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一期 蓮生活佛開示《楞嚴經》中,釋迦牟尼佛開始以「六入」,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來為阿難舉例說明。佛陀首先以「眼根」及,「耳根」為例告訴阿難,妙明真心與「眼根」及「耳根」,都是沒有關係的。
本週 盧師尊將繼續以「鼻根」及「舌根」來舉例說明。釋迦牟尼佛說:鼻根的覺受有冷有熱,有通有塞,有虛有實,有香有臭,從一念無明所產生的「嗅聞性」。鼻子本身是虛幻的,非因緣,也不是自然性,非因緣的自然性。
佛陀繼續以「舌根」為例:舌頭本身是沒有味道的,平常你的舌頭如果不舔不動,就根本好像沒有舌頭一樣,平淡無味。舌頭本身是沒有甜、沒有淡、沒有苦的,這叫無體。像我們吃糖,舌頭就感覺甜;吃鹽,它就感覺鹹。但酸甜苦辣並不是從舌頭來的,不是從舌頭產生出來的,也不是從空中來的,所以舌頭本來就沒有什麼自性。緊接著 盧師尊也打趣地,以現代男女交往來比喻舌根的無常與虛幻。想知道更完整精彩的開示內容,敬請詳閱本期真佛報。
2025年8月30日 聖尊蓮生活佛 主持「蓮華生大士本尊法同修」暨《大佛頂首楞嚴經》第 053 講-真佛報
2025年8月31日,聖尊蓮生活佛 主持「瑤池金母護摩法會」暨《大佛頂首楞嚴經》第 054 講-真佛報
早期 盧師尊教導真佛密法,曾說密教有所謂的「羯摩法」。週六同修後,有弟子提問:真佛宗修法儀軌中的「五大成就法」是指:「息災、增益、敬愛、降伏、寶」?還是指「息災、增益、敬愛、攝召、降伏」?盧師尊回覆道:應該是後者。
週日法會後有馬來西亞弟子提問:每次同修後,自己都以十分鐘分享個人的修法心得及分享 師尊《密教大光華》文集上細說修法的內容,事後卻被他人質疑:沒開悟者不得分享,不是上師不得分享,分享就等於在傳法,已觸犯宗派條規。也被告知不得以金剛鈴杵做結界。弟子是否該繼續,懇請示聖尊蓮生活佛言教,以解心中的困惑。
盧師尊認為:度化眾生是所有真佛宗弟子人人的責任,差別只在說的法得不得體,或者夠不夠深入,程度夠不夠,但你也可以一樣度化眾生。你周遭的朋友,你的親戚好友,還是可以講佛法給他們聽的。不是說有些人可以做,有些人不可以做,沒有這回事。更多的完整回覆,敬請詳閱本期真佛報。
2025 年8月30日「互動就是力量」第 507 集 - 「五大成就法」是指?-真佛報
2025 年8月31日「互動就是力量」第 508 集 - 非本宗弘法人員可否於同修時分享個人修法心得?-真佛報
世界真佛宗宗務委員會為感恩僧眾弘法辛勞,祈願正法久住、信眾福慧增長,特於西雅圖秋季法會期間舉行「供僧晚宴」。
佛陀的十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在定中見到亡母墮入餓鬼道,受無量苦,於是請示佛陀,如何令其母脫離餓鬼道苦。佛陀教示:可在農曆七月十五僧自恣日時,以百味飲食置於盆中,供養十方自恣僧,仗此功德,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目犍連依佛陀教示行事,母親即得脫離餓鬼道苦。虛雲老和尚開示:「佛、法二寶,賴僧寶扶持,若無僧寶,佛法二寶無人流布,善根無處培植,因此齋僧功德最大。」
本次晚宴因座位有限,僅供「僧眾」與「供僧功德主」入席。亦歡迎「隨喜贊助」(無餐券/不出席晚宴)。透過 TBSN 連結贊助供僧活動,將名列當日「供僧功德榜」,於次日真佛僧團集體誦經功德迴向。世界真佛宗宗務委員會敬邀十方善信隨喜發心,共同成就殊勝供僧功德,廣結法緣,同霑法益。其他相關資訊,請詳見真佛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