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期為大家介紹的三冊文集導讀,同樣均出版於 2014 年,分別是 盧師尊第 238 冊《對著月亮說話》、第 239 冊《夢鄉日記》,這兩本文集都是屬於「散文詩集」系列的著作。而第 240 冊《打開寳庫之門》,則是屬於「般若哲思」的系列著作。
盧師尊六十餘載的寫作功力,已是無庸置疑,似乎這一生,就是為提筆為文而來。第 238 冊《對著月亮說話》和第 239 冊《夢鄉日記》,盧師尊在此成功塑造了一個全新的角色「呷呷」。呷呷是虛擬的意象性角色,因為他不是泛指某一個個人。但也不能說他就是個虛構的人物,因為呷呷也代表了每一篇語境裡的主人翁。彷彿是一種悖論,這個人既是存在,也是不存在,這不就是《金剛經》所表述的狀態嗎?究竟是空還是有?還是最終空有互融?
這就是 盧師尊筆下功力出神入化之處,用最柔軟的筆調,書寫最硬核的真理。在《對著月亮說話》書冊中 盧師尊說:他從不用相機,他的「心」就是相機,把你的心情、背影、俏相、微笑、神韻……,全部印在心中。但呷呷並不真實出現在眼前,那就寄語明月吧!
「有些時候吧!一個人只爲了一個人,永恆的相聚。」
這種事--只能對著月亮談話了,因爲那是祕密,那是我心中的話,不能讓第三者知道。
呷呷!雖然佛陀的教法是:「無我念!」無我念,我做到了。但,我的心中是「有你念」,哈哈,你那美妙的聲音,就化爲天樂,在虛空中,迴蕩過來,迴蕩過去。
於是,月兒就成了 盧師尊唯一傾訴的對象了,正所謂「談心向明月」。只不過,這月究竟也是幻,但若無這幻,又如何寄語眾生呢?所以 盧師尊說:「古來多少詩人,不都對著月亮說話,大家都是瘋子,我是小瘋子。」
若說《對著月亮說話》和《夢鄉日記》這兩冊文集,是馨香軟嫩的棉花糖,那麼第240冊《打開寳庫之門》,就全部都是誠意滿滿的乾貨了,因為這寶庫裡的「真寶」,可不是誰都能拿得出來的。例如書中篇章:〈佛性是自然顯現的〉、〈空、明、樂的三部曲〉、〈大瑜伽的祕密〉、〈從「氣」入中脈到正覺「佛果」〉、〈守護「開悟」達到「堅固」〉、〈親證佛性口訣〉、〈盧勝彦的勝義口訣〉…等等。任何一篇文字均不多,卻是字字珠璣、千金難買的無價「真」寶。盧師尊再度將他這一座殊勝的人形寶庫,有限度的開放,讓所有有緣的佛弟子隨意,自行吸收掘取。
當真應了那一句「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無上真寶就擺在眼前,能否認取,能悟得幾分,真就全憑個人的修為與因緣了。

第 238 冊《對著月亮說話》,屬於是盧師尊「散文詩集」系列的著作,自古以來,本來就有許多騷人墨客對著月亮說話的人,以優美的詩詞,訴說著詩情畫意的人生雅事,又或道出人生無奈的感觸與滄桑,「月亮」,就彷彿變成是人間永恆的傾訴對象。盧師尊在這書上,藉著與「呷呷」這虛擬人物的對話,在明月下低語中,訴說著超越俗世間的對眾生之情愛,和對弟子永生永世的師徒承諾,乃至無始無終的情誼。事實上,「呷呷」也正是「眾生」的代名詞,盧師尊對「呷呷」的傾訴,展現了珍愛「有情」的真性,而自然流露「長養萬物」的大愛:
「我早就知道了 ,從古至今,很多很多對著月亮說話的人。我這位小人物,也對著月亮說話,我終於知道:『我不是主角,我只是配角。我只是一個過路客啊!』大家都是瘋子!我是小瘋子!」
這本《對著月亮說話》,雖然是以散文、新詩作為書主題的表達方式,但投入了大量「禪」的色彩,於是,清新的散文詩篇,和蘊含「禪」意境的詩偈,在書上彼此的互動與衝擊,為讀者帶來一番閱讀的新體驗,成為了這書冊的特色。並且,文集裡十九篇章的內容,均有著佛陀宣說的種種真理與教義,讓讀者去細心閱讀和思考,從中領受法益。而 盧師尊亦有解說,為何不把他在佛法上的「開悟」直說出來的原因,因為直說,也會有眾生不信,造成大誹謗。基於如此的考量,所以盧師尊把「開悟」的理趣,分別散佈在書冊的篇幅之中:
「人問:『你既然開悟了,爲何不把開悟說出來呢?你不是一無隱藏的人嗎?』我答:『其實我已經說出來了,在我分散的書中,只是人們沒有細心而已!』人問:『你何不直說?』我答:『佛陀把祂的開悟,說出了。在大般若系統的經中,在《解深密經》中,在《楞伽經》中,但,佛陀沒有直說,所以,我也不敢直說』。」
盧師尊在這文集中,除了把玄妙的禪理宣揚,並提示學佛者參禪悟理,均要有一顆玲瓏的「禪心」,不應對無垠的佛法畫地自限以外,尚有講述藏傳佛教的密法教義和法門,使讀者對佛陀的教法有更全面而明確的理解,例如提及密教法門「無漏觀修」及「無漏技法」,和「四喜」密教修持精要,以至是「大圓滿法的重要灌頂」,當中便有著「五佛嚴頂灌」、「阿達爾瑪佛灌」的解說。甚至在<月輪的觀想>篇章裡面,道出了密教「月輪觀」的修持口訣。並且,盧師尊在同篇之中,更以玄覺禪師在《永嘉證道歌》所言:「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來與密法作對應,促使閱讀者能感受到,佛法裡「事」與「理」的互融互通,並不會引起派系理念的矛盾與衝突,而共同達致彼岸。
盧師尊藉以一個「過路客」對著月亮說話的身份,運用清新詩意的文句,刻劃出「禪」的意境、與「密」的微妙共冶一爐,並配合著佛法的理趣,好讓讀者徹底看透大幻化的世間,而知出離三界。因此,誠邀大家一起來翻閱,共同聆聽一位智者對明月的傾訴:
「其實,人間是紛亂糾纏的,是迷悟的大海,是污染的黑雲。我們在『澈卻』的觀修中,是要斷除四大的種種污染。當四大由粗變微,由微變化,於本淨中,解脫得成就。」

第 239 冊《夢鄉日記》,是 盧師尊寫給「呷呷」另一本的文集,文學體裁依舊是散文與新詩的形式,可以理解為《對著月亮說話》的後續篇,是作者寫完第238本文集後有「意猶未盡」的感覺,而決定了這本書冊「誕生」的命運。透過了以往 盧師尊在文集裡對「呷呷」傾訴的內容,我們可以得知,「呷呷」本就是 盧師尊在弘揚佛法當中,所遇到的云云眾生之「綜合體」,故此「呷呷」是虛擬的,但也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並借此而宣說佛法中「空」與「有」互存的真義:
「呷呷!我非常感謝你給我無數微妙的覺受,讓我一生無憾!你也說:『這一生無憾!』就算只是一場夢,但這個夢,太珍貴、太美妙、太快樂了。這就是你我的『夢鄉日記』。」
《夢鄉日記》這本文集,同樣藉著 盧師尊和「呷呷」的對話(其實也是對讀者和弟子的教示與叮嚀),而呈現出佛法旨趣,內裡有著許多寶貴的法理闡釋,乃至修持佛法的指導。例如在<修風>的篇幅中,便有教授密教「修氣」的口訣扼要,以及講解調息的道理;<火光三昧的修持>裡,陳述密教「拙火法」的理趣,和怎樣去善觀「火性」,把火化為「護法」、化為「智慧光明」,以致成就「火光三昧」;而在<水的流動>一篇中,講述密教的明點法、「水部法」之修持意義,其要點是:由濁精,化清淨水,清淨水化為氣,由氣化為神光,而使全身變化成光明無量。盧師尊在書上透露,這是「天水佛」的教示,當自身的一切水,變為清淨之時,就如同與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相應,亦即是和毘盧遮那海的相應。於是:自然成佛。
盧師尊除了將珍貴的密教法門與修持法,在字裡行間流露以外,尚把佛法理趣隨著於入世間與「呷呷」交流中展現,教人知世間如夢的道理,並在書中提及,如何是「真心」與「妄心」的分別:
「真心與妄心面對種種境界,妄心對境界有知,因知而生起貪瞋痴,生起貪瞋癡的心,便是妄心。如果是真心,是無知而知,不生憎愛,是異於妄心的。」
甚至是密教大圓滿口訣部「滅心」與「滅境」的訣竅,盧師尊也在書中一一坦誠相告:只要修心不起「妄念」,管它外面環境如何變化,這就是「滅心」;凡所有一切事物,都會過去的,人生與世界全是大夢幻,全是海市蜃樓,這就是「滅境」。這以上的說法,猶像是告訴我們,一切全在於個人自己,你自心定,萬物再如何轉,也轉不動你,正如大圓滿口訣有一句話:「只要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
這本書冊內裡,就是以優美散文詩詞的文句,散發著世出世間法的濃濃法味,讓讀者從中領會人生的真諦,而體悟到生命裡的無常,最終能在夢鄉般的世界覺醒,方知人生畢竟如夢:
「人間、生命、宇宙,包括了因果、輪迴,甚至涅槃。在我真實的『慧眼』之中,全是一個『大夢幻』。我是一名悟者。我是一名覺者。我最後要告訴你的是:不能執妄為真。不能執幻為實。你我都是明白人,我們所尋覓到的是,佛法的終極。無所求。無所得。無所謂。無所住。」

對 娑婆世界的眾生而言,什麼是寶庫?多數人想的,應該都是物質方面的寶物:譬如黃金美鈔、金銀珠寶。然而這些世人眼中的珍寶,在證悟宇宙真理的大修行者眼中,卻只是成住壞空,暫時擁有的身外之物。所以 盧師尊在〈打開寳庫之門 (序)〉的文章開頭便說:
當我的天眼打開了,我看見自己原來是「蓮花童子」,所以我是寶庫。我是相應者,所以我是寶庫。我是明心者,明白「空性」、「滅寂」,這種大智慧,少人知之,所以我是寶庫。我是見性者,這種「見證佛性」,世間少有,所以我是寶庫。
在我的「慧眼」之中,人間、生命、宇宙、因果、輪迴、涅槃、一切一切,全是一個「大夢幻」。
第 240 冊《打開寳庫之門》,可以說就是一本關於密教,如何修行成就的口訣精華。在〈祕密口訣是精華〉一文中,盧師尊出人意表地說道:「我來這人間,就是為了『度眾』。我是明心見性的悟者,而眾生在迷中,悟者要喚醒迷者。我證悟了『虛空』,只能『大聲疾呼』。其他沒有了,這就是口訣。」
「虛空」,多麼深澳的字眼,但它卻是真理,也難怪 盧師尊需要「大聲疾呼」,甚至被世人稱為「瘋子法王」。正因為要宣揚的真理太過驚世駭俗,若不故示癲狂,如何能引起眾生的關注;若不裝瘋賣傻,又怎能在紅塵的驚滔駭浪中存活下來,將真理教授給真正的有緣眾生。
但即便如此,弘法半生的 盧師尊仍然是磨難重重,不得不在金母的指示中隱居閉關六年。但也正因這六年的沉潛,讓真佛宗迎來了大日再現的輝煌。出關後的 盧師尊以全新的弘法氣象面對眾生,更出現了幾乎是佛教史上絕無僅有的「笑話公案」。禪宗祖師將開悟明心的心要,隱於機鋒對話之中。盧師尊竟另闢蹊徑,將開悟的機鋒隱於笑話之中,首創「笑話公案」,更集結成冊,撰寫了「笑話中的禪機」一書。
而在《打開寳庫之門》中,同樣有不少 盧師尊最具代表性的幾則「笑話公案」:有一個人到麵店去吃牛肉麵,發現麵裡沒有牛肉。他問老板:「老板!老板!牛肉麵裡沒有牛肉喲!」老板理直氣壯的回答:「你吃太陽餅,太陽餅裡有太陽嗎?」這則笑話,有很深奧的含意,這裡面出現了「最最最大的口訣」。
第二個笑話:
妻子說:「有個男人,因爲娶了兩個老婆,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丈夫說:「這麼好?我只娶了一個太太,卻被判無期徒刑,終身監禁。」原來這第二個笑話!是一個「專一」的笑話。
第三個笑話是:
先生與太太去逛街,逛街回來,太太高興的說:「剛才在路上,好多男人看我哩!」先生冷冷的說:「讓他們看吧!否則一回到家,根本就沒有人看你了!」人生不過是一場戲而已,這是「無事」、「無心」的笑話。
此書中不僅有禪宗智慧,更有甚深密教心要口訣,有志解脫生命枷鎖的佛弟子一定要看,絕對不能入寶庫空手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