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第二〉
阿難。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懸崖,與說相類。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佛陀以論梅生津
喻「想蘊」虛幻不實
按照佛所說的五蘊皆空,就是五陰,色、受、想、行、識,現在談到這個。昨天談到的是「受」,今天談到是「想」,今天釋迦牟尼佛講的這個比喻還不錯的,今天講的就會比較清楚一點。
《楞嚴經》裡面講阿難尊者,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講「譬如有人,談說酢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想陰當知,亦復如是。阿難。如是酢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如是阿難。若梅生者,梅合自談,何待人說。若從口入,自合口聞,何須待耳。若獨耳聞,此水何不耳中而出。想蹋懸崖,與說相類。是故當知,想陰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這一段講「想」也是假的,也是虛妄的,也是虛的,也是一個妄想。這個「想」,祂舉的例子很好,這個例子大家聽了,我們談到酸梅,他口中他就流口水。只是談而已啊,你看到酸梅,你嘴巴自然就口水就流出來,這比喻很好。酸梅你含了自然就能夠產生口水,你不含,你只是看,你用想的,口水也會流出來。
腦海出現喜食之物
想蘊引動身體反應
這很簡單的比喻啊,本來就是假的,但是你也一樣流口水。就像常智上師一樣啊,你只要提到榴槤,常智的嘴巴就有聲音啊,他流口水啊,他愛吃的很。常智上師啊,我們講說只要一談到榴槤,他嘴巴就有口水流出來了。你根本還沒有吃到榴槤啊,你也沒有吃到酸梅啊!但是你口水從哪裡來?你是聽到,聽到人家在講酸梅,只是聽到,水為什麼不從耳朵出來?為什麼從嘴巴出來?這個是講虛妄,這很簡單,這個比喻很簡單,你根本沒有吃到酸梅,你也沒有吃到榴槤,但是你就已經流口水了。水從哪裡來?這是從「想」來,一想,那個就是都是虛妄的,都是假的,你根本沒有吃到。
懼高症的真實感受
然後啊,我舉一個例子,它講說懸崖,我自己也有懼高症。你知道那個摩天大樓的窗子經常在擦,摩天大樓,那個外面的窗子會有灰塵。但是經常有人做這種生意,每天在擦摩天大樓外面的窗子,用繩子吊著一個梯子,你坐在裡面一直擦玻璃,擦那些外面的灰塵。底下是很深,開玩笑,掉下去就粉身碎骨,真的是粉身碎骨度眾生,你走在懸崖旁邊,腳本身就發抖發麻,根本不敢看。
鳳山的黃埔二村
法王憶與友伴的探險
舉一個例子,我高中有一個同學叫顧逸德。他住在鳳山的黃埔二村,我到他家去,他帶我去,我們那邊有一個風景區,我們去那裡玩。好啊,鳳山的黃埔二村,那是很早的。那我就跟顧逸德一起走,走過去的時候,有一條大水溝,很深的大水溝,中間有一條那個小的柱子橫過去,差不多只有這麼寬而已啊 (約40公分),那個水溝的長度,差不多,好像我們護摩寶殿的這個長度,這麼寬的,底下是很深的水,其實只有一條樑,這樣子通過去。
過深溝如行於獨木窄橋
令人卻步不前
我那個同學故意的,他就一下子就走那一條路就走到對面,我走到那裡一看,阿嬤喂!不要嚇我,要我走那一條,那個大水溝的上面這樣走過去,很深的,底下有水耶,而且很深欸,我一看到腳都麻了。他站在那個差不多護摩寶殿的門那裡,他說:「盧勝彥你過來啊!」我哪裡敢過去,我一看到我就害怕。可是我們小時候玩,在這裡玩了,經常跑過來跑過去,跑過來跑過去,我都不怕。我說不行不行,這個我不敢過去。那個樑差不多這麼寬而已啊,那個樑不會斷啦,我當然知道不會斷,旁邊沒有欄杆啊!旁邊如果有兩條欄杆,我握這欄杆我敢過去。沒有欄杆,我怎麼敢過去?所以我就待在這邊啊,我不去了,不去了。
為何害怕?「想蘊」作祟
為什麼你會害怕?想蘊啊!其實走這一條當然是近一點,你要繞,真的要繞,要繞過這條河溝,要到另外那個橋那邊才能過。這一條是方便的,只有這麼寬,這麼寬你也不敢走。我的同學講這麼寬你也不敢走,你平時走這麼寬,你可以走得很直的,底下如果沒有東西啊,就像平地一樣,我這邊走到那個去點護摩火,我一點也不害怕。如果地下是深溝,這樣子寬,你在走很慢,我在走也是很慢,慢慢走。那個迎我的法師啊,他走在前面,我走在後面,如果旁邊是大水溝,你敢走嗎?問題就在這裡,你在走是不會掉下去的,你真的走上去是不會掉下去的,可是你就是不敢走。這個就是想蘊啊,想是虛妄。
想蘊是虛妄 恐懼源自心中幻想
因為我那個同學啊,從小就在那邊玩,小孩子的時候,像這種大水溝上面的樑,他們跑過來跑過去,跑過來跑過去,也從來沒有人掉下去啊。他們走的已經習慣,我們不行啦,我們一看,害怕啊。害怕是自己想出來的,是假的,你也可以走過去,只要你心裡不害怕,你也可以走得很好,慢慢走都可以走過去,用跑步都可以跑過去。
識途老馬無懼 人心起妄生疑懼
懸崖旁邊也是一樣。我們有一次去墨西哥騎馬,馬走在懸崖旁邊,走走走,走到一個瀑布那裡,其中有兩個人,他們騎著馬,在懸崖旁邊。那個馬已經是走習慣了,走懸崖已經走習慣了,那個馬本身不害怕,只是你坐的人害怕。你坐在上面,旁邊是懸崖,這邊山壁,中間一條小路,他們兩個人講:「老天啊!我們不敢下去了。」到了瀑布那裡,他們跟領隊講:「我們不敢下去,有沒有直升機啊?我花錢,我花錢,請直升機把我們載到山下,我們不敢再走回去了。」走來的時候他已經心驚膽跳了,臉色蒼白,雙腳無力攤在一邊。
有兩個女生,兩個女生,紐約跟北卡的,他們說:「我們都不敢下去了,怎麼辦?我們不敢,我們絕對不敢一個人騎一匹馬,然後從瀑布那裡又回到平地。」懸崖的路他們不敢走了。
懸崖峭壁騎馬心膽戰
真的,馬走懸崖,有時候踩在石頭上面,那個馬的腳還滑了一下,滑了一下這樣子,還傾了一下,嚇死了!摔下去就小命沒了,這邊是懸崖,這邊是峭壁,下來就是這樣子啊,馬低著頭,叩叩叩叩,腳還滑了一下呢,腳還滑了一下,阿彌陀佛。
他們兩個那個女生說拜託,到最後那個導遊沒辦法,導遊說:「這樣子好啦,你坐前面,我在後面。我拉著這匹馬,把你抱緊緊的,抱緊緊讓你不要掉下去。」這樣子兩個人騎一匹馬,再請一個男生,也把另外那個女生抱著緊緊,這樣下來。他說這裡哪有直升機啊,也沒有直升機降落場啊,你要請直升機來載你,他們不敢下去了,這是想蘊。
臨崖腳麻、懼高症全是想蘊作用
你站在平地上,你什麼時候腳會麻?不會啊。那是懸崖旁邊啊,你腳就麻了,尤其有懼高症的,有懼高症的就麻煩了。那一次我也是很忍耐 (笑),那個馬的腳會滑啊,那個蹄子啊,踩在那個石頭上面,石頭還滾到懸崖底下,馬腳還滑了一下,還好我們把韁索拉的緊緊的。這是想蘊,所以想蘊也是假的。
想蘊虛妄 非因緣非自然性
它這一段的意思,它是這樣子講,你沒有吃到那個酸梅,但是你流口水。其實這水啊,酸梅沒有進到你的嘴巴裡面,阿難啊,照理說,你是聽到酸梅,不是看到酸梅,你看到酸梅為什麼眼睛沒有出水?你聽到酸梅,為什麼耳朵不出水,是嘴巴出水?所以這個全部都是想蘊,根本就是假的。
所以你腳踏在懸崖旁邊,那也是跟這個是一樣的,為什麼你腳會麻?會感覺到抖,會害怕?所以這個你應該知道,這個想蘊也是虛妄的,不是因緣也非自然性,就是這樣。
師尊以笑話妙喻「想蘊」虛妄
再來講「行」。行啊,色、受、想、行、識,這個行跟識是比較難講一點,行也是虛妄的,識也是虛妄的。想蘊也是很奇怪的,也有一個笑話。昨天晚上我們提到那個啦啦隊,「韓團啦啦隊在那邊跳舞,老公跟老婆在那邊看,兩個人年紀都大了。老公突然間就站起來走,走進自己的房間。老婆就想說:『我那老公還是滿老實的,看到韓團的女生這樣子穿,那個胸部這樣子,短的迷你裙,還露出小褲褲,他就不敢看。』一下子,老公又出來了,老婆問說:『你去房間做什麼?』老公講:『我去拿一個放大鏡。』」就是想蘊。
五蘊皆空 妙明真心包含一切
我記得有一條歌耶。這個《心經》裡面講的很清楚。「色受想行識。五蘊皆空。」五蘊皆空啊,有一條歌:
「天天天藍。
教我不想他也難。
不知情的孩子他還要問。
你的眼睛為什麼出汗。
情是深。
意是濃。
離是苦。
想是空。」
「想是空」,想蘊就是空,想就是虛妄。本來今天要請很多這個講天語的出來講話,5點 19 了,講天語,空行語,還有空行文、空行舞。你們有要講的嗎?不點名大家都不講。想是空,色、受、想、行、識,全部都是空,但其實也是妙明真心啦,妙明真心是包含一切的,釋迦牟尼佛的意思是這樣子。
空行歌聲
供養根本上師、諸佛菩薩與眾生
你們有人會唱那個空行的歌嗎?那天不是我們一起,大家一起唱那個空行的歌,哇,好多人唱,會唱的舉手。反正唱了也是空(笑),唱給大家聽啊,好一點,好聽一點的啦,要唱好聽一點啦,不要像鬼叫一樣,你要唱啊?蓮彥是嗎?(蓮彥上師唱空行語歌曲。)好,空行的歌。還有誰要唱?唱好聽一點喔。(師姐:頂禮師尊,麥克風就這樣來到我手上了,供養師尊,供養佛菩薩,供養所有的眾生。〈空行歌曲…。〉)還有嗎?唱好聽一點的,我只有那一條啊。(師尊唱空行歌曲)「姍娜是澎答,姍娜是澎答,姍娜是澎答,勒誰誰。姍娜是澎答,姍娜是澎答,姍娜是澎答,勒誰誰。喔囉爹喔,喔囉爹慕爹喔,喔囉爹慕爹勒誰誰,喔誰波誰喔。」
還有嗎?還有誰要唱?沒有人要唱就…,有一位個子很高的,應該很會唱歌的吧,個子很高的是誰?個子很高的女生,會唱歌的那個子很高的。你會唱嗎?好,會唱起來,(香港師姐唱空行歌曲)。
好啦,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