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為大家介紹的三冊文集導讀,均出版於 2012 年,分別是 盧師尊第 226 冊《敲開你的心扉》,屬於「靈異神變」系列文集。第 227 冊《悟境一點通》及第 228 冊《法王的大轉世》,這兩冊的文集都屬於「般若哲思」系列的著作。
首先第 226 冊《敲開你的心扉》,此書的主旨可以濃縮為兩個字,就是「起信」。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佛法翰海,唯信能入」。盧師尊利用這一本文集,再次將大家帶回他最初起信的起點。雖然一般人極少能像 盧師尊,擁有如此玄妙靈異的起信過程,但卻不妨礙讀者在文字篇章中,尋覓一個和自己相似瞬間的觸動。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開啟修行之路的心路歷程,故事或許簡單,但都不平凡。有人看 盧師尊的書,有人念經持咒獲得感應,有人得夢示,有人在某個瞬間身心觸動潸然落淚…。而 盧師尊正因有如此繁複精彩的經歷,並付諸筆墨,更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歡迎大家再深入研讀本書,幫助自己真正敲開心扉。
第 227 冊《悟境一點通》,透過 45 道佛法大哉問,再由舉世難逢的明師 盧師尊親自為您解答,慢慢道來。每一道問與答,就如同禪宗祖師的公案一般,字字珠璣,令人回味再三。尤其是這45道提問,並不簡單:〈為什麼要尋求開悟?〉〈佛陀拈花是幹嘛?〉〈開悟與命運有關聯嗎?〉〈輪迴與涅槃同道?〉〈神通從何來?〉〈修證「明心見性」的口訣?〉〈什麼是屈指神算?〉〈「身外化身」是怎麼一回事?〉
這些提問的問題看起來都很宏大,但 盧師尊卻出奇的,幾乎每一篇都運用非常淺顯的文字或比喻,甚至是笑話來回覆這些提問,讓讀者在閱讀時毫無壓力,真正能做到接引初基者的方便與起信。
而第 228 冊《法王的大轉世》,可以說是 盧師尊娑婆世界轉世檔案的大公開。然而正如 盧師尊在書中所言,若真要將所有的轉世經歷都筆之於書,十本書也不夠寫。所以這確實是一本相當殊勝且特別的文集作品。修行者、國王、大思想家、平民…,一世又一世的轉世經歷,盧師尊不僅未曾遺忘,反而更加鮮活的躍然紙上。
有人曾提出,為何不讓眾生擁有累世的記憶?而是完全遺忘?但看著 盧師尊這一世又一世沉甸甸的生命記憶,肩負著生生世世度眾生的使命與責任。而凡夫的記憶,只有累世的貪瞋癡與愛恨情仇,平凡脆弱的心靈又如何能承受得起,還真是不如單純一點,老實修行才是上策。

第 226 冊文集《敲開你的心扉》,是 盧師尊完成於 2012 年的著作,屬於是「靈異神變」系列的作品。內容一開始,便是講述 盧師尊於 2011 年期間,在美國傳法長達兩個月之久,所傳的法,都是珍貴而精要的口訣。另外,還傳授了「九字真言切字口訣」、「天一神水法」、「蓮花童子傳承法流」、「大隨求菩薩念誦法」、「五輪法」等深不可測的密法。這些教言及實修的口訣,傳承皆來自 盧師尊的根本上師,展現出他在人間的密教法脈傳承之正統,譬如有:了鳴和尚 (紅教)、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 (白教)、薩迦證空上師 (花教)、吐登達吉上師 (黃教)暨諸上師。
盧師尊尚指出他來自虛空的傳承,除了在台中「玉皇宮」瑤池金母下降,為其開了天眼之外,並得到「釋迦牟尼佛」授記、「阿彌陀佛」咐託、「彌勒菩薩」賜戴紅冠,還有「蓮華生大士」的傳授密法...。書上說出 盧師尊的成就,就是精進不懈的修行,如同他的寫作,四十年來如一日,從來沒有間斷。這種毅力與堅忍不拔的禪修,在現今世上,已是很難看見的了。
文集娓娓道來 盧師尊這一生修行的法脈傳承與歷程,只是想告訴大家,書中述說的事蹟和對佛法的見解,絕對不是隨便的信口開河,而是一位實修成就者經歷的實話實說,目的只是希望大眾看過後堅定的起信學佛:
「寫這本《敲開你的心扉》,是想讓大家『起信』,這就是寫這一本書的旨意了。我這個人,生活的重心,是『寫作』及『修法』,從年輕到六十七歲了,亦然如此,千篇一律,也沒有改變。佛法貫穿我的一生。其他:『什麼也沒有!』佛法是從『信』開始的,所以寫了二二六冊,仍然寫『起信』,因為『信是一切功德母』。」
這本書冊提及的事蹟,就有那一年眾所周知的,大章魚預測世界足球賽的事件,原來是「章魚哥」的背後有一鬼物作操控。還有福德正神請 盧師尊購買房子,以及描述「三昧」中的真實看見...等四十九篇的文章內容,全道出了靈異界與人間的微妙接觸。彷彿正見證著,佛說的三界六道輪迴的存在,和四聖、六凡、十法界的境況,乃至世人於冥冥中種下因緣果報的「真實」。在<不可執著有沒有蓮花童子>篇幅中,更展露出佛法真理的深廣,教人放下對佛法「墨守成規」的框架,而始知佛法的無量無邊:
「我個人覺得,如來的八萬四千法門,是對治眾人的八萬四千煩惱而說的。完全是不拘一格的,對症下藥,應機說法,體現了佛教的無礙大方便智慧。只知執著『第八識』也是不對的,大乘佛教根本是無礙我的無量大方便。」
這本文集的主要綱領,是藉以 盧師尊這些真實的感應事蹟,引導眾生進入佛法的「正信」。然而,在 盧師尊來說,這只是實踐「不捨一個眾生,粉身碎骨度眾生」的大願力。事實上,盧師尊早已知,一切諸法皆悉空寂,本無生滅。但願 人人體會書中意,解一切法如虛空,而起正信:
「我以幻化的一切去啓人信仰。若不如此,佛性空寂不可言說了。我只是隨一切眾生種種差別,而說種種差別之法。」

《悟境一點通》,屬於是「般若哲思」系列的文集著作,是 盧師尊藉由書裡的「四十五問」,道出一位實修成就者對佛法的見解與領悟,使閱讀者對佛陀的根本教義,有更進一步的理解,而能打破現世間佛教派系之間的隔閡 (三大語系: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八宗:三論宗、瑜伽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淨土宗、律宗、密宗),重新回到佛陀教法的實踐與目的之「原點」:
「我自認我是善知識了,見了『道』,見了『性』,開始接受各界的訪談。在一問一答之間,將自己的見解及悟境,呈現在信眾的眼前。不只是有理論的研究,更有實修的心得,我也能展現我的神通證量,這樣的『訪談』記錄,是非常精采的。」
這部文集裡一問一答的內容,為我們解答了《六祖壇經》中「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這四句的疑惑,展現出世間的「入世法」與「出世法」的共存,說明佛法並非是虛無縹緲的真理,而是存在於我們身處的世界和生活之中,指出真正的「覺悟」,來自對世間的理解和體驗,從煩惱中體悟清淨的道理。讀者若能仔細領會,便能從中找到諸法的正理,例如是:「世俗諦」與「勝義諦」、「了義」與「不了義」的解讀,禪宗的參悟心得,密宗修行的要訣,諸宗修持的法理相同之處,讀後將使人們眼界大開。一如書上所說:
「我說:這一段文字,對密教行者特別重要。是觀修法的重點。由『有』入『空』。等持是『住』於三昧定。我特別說明,密教的修行,是先由『方便法』入於『智慧法』,最後等持於『空性』之中。要達於明心見道,也須要在禪定之中,去體會真正的道。」
《悟境一點通》裡面,尚根據「漢史」的記載,指出「蓮花童子」在漢朝已有,其形相是站立蓮花上,穿著如「天竺」人,地位等同佛如來,自成一大淨土(考證者是張明聰先生)。盧師尊還闡釋了蓮花童子心咒(上師心咒)的力量和咒義,以方便讀者了解:
「我再一次的解析咒義吧!嗡-宇宙。咕嚕-大導師。蓮生-蓮花化生者。悉地-淨土。吽-成就。(短咒)其本義是:『宇宙的大導師,教導眾生蓮花化生,到達彼岸的淨土,一切成就。』至於『長咒』加上『阿訶薩沙媽哈』,這六個字,是指六道眾生,也即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六道的眾生,全部解脫之義也。此咒也是蓮花童子的心咒,凡是蓮花化生的菩薩均稱為蓮花童子。」
在這書冊中,盧師尊也教人如何區分迷信與智信的差別,以及怎樣去認清人間所謂的「神棍」,亦有糾正人們對於「神通」的錯誤認知,強調「神通」也只是一時之幻,真正明心見性者,不會去執著神通 (脫三界,才是最大的神通)...。在現今這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盧師尊文集就好比是紅塵裡的擺渡,除了具有矯世勵俗的作用,調御眾生的習性,加深對佛法的認識,還會令人們放下俗世的執念,而一心修行。於是乎 ,閱覽書本上蘊含的佛法義理,便猶如是徐徐吹來的清涼風,送走了人間的苦惱與煩悶。

佛法講輪迴,認為所有眾生均歷經無數的轉世,依自身善惡因果,輪轉於十法界中,也唯有輪迴與因果法則,才能圓滿詮釋生命的現狀與終極型態。只是一般人幾乎無法保有前世記憶,除非能夠修習佛法,獲得六大神通中的宿命通,方能憶起前世的種種因果。而第 228 冊《法王的大轉世》,描寫的就是 盧師尊多生的奇異輪迴與轉世經歷,令人大嘆因果不可思議。
佛教有此說:「佛前知無量劫,後知無量劫;羅漢前知五百世,後知五百世。」這句話說的就是不同層次的宿命神通。由於四聖界的聖者已證得無我,不僅能憶及前世,甚至未來世都能預知,實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盧師尊此世透過實修真佛密法,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順理成章地獲得宿命通,因而在〈傳奇的轉世〉一文中如此說道:
「關於盧師尊的轉世,這記憶帶中,寫出來的,只是少數中的少數。如果要全部寫完,恐怕十本書也是寫不完的,多到難以思量。為什麼呢?因為這是『蓮花童子』百世救度眾生的大事業。」
那麼 盧師尊在這些無數的轉世中,究竟是預先設定還是隨機以任何身分出現呢?盧師尊告訴我們:「轉世的過程中,我知道有三大轉化:一、修行人。二、王者。三、平凡人。」
譬如這一世的 盧師尊,出生就相當平凡,後因瑤池金母為其開天眼,才走上修行之路,終成一代密教法王。在〈拔掉一根大鐵釘 (序)〉文中,盧師尊就詳述了他和瑤池金母的前世因緣,也正因有此緣,今世才能與金母如此道緣深厚。
而眾所周知,盧師尊曾多次公開,他的本地就是阿彌陀佛。另外在人間,以修行人的身分,則曾轉世為佛陀十大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書寫《封神榜》的作者「道士陸西星」、精於神算命相的異人「九方歅」。
更曾多次轉生密教法王,最令人震撼的便是:「密教五大傳承,五百年一轉,甚為稀奇的:蓮華生大士 (紅教)。龍樹菩薩 (金、胎兩部)。畢瓦巴 (花教)。那洛巴 (白教)。宗咯巴 (黃教)。」
而轉世為國王的前世則有:月河國的國王,即「天河勝景處」的統御聖王。亦曾轉世為「五帝之一」,盧師尊並未言明是那一帝。六大神人之一的神農氏,被尊稱為「神農大帝」。以文王掛聞名的「周文王」。在藏地相當有名,創建桑耶寺的「赤松德真王」。西夏王朝(大白高國)的第一位帝王「景宗皇帝」、第五位皇帝「仁宗皇帝」及「西夏末帝」。
盧師尊更曾多世轉生為大思想家,即使不是國王或大修行者,同樣對娑婆世界有重大的影響,如:治水的「大禹」、周朝末年的「列子」、崇尚自然逍遙的「莊子」、戰國時期的「鬼谷子」、「韓非子」等…。
如此漫長時光,背負度化眾生使命的輪迴轉世,這般多元的生命,究竟有多精彩呢?讓我們一起來細細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