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聖尊蓮生活佛,主持「地藏王菩薩本尊同修」暨《大佛頂首楞嚴經》第 047 講

 

〈卷第二〉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臂腕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我們講《楞嚴經》。

「阿難,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調適,忽如忘生,性無違順。其人無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於二手中,妄生澀滑冷熱諸相。受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是諸幻觸,不從空來,不從掌出。如是,阿難,若從空來者,既能觸掌,何不觸身?不應虛空,選擇來觸。若從掌出,應非待合。又掌出故,合則掌知,離則觸入,腕臂骨髓,應亦覺知入時蹤跡。必有覺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身中往來。何待合知,要名為觸?是故當知,受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色受想行識 一切覺受都是虛妄

祂講了那麼多,其實只有一個答案,我們現在所受的,全部都是「虛妄」。虛的是幻想出來的,幻化,沒有!講那麼多,其實只有一句話:「五蘊」全部都是假的,「色、受、想、行、識」,全部都是假的,全部都是虛的,全部都是幻出來的,不是自然而有的,也不是因緣,也不是非因緣。我們上個禮拜講「色」就是虛妄的,現在講「觸」就是「受」了,也是虛妄的,祂這邊講。坦白說,祂的文字非常的生澀,而且講得大家也看不懂,那個比喻也不是很好的比喻。

 

佛陀以搓手的澀滑冷熱覺受為喻

祂是這樣子講:你天氣冷啊,有一個人,他的手跟腳都是很健全、很健康的,他的全身就是很舒適的,沒有病。這個時候,他的也沒有什麼叫做順,也沒有什麼叫不順。這個人無緣無故,可能是天氣冷吧,他就是兩隻手合掌,互相摩擦。這摩擦的時候,有時感覺到澀,不滑;有時候感覺手很滑。另外有些時候感覺到冷,有些時候熱,妳會感覺到,越摩擦它就越熱,你冬天的時候是冷的,你摩擦它就熱了。

 

觸有覺受 但觸受也是虛妄

這裡面就講說,那個熱是從哪裡產生的?是你掌心產生熱嗎?不是你掌心產生熱,是因為你摩擦才產熱,你不摩擦怎麼會熱呢?熱是從虛空來的嗎?也不是從虛空來的。如果熱是從虛空來的,那你高興你身體哪個地方熱,哪個地方就熱了。熱也不是從你掌心發出來的,那熱是從哪裡來?所以祂認為,手所受的都是假的,都是虛妄的。這一段雖然很長,其實簡單一句話就解決:觸,接觸你就會有感覺,不接觸你就沒有感覺。那個感覺從哪裡產生的?所以這個觸也是虛妄。

 

 

 

盧師尊也舉例表達「受」是虛妄

你說觸真的是「受」,「色、受」你說我們受苦,我們人都是苦,都在受苦。你苦在哪裡?拿出來給我看!沒有啊,苦拿不出來啊。你說你現在很快樂,樂在哪裡?你拿出來,沒有啊,拿不出來。所以,很多事情都是很虛幻。

我舉個例子給你聽好了,像你眼睛閉起來,手伸出去,你摸,哇!這皮膚很細,很滑,摸了這是誰的身體?你有感覺到一種快樂產生出來。你眼睛不要看綁著布,然後再把那個布拿開,原來是一隻白色的母豬 (笑),你一下子快樂的感覺就沒有了。你以為是美女的皮膚,好細好滑,哇!這個不得了,感覺到摸起來很舒服。張開眼是一條母豬,那快樂一下子就沒有了。那就是「受」啊,非常虛妄!用這個比喻應該比較好一點。

祂用兩個手掌,有澀、有滑、有冷,你那好冷的小手,有這一條歌嘛!《你那好冷的小手》很好聽的,誰會唱?沒有人會唱。我剛剛會唱,剛剛我眼睛閉起來,我就在哼一條歌:

「快快睡,我寶貝,床外天已黑,小鳥飛巢去,太陽也要休息。

到天亮出太陽,又是鳥語花香。到天亮出太陽,又是鳥語花香。」

快快睡,我寶貝,結果就睡了,睡到九華山,那是「催眠曲」。你唱這個歌的時候,你就會想到要睡覺。你不唱這個歌的時候,照樣也是睡覺 (笑)。

我問問大家,你是怎麼睡覺的?晚上你躺在床上,你怎麼睡覺?你是怎麼入睡的?各人有各人的方法。擺一個最好的姿勢,調整你最好的呼吸,然後你想一件事情。這樣不能睡就開始數羊:一隻羊、兩隻羊、三隻羊。這是比較不好睡的,有些好睡的一躺上去也不怎麼樣,他就是睡著了。姿勢還沒有擺好,他已經就睡著了。我每一次都要有一個睡覺的姿勢,哪一個姿勢是最容易入睡,我就擺那個姿勢,就能夠睡著。這個就是「受」,就是很虛、很妄、很假的,真的!

像我坐在法座上,我眼睛閉著,什麼都不想,他也就睡著了,有些要靠一些東西才能夠睡得著。這種「受」就是,你說你快樂,快樂從哪裡來?你痛苦,你痛苦從哪裡來?你拿出來,都拿不出來的。所以「受」,我說「受」根本就是…。有些人是這樣子,我是屬於比較寬的,不那麼狹窄。

 

「受」原是妄 卻能產生痛苦煩惱

譬如,你走過去,對方有一個人迎面而來,他眼睛都不看你,把你當空氣,看了你的時候還白你一眼,你回去就要痛苦三天,回去你就痛苦三天。為什麼他要給我來一個瞪眼?為什麼?你會想,一直想下去,你就覺得很…。我已經痛苦三天,這個人不但不理我,還要好像是說用白眼看我,你就已經受苦三天了。這不是很虛妄嗎?很虛幻嗎?根本這個「受」哪裡有?說不定這個人本來他眼睛一張開就是白眼的(笑),他沒有看到你,他根本沒有注意到你啊!你是白白的受苦三天。所以這個「受」,真的是很虛的。

你說快樂,我跟這個人談話,我感覺到很快樂;跟那個人談話,覺得很厭惡。師尊喜歡看到美女,年輕的美女看到了,哇!心情很愉快;看到了汽油桶 (笑),看到了一臉的凶相,就會產生不快樂,看到了美女就覺得很快樂。以前年輕的時候,看到女生穿迷你裙,無緣無故你就快樂起來 (笑),奇怪啊!因為現在夏天嘛,夏天很多人都比較穿迷你裙,你可以看到迷你裙,看到女生穿迷你裙,你就感覺到很快樂、很興奮。你如果看到那個像汽油桶這樣子的,有穿黑色的長袍,汽油桶,你就感覺到不太喜歡看。那個不是很虛幻嗎?這根本就是假的東西嘛。這種感覺都可以有的。

 

「受」自虛空中來去 不是實體東西

釋迦牟尼佛舉這個例子,兩隻手摩擦會感覺到熱,不摩擦就感覺到冷,有時候你手用一點粉,你就感覺到滑,不放一點粉你就感覺到澀。祂舉這個例子沒有意思耶,不是講說祂要問你,你是感覺到熱,那個熱是從掌心出來的嗎?不是啊!是從空來的嗎?也不是啊!如果從空來的,它就有出有入;從掌心出來的,那別的地方為什麼不熱?為什麼只有手掌在熱?這裡面所講的就是這些東西,所以祂認為「受」是屬於虛,不是真實的東西。

 

見相心動 覺受笑話一則

我剛剛講的那個比喻啊,大家都聽得懂,真的!男生看到女生穿迷你裙。

就有一個笑話嘛:有一個女生穿迷你裙,很短,那旁邊坐著一個男生,他看到了,然後請問小姐:「你的那個迷你裙在哪裡買的?」那個女生跟他講:「我勸你喔,不要去買這種裙子。」那男生說:「為什麼?」「因為穿這種裙子,很多無聊的男生就會找你搭訕。」

妳穿了迷你裙嘛,太短了。

 

眾生易被色相迷惑 產生虛妄覺受

為什麼那些啦啦隊,那個韓國的女團,她穿非常短的迷你裙,而且一定要露一點小褲褲?為什麼她的胸部這邊要平胸?為什麼?她就是要讓看的人啊,產生身體的熱。你看的人你覺得,哦,那個腿都是一樣的白,一樣的細,那腿又那麼長,扭動身體又那麼好看。為什麼啦啦隊不找那些汽油桶的 (笑)?她們扭看看,大家都要吐了。為什麼你看那個穿那麼短迷你裙的啦啦隊,你就會覺得,哇!就一直鼓掌。叫幾個胖的女生,全部擺在一起在那邊扭,你就會吐。為什麼?那就是「受」,虛妄。我這個比喻大家都很清楚了,對不對?

 

分別心是追逐妄受的動力

所以「受」是虛妄,是虛的,是妄念產生出來的。釋迦牟尼佛比喻是用手掌,我用的這個是現代的。你看啦啦隊,那些韓國的女團一來表演,哇,一到了機場,好多人喔,都是在接機。不是這個迷,就是那個迷,都是粉絲。為什麼那些胖的沒有粉絲呢?為什麼苗條的、身材好的就有粉絲呢?為什麼臉長得漂亮就有粉絲呢?為什麼長得很兇相的就沒有粉絲呢?這不是很虛嘛?對不對?對!

 

好壞喜惡都是唯心所造

為什麼我講「對不對」時候,那廣東人都會說,欸.......,他們連講「對不對啊」(廣東話的發音是粗話),廣東人說不可以講這個。怎麼「對不對」,那就不一樣啊?台灣人講「對不對」,大家很高興,那是「對不對啊」、「對不對」。廣東人聽了,我說到底你們為什麼廣東人不喜歡聽這個「對不對」?為什麼?虛妄的啦。很多就是這樣子,我這個比喻比較現代一點。釋迦牟尼佛用手掌摩擦,產生澀、滑、冷、熱,從哪裡進、哪裡出?為什麼沒有感覺?為什麼有感覺?不是因為真正有實在的,不是因緣生,也不是非因緣生,也不是自然,就是這樣子。

蛤!講這段講那麼久。不過我舉例子大家就比較清楚了。你說韓國那些女團,其實她們有什麼?她們不過是扭幾下,不過身材好、臉蛋好。啦啦隊,排成幾排這樣扭幾下。你叫歐巴桑去扭幾下好了,看了都沒有人鼓掌。叫幾個老太婆在那邊扭幾下給你看,你說有什麼好看吶?對不對?為什麼啦啦隊一定要用女的,男的不行嗎?就是在這裡了,問題就是在這裡。

有時候我們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哇!那裡有那麼漂亮的小姐?感覺上又不一樣了。這是很矛盾的、很矛盾。

 

嗡嘛呢唄咪吽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