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雷藏寺「勾財天女護摩大法會」報導

勾財天女 金剛勾一勾 好的勾進來 壞的勾走

  2020年01月19日下午,美國西雅圖彩虹雷藏寺恭請根本上師蓮生活佛盧勝彥主壇勾財天女護摩大法會。自法王在2013年2月23日首傳勾財天女法以來,許多真佛宗弟子連連中大獎。「勾財天女」即密教之「勾攝財續母」,法王曾教導大家修持此法的口訣,「金剛鉤和所結的手印的勾一定要動,兩個一起動就是人間跟天上互相一起引進來,你求人間的財富,勾財天女就會給你,這是很重要的觀想,手印,咒語也一定要唸」。法王曾讚嘆,這一尊財神偉大的地方就是祂的根源,因為祂是從西方極樂世界來的財神。在西方極樂世界有最美好的,因為,所有淨土的精華全部在西方極樂世界,勾財天女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財神。

  開示前,法王告訴大家,在護摩法會進行時,法王看見勾財天女率領了很多的天女一起下來,帶著一袋錢,勾財天女說:「一就是一切」,法王認為,這一袋就是一切,說不定這一袋可以裝一百袋在裡面。法王讚嘆勾財天女,祂不只是幫你勾財物而已,祂還可以息災,「用金剛鉤,把災難、病業勾除掉,將官位、官祿勾來,也可以把幽冥眾勾到西方淨土,祂也可以增加敬愛的力量,可以消除業障,將好的勾進來,壞的勾走,這一尊也是非常重要」。

  「大乘的重點在六度,先從布施開始」,法王提醒大家,每一個得到法財的,都是從布施開始,「我們本身在做密教的供養的時候,會得到很大的福報,你用密教的方法把它變化得無量無邊,這個福報是最大的。所以今天,因為福報非常的大,所以我們真佛宗裡面得到法財的、得到這些偏財的非常的多」。

  法王繼續講授「道果」,文中提到「世間法的障礙」,這障礙有親戚、師友、道伴等障礙,「親友的做障跟師友、道伴的做障,都是有形的」,法王以「先予少份財施」解釋,「這用的是物質,有時候兒女要修法,父母不許,兒女也可以想辦法賺一點錢,給自己的父母,干擾就會少一點,這是現實上的問題」。法王亦教導另一方式,每一次修法的時候,觀想障礙你的人也在你的旁邊一起修法,以增加他本身的佛緣。

誦吉祥天女咒 結五色線咒結
結界防止流產

  「無形的做障干擾怎麼辦?」,法王教導不同的守護法,如四重結界法,你觀想自己坐的地方生起金剛牆,觀想虛空中有金剛網作為你的頂,你坐的地方是十字金剛杵的金剛地基,還有金剛牆的周圍生起金剛火,持「雜、吽、班、霍」四吽咒;或者將五色線打結,邊打結邊持金剛護法心咒(自己的護法是哪一尊,就持自己的護法咒,持108遍打一個結);誦吉祥天女咒,108咒以五色線打1結,共12結,睡前綁腰部,可結界守護胎兒防止流產;或者以六丁六甲做守護也可以,「這個就是護輪、誦咒、咒結」,法王再次叮囑。

  最後,法王祝福大家做個好夢,「就是發財夢」,開示後,賜授與會大眾「勾財天女法」,一切殊勝吉祥。

勾財天女主題延伸

阿彌陀佛轉心輪,勾財天女尊貴生,
持鉤身紅女兒面,隨侍如來遊法界。
勾攝十方續精華,最勝淨土化西方,
悲憫有情語佛意,再以金鉤滿眾心。

  由於台灣,甚至全球連年來的經濟不景氣,令慈悲眾生的法王憂心不已,期為台灣經濟祈福。一日,蓮生法王夢見勾財天女親自下降,語意特來相助,因此,促成此法在台灣雷藏寺於2013年2月23日首傳之殊勝因緣。

  勾財天女的殊勝根源,源於當年阿彌陀佛在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淨土的時候,隨侍身邊走遍百千萬億的佛國淨土的人就是勾財天女,而勾財天女是從阿彌陀佛心中旋轉化現出來的。勾財天女以其金剛鉤勾攝所有佛國淨土的精華,如黃金、七寶、帝網明珠的光明等等,化現出整個西方極樂世界,因此,西方極樂世界變成所有佛國淨土中最有錢的淨土、最完美的淨土。

  蓮生活佛曾說過,只要跟勾財天女相應了,你跟所有的財神也全部相應。不僅如此,其威德和功德力,在於只要你跟祂一相應,你也就跟阿彌陀佛相應,能跟一個財神和一個佛本身相應了,真的是很不簡單的一件事,因為,修財神法還不一定只是得財而已,還可得如來的智慧,因為,祂是從西方極樂世界來的財神。在修持儀軌上,勾財天女有一個重要的讚偈:「往昔無量之善行,證得財壽及威德,母向行者施財寶,增財佛母我敬禮」,修法最後,要讚嘆祂。

  福能助慧,慧能破愚,福報是修行的助緣,有不虞匱乏的物質生活,則有餘力於三寶門中修善布施,進而俱足聽經聞法的因緣,智慧增長,更是福報再增福報。曾有一大寺廟的方丈,因年事已高,於是想物色接班人。一日,他將兩個得意弟子慧明和塵元叫來。方丈對他們說:「寺院後面有個懸崖,你們誰能夠攀爬到崖頂,誰就是我的接班人。」

  兩人來到懸崖下,抬頭一看,崖壁極其險峻陡峭,令人生畏。慧明身體健壯,搶先攀爬,原是信心滿滿的他,爬了幾步就從上面滑下來,他爬起來重新開始,儘管他這一次多麼地小心翼翼,但是摔得鼻青臉腫,最後一次,當他爬到半山腰時,因氣力用盡,又無處休息,重重的摔到地面的一塊大石頭上,當場昏了過去。

  接著,輪到塵元了,他一開始也和慧明一樣,竭盡全力地向崖頂攀爬,結果也屢爬屢摔。當他在半山腰上不經意的往下看了一眼後,突然放開繩索,往山下走去。圍觀的僧人們都想著塵元打算放棄。其實不然,塵元到了山下後,卻沿著一條小溪順水而上,穿過樹林,越過山谷,最後,沒費什麼力氣就到達了崖頂。當塵元回寺院時,眾僧都以為方丈會罵他貪生怕死,不料方丈卻微笑著向大家宣佈塵元是下一任住持。眾僧皆面面相覷,不知所以。

  塵元對眾人解釋:「寺後懸崖乃是人力無法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於山腰處低頭看,便會看見一條上山之路。師父經常對我們說『明者因境而變,智者隨情而行』,就是教導我們要知伸縮退變的啊!」方丈滿意地點了點頭說:「若為名利所誘,心中則只有面前的懸崖絕壁。天不設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籠之內,徒勞苦爭,輕者苦惱傷心,重者傷身損肢,極重者粉身碎骨。」方丈將衣缽錫杖傳交給了塵元,並對眾僧人說:「攀爬懸崖,意在考驗你們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籠,心中無礙,順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一般世人執著於勇氣和頑強者甚多,但往往會像慧明一樣,用盡力氣也不能達到心中嚮往的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臉腫,最終一無所獲。我們需要的是一份低頭看的淡泊和從容,以及看得遠、看得廣、看得清的智慧。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