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第二〉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此閻浮提,除大海水,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祇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彗孛飛流,負耳虹蜺,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何謂同分妄見?
我們談《楞嚴經》。
「云何名為同分妄見?阿難尊者,此閻浮提,除大海中,中間平陸,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括量,大國凡有二千三百。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祇有兩國,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彗孛飛流,負耳虹蜺,種種惡相。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亦復不聞。」
眾生所見皆虛妄 妙明真心真實見
這段的意思,是釋迦牟尼佛講給阿難尊者聽的。祂的意思是「同分妄見」,我要解釋是這樣子,這個就是講「別業」跟「共業」。別業是自己的業;共業是很多人一起的業。「同分妄見」——大家同樣的平等、同樣的看見。為什麼叫「妄見」呢?因為眾生所見都是妄見,除了「妙明真心」以外,其他全部都是妄見。
娑婆世界 中央須彌山 四大部洲
其實,我認為釋迦牟尼佛也很厲害,在 2600 年前,祂已經知道娑婆世界有很多的洲。你若不出門,釋迦牟尼佛就是在印度嘛,對不對?天竺啊!祂沒有離開過印度。祂也知道這大海,大海當中還有其他的很多的陸地。不只是陸地,陸地還分成很多洲。像佛教本身來講,它是以中央「須彌山」來做中間,旁邊有四大洲、八小洲。中間又有很多的山、七金山,然後又香水海,有海、有山,分成四大洲、八小洲,就是娑婆世界,中央是須彌山。
那時候,知識並不是傳播得很厲害,也沒有電視、也沒有電腦、也沒有什麼科技的東西,都沒有。佛陀時代,他們喝的水就是恆河的水,當然有很多的部落。但釋迦牟尼佛的地理觀,真的是不一樣。祂能夠知道這個娑婆世界,除大海水以外,還有很多的陸地。如果分的話,好像有三千洲。正中大洲,東西量起來,在這些洲當中,大的國家有 2300 個國家,其餘小洲在諸海中,很多的小洲是在海當中,其間或有三、兩百國,或一或二,至於三十、四十、五十。也就是很多的國家,分別在這些洲上面,在陸地上面。
新加坡雖小 治理得很好
我們現在也是這個樣子,有大國;也有小國。你們新加坡就是小國,台灣已經很小了。我出生在台灣,台灣已經是蕃薯,很像是台灣出產的地瓜,蕃薯(台語)。我們認為說,台灣像一條蕃薯。新加坡是小國。世界上小國也蠻多的,不只是新加坡,新加坡確實就是台灣的一個台南縣那麼大而已。但是新加坡這個小國它治理得很好,它的護照最好用,簽證都可以通過。馬來西亞有十三洲,對不對?馬來西亞有十三洲,但是它的護照不好用啊!要到美國來,簽證很多都是不准。新加坡的要簽證到美國、到世界各地,大家一聽到是新加坡的,好像認為這個國家很好。雖然是小國,但是它可以通行全世界。不會偷渡,也不會跑到別的地方去生活,大家也都在那邊安居樂業,所以它這個國家治理得很好。
釋迦牟尼佛做一個比喻,「阿難,若復此中,有一小洲,祇有兩國。」—— 有一個很小的島,祇有兩個國家。「唯一國人,同感惡緣。」有一個國家是屬於不好的;一個國家是好的。那個感受不一樣,對不對?大家感受不一樣啊!
共業不同 果報差異甚大
你說非洲,非洲更大,它是很大的一個非洲。所以,師母的看護「Abby」,她是「衣索比亞」的,她的女兒回到了衣索比亞。從美國到了衣索比亞,每天都在哭。問她為什麼哭?她說:「沒想到我自己出生的國家,住的就是茅草屋。」那就是共業。你在衣索比亞,貧窮落後、沒有衣服穿、沒有房子住,住的就是茅草屋,生活環境很差。小孩子滿街上都沒有穿衣服,沒有東西吃,沒有衣服穿,住茅草屋,都是走路,看不到現代。
她回到美國,她發覺說:「美國什麼都有;為什麼那裡都沒有?當初我為什麼出生在那裡?」那個就是所謂的共業 —— 共同的業力。你在那裡沒有東西吃、沒有資糧。不要講什麼公共廁所或什麼樣,沒有!大家在路上隨便大小便,也沒有自來水。你就出生在那裡,也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同分妄見」—— 共同的業力。
別業與共業 決定出生與福報
我們現在這個世界上,國家跟國家不同,很多國家沒有什麼戰爭。你看,你身在巴勒斯坦,你怎辦?如果你生在現在的烏克蘭,你怎麼辦?今天有講說,烏克蘭只要是男的,18 歲到幾歲都要當兵的,18 歲到 60 歲。還好我 80 歲,否則差不多都去作戰了。這命運不一樣欸。但是你出生在那裡,這是別業 —— 個人本身所造的業;還有共業——大家一起造的共業。出生在哪裡,你就是那裡的人。
你看這個戰爭一起來的時候,整個家園全部沒了、房子在戰爭裡面也毀了、親人走失,那都是很悲慘的。所以有的國家很好;有的國家不好,釋迦牟尼佛是這樣子比喻的。
不同的國家 命運禍福大不同
「唯一國人,同感惡緣。則彼小洲,當土眾生,睹諸一切不祥境界。或見二日,或見兩月,其中乃至暈適珮玦、彗孛飛流,負耳虹蜺,種種惡相。」—— 都是不吉祥的,遇到的都不吉祥。祂這裡的比喻,說那個國家的人,可以看到兩個太陽;有兩個月亮;有的時候看到流星,咻 ——!這樣流星;看到彗星,或者是流星;看到那個虹蜺。這個裡面它寫的是耳朵。然後,印度人不是常常掛著一個耳環嗎?有一個耳環,穿著耳環。在那個國家裡面,有種種不好的相顯現出來。
這個國家是這個樣子,「但此國見,彼國眾生,本所不見。」—— 同樣一個小洲,另外一個國家就不是這個樣子。同樣在一個小洲上面,有兩個國家,一個國家就是不好的,種種不祥的現象都產生出來;另一個國家是好的。所以,這個國家看不到那個國家的不好;那個國家也看不到這個國家的好。也就是說,這個國家跟另外一個國家的眾生,其實都不一樣,因為所看到的不同。「亦復不聞」—— 所聽到了也不一樣。
不同的地方 冷熱環境不相同
所以,我常常講的一句話,我們住在華盛頓州,這也算是一個州啦,我們這個州的目前來講,它的這個氣溫還好,今天的溫度還好。欸!但是你不知道啊!別的地方溫度有40度的,你沒有感受到溫度達到 40 度、50 度。現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熱浪,很多地方像歐洲也有熱浪,很熱。
我最早去新加坡旅行,住在「美年飯店」。新加坡就是天氣很熱,那已經天黑了,我說晚上可以出去散步,應該天氣涼一點。一出來,哦!怎麼搞的?還是感覺到熱,蛤!怎麼會這樣!?新加坡就是熱,對不對?新加坡還是熱。西雅圖今天的天氣怎麼樣?涼!新加坡呢?熱!對啊!我到了新加坡,我才感覺到,喔!太陽下山了,應該涼一點,出來散步,一出來,啊!又縮回去了,原來外面這麼熱。奇怪!另外一個國,它的天氣就不一樣。西雅圖就不一樣,你離開西雅圖,你到東部去看看,那邊也很熱。到另外一州,從這個州到另外一個州,就不一樣。
所以按照佛所講的,這個就是共業,你住在這裡就是你的共業。你住在熱帶的地方是你的共業;在寒帶的地方也是你的共業。你從來沒有想像過,像以前北歐、冰島,或者是阿拉斯加 Alaska。半年是黑的;半年太陽都不下山。晚上3點出來,太陽還很大,那個是你想像不到的。這就是共業嘛!
佛陀無所不知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這個。我講現代的;祂講那時候祂的看法。不過釋迦牟尼佛也很厲害,祂沒有離開過印度啊!但是祂知道世界各國,很多的國家,有大國、小國、很多的洲,祂都知道。那時候知識又不是很發達,但是祂怎麼知道的?這也就是祂奇妙的地方。
哎!我覺得《楞嚴經》真的是很囉唆。釋迦牟尼佛跟阿難尊者講,又要開始講那些什麼燈光所見…,什麼一大堆的。下面一段,又是見聞覺知啦、怎麼樣子。你講什麼,這個阿難都不會懂的 (笑)。
我告訴你,你會唱天歌,但是有些人是會唱,就是不知道那裡面的意思。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雖然會唱,但是他不知道。欸!我唱的是什麼?這個也是一種很微妙的事情。
嗡嘛呢唄咪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