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殘羹剩菜 卻死在槍口下的孩子
在加薩戰火不息的土地上,每一餐飯、每一口水,都不再是理所當然的日常,而是生死的抉擇。10 歲至 12 歲之間的阿米爾,赤著腳,穿著破舊的衣服,走了 12 公里,只為了領取一份食物。
那一天,他在擁擠的人潮中,與人道工作者短暫互動。他伸出手,緊握對方的手心,並親吻著說:「謝謝。」這句來自戰火廢墟中的「Shukran」,是一個孩子最單純的感恩,也是他生命中最後的話語。
溫暖的片刻,卻被槍聲與煙霧打斷。辣椒水、催淚瓦斯、閃光彈與子彈齊發,原本是領取援助的群眾,瞬間成為驚恐逃竄的標靶。美國退役軍人阿吉拉 (Anthony Aguilar) 親眼目睹這場混亂,他哀痛地回憶:「阿米爾走了 12 公里,只領到殘羹剩菜,他感謝我們,卻死在槍口下。」
親眼見證被掃射的平民
阿吉拉曾是美國陸軍特種部隊軍官,退役後投入人道工作,並擔任「加薩人道基金會」 (Gaza Humanitarian Foundation, GHF) 的承包商。他在網路節目《UnXeptable》中談到這段經歷時,眼神中滿是無力與悲痛。
他描述,當時 GHF 的分發站聚集了大量飢餓的巴勒斯坦平民,排隊等待援助。孩子、婦女、老人,無一不是抱著僅存的希望而來。然而,在最後一批群眾準備離開時,槍響再次劃破長空。阿吉拉說,自己清楚聽見以軍機關槍持續掃射,「他們不是朝天鳴槍,而是直接對著人群開火。」倒下的人,不分年齡與身份,只因身處加薩走廊,便成為槍口下的受害者。
阿米爾是這無數倒下者之一。他並非士兵,沒有武裝,唯一的「武器」,是那句微弱的感謝。
援助與死亡的交錯
加薩的人道危機已持續多時,隨著戰事升高,原本由聯合國主導的援助體系逐漸被削弱。今年 5 月底開始,由美國與以色列支援的「加薩人道基金會」取而代之,負責物資分發工作。然而,令人心碎的矛盾是,這些分發站並未成為庇護與希望之地,反而成為血腥衝突的熱點。
根據加薩衛生部的統計:自援助分發改變體系以來,已有超過 1000 名巴勒斯坦人在領取物資時喪命。他們並非戰鬥人員,而是赤腳的孩子、年邁的長者、辛苦維持家庭的母親。他們冒險走上長途,只為帶回少許食物,卻常常以生命為代價。
人道援助原應是最神聖的使命,卻在加薩被染上火藥與鮮血。當孩子必須以死亡來換取食物,世界的良知是否已陷入沉睡?
國際社會的沉默
戰火的蔓延或許出於政治與軍事對立,但針對平民的暴力,卻超越了任何戰爭的正當性。孩子不應該是戰爭的代價,尋找食物更不應該變成赴死的旅程。
國際社會的分裂與無力,使得加薩的困境一再惡化。各國在地緣政治與外交利益之間遊走,卻鮮少有人願意真正承擔保護平民的責任。援助物資被阻斷,救護車無法通行,學校與醫院被摧毀,這些都在一步步摧殘人類最基本的道德底線。
阿吉拉的見證之所以震撼,不僅因為他是西方人,更因為他的身份代表著另一個角度。他曾是軍人,熟悉戰場規則,卻仍無法理解為何無辜的孩子會成為槍口下的犧牲者。他的聲音,是來自戰場另一端的良知呼喊,「戰爭的真相不只在前線,而在那些倒下的平民身上」。
一個孩子的倒影
阿米爾的故事並非孤例,而是無數無名亡魂的縮影。他赤腳踩著瓦礫只為了一份殘羹;他的誠摯的感謝,反而變成了對我們最大的諷刺。
當世界還在爭論戰爭的正義與否時,加薩的孩子們,卻每天在飢餓與死亡之間掙扎。阿米爾的死,提醒我們,戰爭最殘酷的一面,不是武器的轟鳴,而是人類的冷漠與選擇性的沉默。
在這片衝突不斷的土地上,每一個被奪去的生命,都是對人性的控訴。阿米爾不該以死來換取食物,他更不該成為戰爭的犧牲符號。當孩子倒下時,整個世界都應低頭反省。
阿米爾最後的 12 公里,是一段孩子不該承受的旅程。他沒有走到安全的家,卻走進了世界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