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恆的愛

在上週 盧師尊講述的《楞嚴經》開示中,佛陀對阿難說:眾生因為不明白「生死輪迴的根本」、不識「妙明真心」,因而盲修瞎練,導致無法成就佛果,甚至成為外道或魔王的眷屬,輪迴不止。今次佛陀便問阿難:你想知道什麼叫做「正定」?願意解脫輪迴,願出離生死嗎?

此時,佛陀舉起金色手臂問阿難:你看見了嗎?阿難說:看見了。佛陀又問:用什麼看見的?阿難答:我跟所有在這裡的人都是用眼睛看到的。佛陀再問:你是用什麼心來看到我的拳頭的?阿難再答:我正在用我的心仔細的想,那個正在想的就是我的心。

佛陀當下斥喝一聲:去你的,這不是你的心!你就是被世間一切假相,迷惑了真性,所以才會在六道之中輪迴不止。阿難驚訝的問佛陀:現在您告訴我這樣的心不是我的心,那我不是就沒有心了?這一場「心在何處」的精采對話,終於來到了最高潮,佛陀連喝之法都用上了。究竟佛陀會如何回應阿難的提問呢?想知道更多精彩開示內容,敬請詳閱本期真佛報。

 

2025年4月26日 聖尊蓮生活佛 主持「黃財神本尊法同修」暨《大佛頂首楞嚴經》第 017 講-真佛報

 

2025年4月27日,聖尊蓮生活佛,主持「萬佛手無極眼瑤池金母護摩法會」暨《大佛頂首楞嚴經》第 018 講-真佛報

 

 

佛弟子為敬重諸佛菩薩,在佛誕日都會啟建祝壽儀軌,為諸佛菩薩祝壽迴向。在上週六的同修後,有馬來西亞弟子提問:佛本身說是不生不滅,那麼為什麼還會有所謂的誕辰呢?

盧師尊回覆道:佛有三身,法身當然是不生不滅;報身是顯現出來的;應身則有生滅。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的時候是屬於應身,我們都說釋迦摩尼佛是八十歲的時候圓寂。所以釋迦摩尼佛是應身,有生、有滅,有生自然就有誕辰。其他佛菩薩諸尊的誕辰,也是相同的道理。

周日有台灣弟子提問:師尊曾開示,行者應該發菩提心,要自覺覺他,並去實踐,直到成佛。究竟什麼是真正的「自覺覺他」呢?盧師尊回答道:度眾生有三種方法,都是屬於自覺覺他。第一種稱「國王式」,就是自己先成佛,再來化身度化眾生。第二種「同舟式」,就是我跟眾生一起到彼岸。第三是「牧羊式」,先把所有的羊,全部趕到了佛國去,自己最後才成就,就像地藏王菩薩一樣。想知道更多「你問我答」的開示內容,敬請詳閱本期真佛報。

 

2025年4月26日「互動就是力量」第 475集 - 佛既不生不滅 為何還有誕辰?-真佛報

 

2025年4月27日「互動就是力量」第 476集 - 自覺覺他的涵義?-真佛報

 

 

在修行路上,行者與本尊的相遇,是誓願的呼應,更是久違的重逢。每一位密教行者啟修本尊法,無論願力深淺,心中那一縷光自與諸尊相應。這不只是信仰的追隨,而是自性深處的共鳴。久而久之,心氣與本尊相契,眉宇間流露的神韻,步履間散發的莊嚴,漸漸與本尊無二。

然而,這一世的相遇,絕非偶然。當誓願響起,記憶的河流便悄然回溯,千載前的約定浮現。或許,行者曾於天河勝景處與 師佛立下下生宏願;或曾在西夏傾覆之際,與君王訂下至死不渝的誓言;或於殘垣斷壁間,護持一卷《高王觀世音經》。不知經歷多少次生滅、幾度遷轉,那份誓願從未熄滅,依舊在輪迴之流中,將行者與本尊再度相引。

當誓願成為生命的核心,行者便不再只是自己,而是願力的承載者,是光明的化現。此時,他所見的世界,也隨之映現本尊的光彩,成為遍滿慈悲與智慧的剎土。本期「和尚醫生」--蓮屹法師在「佛光微微」專欄的文章裡觸動小編的心,不知道是否也觸動到您,更多內容等您來發掘!

 

本尊的光輝 (文 / 釋蓮屹)-真佛報

 

贊助真佛報
前往贊助真佛報前往贊助