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期將為大家介紹的三本文集,出版於 2007 年底及 2008 年初。三本文集分別為:第 205 冊《阿爾卑斯山的幻想》,是記錄 盧師尊與多位弟子一同前往歐洲行旅的「旅遊見聞」。第 206 冊《超級大法力》,是屬於「道顯密禪」系列的作品。而第 207 冊《拈花手的祕密》,則是 盧師尊「重讀五燈會元之七」的禪宗系列著作。
談到旅遊,盧師尊在閉關期間,曾寫下《天涯一遊僧》文集,記錄了 盧師尊閉關期間一個人的行腳之旅。由於閉關隱居孤單一人,盧師尊的天涯行旅總是充滿孤獨的況味。出關之後的歐洲之行,有師母和眾弟子陪伴,一路上也多了不少歡聲笑語。而且 盧師尊在序文一開頭,就為大家解密,原來除了師母和眾弟子,盧師尊連雷藏寺、真佛密苑、彩虹山莊、南山雅舍的諸佛菩薩護法空行,都一起邀請陪同遊玩,有形無形結伴同遊,更是人生一樂。
歐洲不僅有獨特的悠久歷史,有形方面,更有許多古建築,世界知名的皇宮劇院;山川湖泊也是獨樹一格。而無形的歷史文化,甚至與西方神靈的相遇對話,都能在這一本《阿爾卑斯山的幻想》中覓得,確實是相當有歐洲色彩的一本行旅遊記。
第 206 冊《超級大法力》顧名思義,不乏許多 盧師尊法力神通的示現事蹟。然而,重點其實是在「超級」二字。書中篇章都極為簡短,但每一則神通事蹟卻都令人聞之咋舌。以「琰魔法王」法力「入心」,令偷盜之人,自動歸還偷盜之物;以孫子的水槍,熄滅千里之外弟子的火災之厄;在虛空書寫巨大的「些」字,觸千百億亡者,消其業障,飛昇西方極樂世界;隱居台灣三年半,令一切颱風悉數轉向…。盧師尊驚人的「超級」大神通,已經超出一般人對神通的理解,不只是呼風喚雨,更能改變法界眾生的命運。
第 207 冊《拈花手的祕密》,是 盧師尊「重讀五燈會元之七」的禪宗系列著作,繼續以一個又一個禪宗公案,為有緣的弟子,破開由迷轉悟的實相迷障。正如 盧師尊正在開示中的《楞嚴經》所言:妙明真心非有非空、非見非不見,見亦非見。法界實相「不可說」,因此佛陀只能拈花,伽葉尊者得之也只能微笑,而 盧師尊說「拈花手是空」,其實花也是空。
究竟什麼是佛法?佛陀傳法 49 年,說自己並未說一法;盧師尊著書306冊,說他未曾寫一字。最終佛陀的正法眼藏,只緣於拈花;盧師尊也是啥都不說了,只能金雞獨立。看了這麼多再要不懂,就等著吃 盧師尊一棒了!

第 205 冊《阿爾卑斯山的幻想》,是 盧師尊與一眾弟子在 2008 年去歐洲旅遊的見聞記述,行程途經「奧地利」、「德國」、「瑞士」等國家。此次旅遊的緣起,是 盧師尊女兒盧佛青在瑞士擔任「香奈兒」的總裁,出自父母愛護子女的天性使然,所以想去看看她的情況。這旅途上依舊是充滿夢幻般的色彩,因為,盧師尊在每次出門旅行之前,都會奉請雷藏寺諸尊及真佛密苑、彩虹雷藏寺、南山雅舍的諸尊一同前行,於是,一路上追隨著許多「無形」,也是佛菩薩 (本尊) 的隨行旅行。而每次拍照時都會拍攝到許多不可思議的「般若光」,故此 盧師尊笑稱之為「般若光」的旅行。
盧師尊在這本書冊裡頭,道出了西方與東方神靈境界的秘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兩者竟是互通的。譬如 盧師尊在「維也納」參觀「地底湖」時,聖芭芭拉女神顯現了祂的「光」,於是 盧師尊與女神對話。祂自稱是神靈境界的神祇 (守護神),並說東方也有一位在守護神境界名氣很大的女神,就是「天上聖母媽祖娘娘」,使 盧師尊感到詫異萬分,而女神只是淡然回應:「神的不可思議,是一般人很難思量的。」
盧師尊也遇上了「鹽洞」裡神殿的鹽神、「聖沃夫岡湖」的龍神、「米拉貝爾花園」的小精靈,以及在「奧地利」用密咒召見「貝多芬」音樂大師與他對話,乃至超度「馬特洪峰」下的群靈...。盧師尊指出,雖然他有通靈的力量,卻不會輕視一般的民間信仰,對任何地方的守護神都是很恭敬的,就像對所有人普同尊重一樣:
「所謂的『通靈』,並不是只通『佛菩薩』的靈,而是:希臘神話。羅馬神話。聖經故事。伊斯蘭的信仰。真是應有盡有,我承認『通靈』不是專一。像讀很多書一樣,有英文、數學、物理、化學、工商、醫學、建築、工程、電機等等等等。『通靈』也是一樣:從無上的佛菩薩到至高的神,到精靈世界,到魔族,到鬼魅。」
書中並解說了,修行人或具有神靈世界的「通靈」力量,但都是在修持佛法中的一種衍生作用,不應迷惑其神奇之處,因為總走不出世間的種種「無常」,而是要悟入佛法的深義去實踐,這個就是盧師尊的教導:
「釋迦牟尼佛說:『人生就是酬業。』『業』就是我們的動力,『業』隨著我們,我們隨著『業』走...。幸好我們學佛,我們用『佛法』來『消業』,用『佛法』來改變『宿命』,只有業障消除了,『業力』不在了,我們才能『自主生死』,才能『任運自在』。」
在這次的旅程中,一路上都有人求 盧師尊加持、求皈依,和要求拍照留念,而在德國「慕尼黑」停留之際,更有「中歐」地區的弟子共百多人,特別為 盧師尊舉辦了一場「夜宴」。這一個晚上,相聚的氣氛融洽感人,彷彿在這幻世界裡,師徒久别重聚的情感,才是最「真實」的,亦使盧師尊深深動容:
「我衷心期盼,諸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天,賜福給他們。也讓他們修行有成就...!這種顯現,令我好感動、好感動。我對菩薩衷心祈禱:我將盡我畢生的精力,廣度眾生,不負菩薩,不負卿。」

《超級大法力》這本書冊,是 盧師尊道出他因修持佛法成就而具有「神通力」的祕密。然而,此書卻不是要突顯「神通」的威神力,只是秉承佛陀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教人們信服佛法、開啟修行之路,以及寫出具備「超級大法力」的緣由。正如《雜阿含經》所云:
「爾時,世尊為千比丘作三種示現教化,云何為三?神足變化示現、他心示現、教誡示現。」
佛教一向有「三明六通」的說法,三明就是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而六通是指六種神通的境界: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依 盧師尊的教示所言,六通之中最重要的是「漏盡通」,也就是煩惱漏盡。具有這六神通的大法力,便能任運自在,這也是般若波羅蜜多,成就了究竟覺悟,便已是「佛」了。
曾有人問 盧師尊,如何能有這種「超級」大法力?盧師尊回答說,這就是「合體」與「變身」的力量。他作譬喻來解說,若然跟「鬼靈」合體,你會有「通靈」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跟密教各部的法力合體,便擁有各部的不同法力;跟「諸天」合體,均能產生「諸天」的法力...等等以此類推,而盧師尊告訴大家:
「密教修合一三昧地,就是『合體』,入我我入。如果,能與諸佛、菩薩、金剛、護法、空行、諸天全部合體,那個就是超級大法力...。我變身成『蓮花童子』,再變身成『阿彌陀佛』,三變身成『佛眼佛母』,四變身成『大日如來』,五變身成『阿達爾瑪佛』。愈變身法力愈大,境界愈高,達成無限量的變化自在。我說『密教』就是:『合體』。『變身』。『超級大法力』。『無限量的自在法力』。」
書中講述了 盧師尊如何運用法力,把他的弟子從地獄門救回陽間,並附有這位弟子的信件證明;又以「入心」的神通力,令盜取他弟子「黑色包包」的人,自動將物件奉還;以及述說其他的神奇事蹟:虛空中顯現法身救助病苦的弟子、加持弟子中第一大樂透獎、供奉「髮舍利」的神奇增長...等無數真實事件。更有以超級的大咒力,在「喜金剛」的大法會上,超度了人潮洶湧、列隊而過的亡魂:
「我舉起手。將手化為一支筆。在虛空寫了一個最大的『些』的咒字。這咒字放射金光,金光如同瑞氣千千萬萬條,觸亡者身,這千百億亡者,人人業障消除,變得身輕如燕。這時候,非常好看壯觀。那些全台的孤魂野鬼,接觸了咒字金光,一一的飛身而起,千百億的亡魂,全部飛翔,進入了咒字大光明海,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摩訶雙蓮池,這實在太殊勝了。」
文集內尚說出佛法與通力互聯的微妙關係,並稱「大法力」不是唯 盧師尊獨有,其他人等如法修行亦可擁有,印證著佛法裡「眾生是佛」、「各人修行各人得」的平等法則。當中更提到「超級大法力」背後的正理,同樣對修行至為重要,因此,祝 開卷有益:
「『正法』非我一人盧師尊才有,而是人人具有,人人具足。超級大法力,不是我一人才有。任何一個人,只要能修『真佛密法』,得了證驗,人人都有超級大法力,及超級智慧。」

盧 師尊第 207 冊《拈花手的祕密》,是 盧師尊「重讀五燈會元之七」的禪宗系列著作。拈花手顧名思義,是取自佛陀拈花,伽葉微笑的佛法典故。明心見性、開悟成佛,可說是學佛的終極目標。然而這佛學的盡頭,卻也是最說不清、道不明的事,便常被佛家稱為「不可說」。正因其不可言說,釋迦牟尼佛這創立佛教第一人,無意間留下了拈花微笑不言之教的典故,更為後世「禪宗」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的授法之道,開創了一個典範。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破顏微笑。」這是禪宗史上的第一則公案,也是禪宗的起源。自此,佛法中便有了用超越文字以外的言語、行動、暗示、隱喻來傳達正法眼藏,涅槃妙心的禪宗一派。
而 盧師尊本身即是澈底了悟通達之人,更是明白「自性清淨涅槃」的聖者。所以他在〈拈花手的祕密 (自序)〉中,便先來一段公案,讓弟子參悟:
德山宣鑒禪師有一段話,很明白,如下:
「如果明白無事,則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無事於心,無心於事,則虛而靈,空而妙。若毛端許,言之本末者,皆為自欺。何故?毫氂繫念,三塗業因。瞥爾情生,萬劫羈鎖。聖名凡號,盡是虛聲。殊相劣形,皆是幻色。汝欲求之,得無累乎?」
這一段文字,請一字一字,仔細想想。親愛的讀這本書的人,如果讀通這篇序文,而得開悟,真是太好了。如果仍然讀不通這篇序文,且吃我一棒,打得你「哎啊!哎啊!」「拈花的手」是「幻」。明白嗎?
正因佛法第一義諦不可言說,所以歷代禪宗祖師們,便無所不用其極的以種種機鋒公案來隱喻這開悟玄旨。因此禪宗一門,講求的就是一個「悟」字,悟性差一點的,學禪宗確實是很痛苦的。所以便有「利根者方學禪」的說法。在〈苦瓜之苦〉一文中,盧師尊便打趣寶峰禪師用「苦瓜」來做為隱喻:
有一位新來的僧人,參訪「寶峰禪師」。
寶峰禪師說:「人世間的事,很容易說;不是人間的事,始終不容易說。」(指第一義諦,不易說。)
僧人回話:「我在路途中,早知道你會這麼說。」
寶峰禪師說:「你行腳二十年,也不算多。」(此句有深意)
僧人說:「難道不契合和尚的意旨嗎?」
寶峰禪師答:「我這裡的苦瓜,怎能招待客人。」
盧師尊讀了此段對話,會心微笑,想不到「寶峰禪師」竟會說出「苦瓜」二字。因為 盧師尊同樣是「明心見性」開悟了,但,也確實是有口難言,不能把「開悟」之玄旨,召告天下,豈不是如同寶峰禪師一樣苦、苦、苦嗎?
所以釋迦牟尼佛,有口難言,只有「拈花」。
打地和尚有口難言,只有「打地」。
骨剉和尚有口難言,只有句句「骨剉」。
天龍禪師有口難言,只有「豎一指」。
寶峰禪師有口難言,只有「苦瓜」。
於是我只有雙手合掌,一隻腳翹起,只一隻腳著地,成了「金雞獨立」。如此示眾。其實有也可,無也可,如同寶峰禪師的「苦瓜」是一個樣。全是有口難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