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 聖尊蓮生活佛 主持「地藏王菩薩本尊法」同修 暨《大佛頂首楞嚴經》第 065 講

 

〈卷第三〉

「阿難。又汝所明,鼻香為緣,生於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以鼻為界。因香所生,以香為界。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為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若取肉形,肉質乃身,身知即觸,名身非鼻,名觸即塵。鼻尚無名,云何立界?若取嗅知,又汝心中以何為知。以肉為知,則肉之知,元觸非鼻。以空為知,空則自知,肉應非覺。如是則應虛空是汝,汝身非知。

今日阿難,應無所在。以香為知,知自屬香,何預於汝。若香臭氣,必生汝鼻,則彼香臭二種流氣,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則非臭。若香臭二俱能聞者,則汝一人,應有兩鼻。對我問道,有二阿難,誰為汝體。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二性不有,界從誰立。若因香生,識因香有。如眼有見,不能觀眼。因香有故,應不知香。知即非生。不知非識。香非知有,香界不成。識不知香,因界則非從香建立。既無中間,不成內外。彼諸聞性,畢竟虛空。是故當知,鼻香為緣,生鼻識界,三處都無。則鼻與香,及香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鼻香為緣 生於鼻識

又要講《楞嚴經》了,哎!天啊!釋迦牟尼佛祂真的是很會講(笑)。這一段是「阿難,又汝所明。」祂這樣講:阿難尊者,你也是知道的。「鼻香為緣」,你的鼻子叫做「鼻根」,「香」是香塵。因為有這兩個緣,所以出生了鼻子的意識,叫做「鼻識」。「此識為復因鼻所生」—— 釋迦牟尼佛講:這個識是因為鼻子所生出來的嗎?其實不是。你光有鼻子,沒有香,這識也出不來。「因香所生」—— 是香所出生的嗎?也不是。因為香如果沒有鼻子,它也不知道什麼是香啊!

「阿難,若因鼻生,則汝心中,以何為鼻?」—— 如果是鼻子出生的,那麼你這個心中產生的意識,以何為鼻?這個是鼻子出生的嗎?鼻子為界嗎?

 

鼻識從何而來?

如果取肉形雙爪之相,為取嗅知動搖之性」—— 香是動搖的;鼻子是不動的。「若取肉形」—— 若取這個鼻子。「身知即觸」—— 祂這樣子講了半天,就講到身體。你的意識是怎麼產生出來的?其實你這個香的這種感覺,到底從哪裡產生出來的?誰能夠講?是鼻子產生出來的嗎?不是啊!沒有香,怎麼會鼻子產生出來?有了香,你沒有鼻子,也不能夠產生鼻識啊!鼻識本身來講,從哪裡產生出來的?祂一直在問這個問題,是鼻子產生出來的嗎?還是香產生出來的?都不是啊!也就是三者都是沒有自性的。簡單的講就是這樣子。

 

由鼻子跟香的緣 產生鼻識 皆無自性

這鼻子如果沒有香,你聞不到香味,你就不會產生那個香的鼻子的意識。鼻子有自性嗎?沒有!那鼻識呢?是從哪裡產生出來?是因為鼻子跟香的緣產生出來。但是你說鼻識是在哪裡出生的呢?是鼻子出生了嗎?不是啊!也不可能是香出生的;也不是虛空出生的。現在問你,鼻識 —— 鼻的意識是從哪裡產生出來?當然是從你身體產生出來的。身體在哪裡啊?祂就在問這個問題。

是你身體產生出來的意識,沒有錯!但是,它是在哪個地方產生出來的?沒有啊!對不對?你不知道它從哪裡,從腳嗎?也不是啊!從手嗎?也不是啊!從皮膚吧?也不是啊!從心嗎?說心產生出來的,那你的心是這個肉團心嗎?也不是啊!所以講了半天,這個鼻識是空的、鼻子也是空的、香也是空的,一切都是沒有自性的。祂這一段論的就是鼻子、香,還有鼻識,其實都是空的。

 

伊蘭樹臭喻煩惱 栴檀木香喻菩提

我們不能看這個文字,這個文字看了你頭就腫!祂說有兩個東西,「不生伊蘭及栴檀木,二物不來,汝自嗅鼻,為香為臭?」所謂「伊蘭」,要跟大家解釋什麼叫的伊蘭?伊蘭在印度是一種樹,它的花很漂亮,但是樹的本身很臭。祂說有那種樹,整個附近環境的都是臭的。所以,經常把伊蘭當成煩惱。這個「栴檀木」是香的,就像檀香木一樣,就代表菩提。伊蘭就代表煩惱;檀香木的香味就代表菩提,這是屬於香的。

這個香的跟臭的,「為香為臭?臭則非香,香則非臭。」—— 你說臭的就不是香的,那麼香的就不是臭的。如果你能夠一下子就聞到香跟臭,兩種都能夠聞到了,則你一個人應該有兩個鼻子。一個鼻子只能夠聞香或者聞臭,不能夠一下子香跟臭兩個都聞到。釋迦牟尼佛這樣子講對嗎?

 

吃香的 屙臭的 香臭一如

其實香跟臭,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神通,我們吃的東西都是香的。奇怪!經過腸胃以後,它就變成臭的出來。這裡有一個笑話,笑話當中有講:當你覺得你自己的大便很臭的時候,你要想一想,有些人三天都屙不出來,便秘啊!他便秘三天都屙不出來,那個比你聞到臭味更加的臭。所以你聞到臭味,你應該要高興才對 (笑)。為什麼會高興啊?因為你能夠拉出來;別人還拉不出來呢!你能夠正常的每天都屙出臭的,這表示你活得很健康。連屙都屙不出來,便秘。便秘有的一天、兩天、三天,他都屙不出來。你屙出臭的,你還要很高興。哇!暴富!暴富!(笑)。你應該要很爽才對。

 

香會變成臭 臭的也能變成香

香跟臭一如,你吃了香的進去,變成臭的出來。有些人寫詩,還說當初吃香的,變成臭的出來,為什麼你當初不吃臭的呢 (笑)?不過也有人喜歡臭的,像臭豆腐,越臭越好,對不對?越臭越好,臭豆腐啊!臭的味道,臭的也是很好的。所以真的是很難講。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祂說香跟臭就有兩個鼻子,然後也就有兩個阿難尊者。誰是你的身體呢?

「若鼻是一,香臭無二,臭既為香,香復成臭」—— 這個是講屙屎,那也沒有什麼香跟臭的界線,香跟臭味沒有什麼界線。因為香會變成臭的,臭的也會變成香的。

 

甜的口水遇到空氣就會發臭

你知道嗎?我講一個很簡單的接吻,對不對?那是舌頭跟舌頭碰,然後唾液跟唾液。唾液就是你的口水。甜的口水運到他那邊,他的口水也是甜的,你的口水也是甜的,都是甜的。但是你如果口水黏在了臉上,隔一下子它就變成臭的,而且是很 yuck 的。你知道口水吐出來,一下子它就馬上就變成很臭很臭的。體內的口水是甜的,但是你吐出來就變成臭的。所以到底什麼是香的?什麼是臭的?真的搞不清楚。真的!如果你那麼喜歡接吻,喜歡吃對方的口水,好啦,我吐出來給你吃 (笑),你喜歡嗎?不喜歡啊!因為它變成臭的。所以釋迦牟尼佛講這個鼻子的鼻根沒有自性,香臭的塵也沒有自性,還有你的鼻識也是不知道在哪裡?也是沒有自性。三者就是這樣子,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信箱裡沒貼郵票的信

我有一個寫的插曲,就是我住在合作新村的時候,有一個女生,當然她的名字不好意思講出來,我就把她寫成「惠惠」。她年輕的時候,她就經常拿一封信,然後沒有貼郵票,投在我合作新村家的信箱裡面,寫我的名字。因為我在報紙上寫文章跟出版書,都有我的住址。那時候在台灣出版書的時候,有寫台灣的住址,她就知道我家住哪裡。經常今天寫一封丟進去,明天寫一封又丟進去。只講一次她的名字,她叫「莊玉惠」吧!我們叫她惠惠。她人長得怎麼樣?跟我一般高,五官很端正,相貌也不錯,喜歡戴一個草帽。

 

 

漂亮的女生 愛戴帽子

她寫到最後,我覺得她寫信,就跟她約,我們一起出去玩,出去郊遊。我們也照相,我的相簿裡面有她。然後我跟她談得很不錯,跟她講佛法,她也相信,跟她談佛法,她也很喜歡。她就是有一個毛病,什麼毛病?我講過好像氣喘,她就氣喘。我們台灣話叫做「痚呴 he-ku」,國語叫氣喘,就會有這種「痚 he」的聲音出來 (師尊示範氣喘),是不是?這種聲音啊!其實她長得不錯,相貌也很好,她身家也不錯,穿的也很好,很漂亮,人也長得不錯,喜歡戴帽子。她跟我照相,都是戴帽子。然後你吻她嗎?「痚he」(師尊示範氣喘),你就被她嚇到。你想吻她,她喉嚨「咯咯」,就是已經有東西在喉嚨裡面,你怎麼敢吻她呢?以後就散了,我們就分手。

 

氣喘很難治

她蠻信佛,聽說她一直在一個寺,那個寺叫做「寶山遍種菩提樹,覺苑常開智慧花。」什麼寺?「寶山遍種菩提樹,覺苑常開智慧花。」台中有個「寶覺寺」,她好像是那裡的知客。有沒有嫁人?我不知道。總之我不敢娶。我問長輩,我說:「這個女孩子可以娶嗎?」長輩搖頭說:「那個痚呴是治不好的,很難治的」。你查一下手機看看,沒有辦法治,氣喘是沒有辦法治的。其實講醫學那麼發達,其實有很多病根本就沒有辦法治,真的!到現在,你連那個氣喘,你都沒有辦法治,你那個治什麼?醫學那麼發達,很多東西都不能治的。

 

濕疹很難纏

當初我濕疹,我以為濕疹只是一種皮膚病,擦擦藥就可以好了,以後就不會再生。不是欸!它又來,去了又來,去了又來,癢的地方不一樣。我曾經有一次跟大家講,我這個手抓不到的地方,就不會有濕疹,臉不會有濕疹,我的背不會有濕疹。我手抓的地方都會有濕疹;抓不到的地方都不會有濕疹。但是現在不一樣喔!抓不到的地方,它也給你癢;抓得到的地方,它也給你癢。今天癢這裡,明天癢那裡,癢來癢去、癢來癢去,抓不勝抓。你預防也很難預防,你今天抹這裡,它癢那裡;你抹那裡,它癢這裡;你抹屁股,它癢前面 (笑)。真的!它跑來跑去欸!

我問「秀君師姐」:「會癢一輩子都這樣嗎?」她說:「一輩子的事情,你一輩子要保養。」我到八十歲的時候才知道有濕疹這個東西,以前從來沒有。我一有濕疹,大家都有濕疹,很多人都產生濕疹。奇怪了!而且大家都有這個經驗,很多人有這個經驗,這是什麼東西啊!它也治不好。

 

很多病很難治

不要講師母的那個病,她也沒藥醫啊!師母的那個病,她跟醫生問診,醫生說:「我的藥已經用盡,已經沒有藥了。」也不能治。不要說癌症啦,真的!癌症也是很難治的;另外還有血液也是很難治;好像什麼東西都很難治。對不對?醫學那麼發達,真的!這世界上很多事情,很難想像。也不知道怎麼抓?到底病根在哪裡?如何能夠把它完全治好?

 

老病相連 醫生也袖手無策

所以很多的醫生,你以為他是很了不起的醫生,醫學博士。我們真佛宗裡面,醫學博士也不少,他的病自己也沒辦法治啊!我知道教授師的姐姐,她以前是在養老院是嗎?你以前在養老院嗎?對齁!養老院很多的醫生喔!?那個養老院很多老人在那裡也都是醫生,對不對?(師姐:有。因為我們那邊的養老院是一半政府,一半私人的,所以它那邊有法官、醫生,都在我們那邊養老。有些不知道他是誰?但是護士都會叫他:某某醫生吃飯了,這樣我們才知道他是醫生。)

所以醫生本身也會病也失智,那是失智。到老的時候,他失智的時候,他不知道他是誰?他是醫生欸!而且那醫生是屬於心臟科權威的醫生,他也失智。腦科權威的也是失智,他專門醫人家的腦,他自己的腦呢?他自己已經失智了。很多醫生老了,到養老院都失智,都傻傻的。他自己的病他也治不好,到最後也是一樣要死亡,所以醫生也不是全能。人的身體真的是很脆弱。真的!如果是老,跟病就是接在一起。

 

每個人都有秘密 只是沒說出來

所以年輕的時候,妳很漂亮對不對?你知道「老菩薩」以前也是市場之花。她還跟我講:六十年前我有一段秘密,要告訴我。六十年前,妳的秘密,妳的情人吶!一定是這個對不對?我一猜就中了。六十年前妳的情人,老菩薩呢?麥克風拿給她。你說六十年前,你有一個秘密,你講出來給大家聽 (笑)。(老菩薩:大家都有秘密,只是不敢說出來。以前的秘密是在放在心中;現在的秘密可以公開,有秘密都公開出來,沒問題。)

好啦!你看,六十年前的秘密,六十年前,對不對?所以很可怕,她放在心中,到現在還沒有忘 (笑)。所以人生的事情真的很難講,真的!六十年前,她是市場之花,人家還追她呢!每天送一朵花給她,對不對?送到 99 朵的時候,她心就動了。

 

尊重自己 莊敬自強 讓生命有意義

其實,人身真的是很難得,我們年輕的時候,真的要自己保重自己的身體。然後你自己本身來講,我們常常講:「莊敬自強」,自己尊重自己的身體,自己專注在自己的人生的意義,你的生活才有美好的回憶。而且你活的這一生當中,你才有光彩的。自己要尊重自己,叫莊敬自強。你如果把你的人生浪費掉了,那你這一生一點意義都沒有。枉費你這一生,到時候還要輪迴、還要受苦。所以,其實生命也是很重要,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注意自己身體,能夠有智慧,過有意義的生活。

 

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因果不昧

像釋迦牟尼佛講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是最重要的。你能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你將來就可以到天上界,這是最起碼的。如果你明明知道不好的,你去做,那你就會墮落到三惡道。因果本身是不爽,它本身不能夠造假。依照你的業力,人死的時候,什麼都沒有帶走,就只是你的業跟隨著你,你應該轉世到哪裡去,就依照你的業去轉世。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所以釋迦牟尼佛講這些,祂最後的目的就是講說:雖然眼、耳、鼻、舌、身、意,就像我們《心經》裡面講:「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這等於是說,這些都是沒有自性的,在《心經》裡面已經講得很清楚。

 

悟十八界無自性 證本具妙明真心

什麼是有自性?如何修行呢?就是利用這些沒有自性的東西,然後變成「妙明真心」。利用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來修行。最後呢,就證明了你自己的妙明真心。《楞嚴經》主要的意思是這樣,剛開始都是講「沒有」、「空」,沒有就是沒有自性。這個不是自性;那個也不是自性,講了很多的不是自性。但是到最後,就是要利用這些沒有自性,再轉化成為妙明真心。《楞嚴經》本身的意義就在這裡 (鼓掌)。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

所以能夠成就菩薩,到最後「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因為是「無所得」,所以你才能夠成就一個菩薩,就得到妙明真心。以這些沒有自性的東西,然後把自己轉化,到最後證明了妙明真心,就是這樣子。《楞嚴經》主要最後的意義是這樣子。謝謝大家。

 

嗡嘛呢唄咪吽。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