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未卜先知神通夢 接引有情入玄機

 

期為大家介紹的三冊文集導讀,是出版於 2015 年底、2016 年初的三本文集,分別是 盧師尊第 250 冊《未卜先知》、第 251 冊《剪一襲夢的衣裳》、第 252 冊《三摩地玄機》,依次是屬於「靈異神變」、「般若哲思」與「道顯密禪」三種風格迴異的系列著作。

第 250 冊《未卜先知》,顧名思義書中內容,多以 盧師尊親身經歷的靈異神通經歷為主。有人說佛法不談神通,其實這是誤解,反而精進修持佛法,最終一定會產生神通。盧師尊便認為,神通是修行者透過心念轉化、運用自然力量所能達成的境界,其核心在於「心想事成」和運用「地水火風」等力量。所謂佛教不談神通,只是佛陀不希望弟子們以神通惑眾,因此禁止弟子妄顯神通。

而「未卜先知」只是神通的其中一個面向,但也已是妙用無窮,能預知未來之事。然而在《未卜先知》書冊中,盧師尊的未卜先知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常透過不同因緣顯現:有虛空聖靈告知、有神鬼稟之、有神算占卜得知、有夢示之、有吉凶徵兆顯化之,變化多端。

第 251 冊《剪一襲夢的衣裳》,歸類於「散文詩集」的系列作品,是 盧師尊憶念過去不同生命階段的抒情之作。書中主題豐富多變,有風雪晴雨、有花草叢林,有師徒親眷之情,也有芸芸眾生的剎那交會。每一篇章都看似簡簡單單的描寫,文字輕盈簡約,卻如春風拂面,讓人心弦悸動,說不出的喜怒酸甜。或許,這就是人生的滋味吧!不同的人,各自從中品嘗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況味。

第 252 冊《三摩地玄機》,則屬於「道顯密禪」的系列著作。所謂三摩地,就是禪定之意,不僅是修習佛法的核心之密,更是證悟法身的唯一法鑰。在這一冊的文集中,盧師尊可說是集此生修證之大力,將所有他實修實證過的禪定法門一次道盡。從三摩地的前行、坐姿的分析,到靜坐會產生的種種覺受、靜坐的口訣。

               還有各類法門對禪定的解釋與實作區別:例如時輪金剛九次地定、四種瑜珈中的禪定、無垢光明論等。更有 盧師尊自身實修過的種種禪定功法介紹、禪定經歷、禪定與空性的關係,簡直就是一本禪定百科全書,無怪乎命名為《三摩地玄機》。此書確實是無上禪定密笈,更是實修禪定的無價珍寶,得閱此書定是福緣深厚之人,而能以此書實修,更是超凡入聖、成佛有望。願眾生珍惜殊勝法緣,不負 盧師尊寫書度眾的大願悲心。

 

 

250 冊《未卜先知》,是 盧師尊「靈異神變」系列的著作,「未卜先知」本意指有先見之明,不用占卜便能預知將會發生之事。但在這本書裡,盧師尊卻利用這成語的含義,說出世間種種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巧合的,一切盡在宿世的因緣果報之中。而 盧師尊已是成就佛道的緣故,自然具有預見的能力,能夠看透事情的發展 (未卜先知),於是乎,由此印證佛法的真實不虛。

書冊以<加州四大媽求龍王>作為序文,內容講述2015年間全球氣溫驟昇,四大媽向 盧師尊提出求雨的要求,盧師尊則指示她們自己去求龍王,並且說一定會下雨,後來,果不其然真的下雨了的事蹟。盧師尊能料事如神,只因他熟悉這四位大媽,原是皈依他多年的弟子,都是誠心誠意行持佛法之人,故此,交由她們四人去求龍王降雨,一定會成功的。這,亦契合《十住毘婆娑論》中「果者從因有,事成名為果」的道理:

   「四位大媽,其中的孫愛珍是真修行者,與觀世音菩薩相應,頂透白光。觀音在其中,由她去求雨,龍王都要站立相迎。又魏思顏常修護摩,頂上有資糧紅光,另陳傳芳、蔣冠蓉有功德紅光。四位大媽齊心一求,龍王自然降雨。」

文集裡除了述說 盧師尊一些未卜先知的事蹟,也有提及他精進修持佛法的證量,在<盧師尊頂上的三光>篇幅裡,有法師在法事進行之時,看到 盧師尊的頭上射出三光,這三光即:佛光(白色),是修行光;靈光(紅色),是功德光;金光(金色),是法力光。這三光功德巍巍,光光閃閃,瑞氣千條,非常的超勝...。而另一篇<一切都是完美的安排>,便是告訴我們,盧師尊在修習佛法的階段,是如何去實踐密法中敬師、重法、實修之理念,才產生了實實在在的證量,因此具有洞悉先機的能力,促使人們了解到,盧師尊現今的成就,原是經千錘百鍊的歷程,並非輕易的一蹴而就。

書中並以科學的視角,來看待密法的不可思議,在<王醴博士的測量>一文內,敘述王醴博士利用能量磁場儀器,多次對 盧師尊主持的法會進行測量。發覺在護摩火供進行時的三個階段裡,均會產生驚人的電力磁場,亦測量出法會中那些法流的波動及旋轉,換言之,是具有超級大法力的能量,令人嘖嘖稱奇:

   「我說:能量磁場。人類肉體的運轉。心的波動。三者合一起來,感受無盡的愛與慈悲,這種法力是共鳴的,是無與倫比的。永恆的一瞬。轉化的一瞬。法力的一瞬。將你的祈願,一一吉祥如意的實現。」

為了警惕現今的修道人,盧師尊更語重心長的說出幾個真實的事件,例如是<一大群的烏龜>、<施主一粒米>、<鳥來撞窗子>等篇章,善意勸喻人們應引以為戒,莫要重犯前者的錯誤行徑:

        「天啊!牠們都是我前世的弟子,墜入畜牲道,知道我有能力超度牠們。紛紛來求我超度。願意死在我的面前。因此寧可撞玻璃窗,死在窗下,頭破、毛沾,激烈的自殺。」

《未卜先知》內尚有多篇神奇事蹟的記述,例如<暗黑的小道>、<賽巴巴流下來的蜜汁>、<三世比丘>等,讀過後將令人心裡有悸動的感觸。因此,期許大家能細心翻閱,讓心靈游走於字句之際,再次領受這位法王作家的觀機逗教之引導。

 

 

251 冊《剪一襲夢的衣裳》,歸類「散文詩集」的系列作品,是 盧師尊藉以優美的詞句,訴說他在西雅圖生活的感懷,亦回顧了年輕時期青春盛開的浪漫,寫下一篇又一篇的抒情文章。然則,這位法王作家在這本書內,詩一般的文章裡,每每埋下了饒富禪思與哲理的伏筆,讓讀者閱覽後,並能感受人生百態的無常,體會塵世間是如幻如夢的不真實,開始思量生命的存在意義,繼而走上學佛修行的方向。

盧師尊在這書冊中,輕描淡寫的道出於修行生活上的點點滴滴,譬如,每日都要替來自世界各地的弟子摩頂祝福,為眾生解答他們的困擾事情 (問事加持),尚要兼顧畫室裡的畫畫寫作,更不用說早已規劃好的週末法務活動。但是,我們可以看見,這位大成就者的心境卻如靜水般平和,即使面對緊湊的弘法事務,盧師尊仍甘之如飴、樂在其中,表現出一位成就者是:「用心轉境,而非心隨境轉。」為我們作出行者「超然物外」的最佳典範。

文集並指出,盧師尊常在法會當日,心閒無事之時,在彩虹雷藏寺觀賞盛開的櫻花,沉澱自己於盎然的生機中,融入大自然的嫻靜之美,而覺真善的「清淨」;每當一眾弟子排列捧著花束,供養花給盧師尊之際,縱然有上師在旁喝止,盧師尊仍一一的歡喜接受,因為,他深知弟子與師父的因緣,原是經歷累世的延續,並珍惜彼此間的微妙情誼:

「我將這些美麗的花,轉供養了諸佛、菩薩、金剛、空行、護法、諸天。刹那刹那!我的內心產生了微妙的喜悅,那是來自『弟子』、『我』、『本尊』的連結。坦白說:我喜歡花,我欣賞花的奇妙,同一塊地,卻生出萬紫千紅。我想:如果沒有花,這世界怎能燦爛美麗?」

  在 盧師尊的心裡,雖深知「有緣者聚,無緣則散」的道理,但仍緬懷昔日離他而去的弟子,祝願他們修行早日成就,展現出一位仁者的大愛精神、和一顆寬廣包容的心,倡議眾生平等:「六道眾生,都要去愛護,愛眾生勝過自己」,而堅守「不捨一個眾生」的誓願。書上亦提到,盧師尊以往遭受百般毁謗和抹黑的事件,和他的應對方法,使人們知䁱法王作家的心境轉化,原來這只是修行過程裡的一種小考驗:「這個過程,是唯美的、唯善的,放射著它的光芒」,直教人感受到,字句裡蘊含的一片祥和氣息。

這書本內也收錄了密教的「密集金剛念誦法」、「勝樂金剛念誦法」、「中陰身與文武百尊」的修法口訣心要,附以詳盡的解說。譬如在<中陰身與文武百尊>一篇中,便有講述中陰身(靈魂)的境界,即臨終者在中陰階段的歷程,和闡釋文武百尊的類別:寂靜尊、寂忿尊、忿怒尊,乃至是如何把握機會去融入諸尊等的教法,並述說了密教修持「月輪觀」的簡易法...。對於有意修持密法的學佛者,以上的都有助於去了解密教的法門。

《剪一襲夢的衣裳》,除了有優美的散文詩句,同時亦蘊含著人生與佛法的哲思,是一本不容錯過的書冊,懇請讀者 細心體會盧師尊儼如慈父的心靈指導,在「幻夢」中找到「覺醒」的出路:

「我精進的『寫作』,是將智慧織成一塊布,剪裁成衣服,讓眾生穿上。」

 

 

法的傳承與修行,在娑婆世界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型態,它有一個最核心的奧秘,就是「入三摩地」。是否能真正悟入三摩地,可以說就是能否契入佛法真義的分水嶺。而這一本《三摩地玄機》,就是真實證悟佛法真義的 盧師尊,為娑婆眾生慈悲揭露三摩地口訣的無上心要。

我們都知道 盧師尊是實修開悟的法王,那麼他是如何修行,才能獲得如今的境界與成就的呢?在〈我的閉關生涯〉文中寫道:

我有九年的閉關:一、美國「巴拉」靈仙閣的閉關。(三年)二、大溪地。第一次的閉關,是三十八歲,初到美國,人生地不熟,只有密修。第二次的閉關,是二○○○年,時輪金剛法會時,我宣布要閉關。在這九年三個月中,重要的是,只做四件事:一、守定戒律。二、暗中救人。(定中)三、修大密法。四、入三摩地。

盧師尊強調,這「入三摩地」在本書中是一個重點,從入三摩地,才能得到解脫。也就是:三摩地是因。解脫是果。盧師尊日日實修,卻還要花九年的時間閉關,比之達摩祖師的面壁九年也不惶多讓,可以說一生的時間精力,大半都奉獻給了修行。然而,也正是如此的精進與毅力,才能真實的「入三摩地」,證得無我之境。

而真正的無我,便是入輪迴與入聖境的差別所在。在〈你認識輪迴嗎〉文中 盧師尊如此說:

有人問我:「如何不輪迴?」我答:「無業。」(無業力)人問:「如何無業?」我答:「入三摩地。」人問:「入三摩地重要嗎?」我答:「重要。」人問:「為什麼重要?」我答:「無心。」(入三摩地的口訣)我說:「只有無心,才能超越六道輪迴啊!」

根據佛陀的教導,眾生因業力而產生輪迴,所以人的一生所為何來,佛陀直言「酬業」,因為業力就是輪迴之因。然而這只是統而言之的說法,那麼業力又是從哪些行為產生的呢?在〈你認識輪迴嗎〉文中 盧師尊清楚的告訴我們:

當你在同女人交媾的時候,你的心已在畜生道之中。當你恨到想殺掉對方的時候,你的心已在地獄道之中。當你發慈悲心的時候,想幫助別人,你的心已在天道。當你所造的業,沒有大善,也沒有大惡,你的心是在人道。當你嫉妒別人的成就,想盡辦法打倒別人,你的心已經在阿修羅道。當你的行為,對待任何人、任何事,都很「小氣」的時候,你的心,已在餓鬼道。

原來「心念」才是業力的源頭,正如《華嚴經》中著名的「覺林菩薩偈」所言:「心如功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那麼既然心能夠造業,反之,心也應該能造天堂。更勝者,心若念本尊,便能與本尊相應融合,成為本尊的分靈,剎那神行至本尊的淨土,臨終能得本尊接引。若至無念無心,更能契入十方法界,成就不生不滅法身境界。

若欲達到這不可思議的法身境界,您一定要細細品讀這一本《三摩地玄機》,讓 盧師尊鉅細靡遺地告訴您,這宇宙最勝、最珍貴的禪定解脫之道。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