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後的尊嚴

 

在喧囂忙碌的世界裡,曾有兩個靈魂靜靜地沉睡多年,無人記得、也無人問候。他們的遺體長久停留在加德滿都瑪哈拉君教學醫院 —— 沒有名字、沒有家人、沒有告別。他們生前也曾笑過、愛過、呼吸過,卻終究被社會遺落在陰影裡。

但這一天,他們並沒有孤單離去。感謝仁波切吐登卡瑪的慈悲與護持,讓這場最後的旅程充滿尊嚴與溫暖。從新加坡到尼泊爾,仁波切始終以行動踐行慈悲,給予被遺忘的人安慰,給予逝去的生命一份榮耀。

當我們送別時,眼前的真實令人震撼:冰冷的身軀,蒼蠅環繞,水氣沉重;轉眼之間,隨著火焰燃盡,只留下灰燼,隨巴格馬提河靜靜流走。從沉重的寂靜到隨風散去,那一刻心中湧起的情感,難以用言語承載。

感恩尼泊爾獅子會青年領袖們的付出,他們堅守到最後一刻,確保每一道儀式莊嚴圓滿。因為尊嚴,不該取決於身份、財富或是否被記得。每一個靈魂,都值得一個體面的告別。

當灰燼完全消失在河水裡,我們沒有立即離開,只是靜靜守候。那是一個無聲的承諾 —— 不讓任何靈魂孤單離世。這不僅是一場火化,而是一份愛,一種對冷漠的溫柔抗議,一句無聲的提醒--「有人仍在乎」。

從心底感謝仁波切與每一位青年志工,讓這最後的告別化作最珍貴的禮物。

灰燼提醒著我們:「生命最後能留下的,唯有曾經給予的愛,以及別人回饋的尊嚴」。生命脆弱,「記得」是一種選擇。願我們都能及時選擇 —— 去關懷、去記得。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