出世)、分別智 (入世)。

「寧寧」說的是「一切種智」。

這是:

「大同」。

「不二法門」。

我舉「韋驤」的詞為例:

其一:

人生可意。只說功名貪富貴。遇景開懷。

且盡生前有限杯。韶華幾許。鶗鴂聲殘無覓處。莫自因循。一片花飛減卻春。

這是「有詩」。

其二:

鸞坡鳳沼。軒冕儻來何足道。存養天真。安用浮名絆此身。

勞生逸老。擺脫紛華須是早。解綬眠雲。林下何曾見一人。

這是「無詩」。

我說:

涼風吹光頭,

繁華轉清淨;

不論有或空,

只在月下眠。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